超声耦合贴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5-07-08  6


    本申请涉及超声聚焦美容,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声耦合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超声聚焦提拉美容手术中,通常采用凝胶耦合剂用于声通道耦合,而凝胶态的耦合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涂抹不均匀、使用后需要多次擦拭才能擦干净、容易风干等问题,在医疗美容领域体验感不佳。而且由于超声探头在移动过程会挤压耦合剂,加重耦合剂涂抹不均匀的现象,高能量的超声聚焦会产生声波反射,涂抹不均匀容易导致能量损失或部分区域能量过于集中从而导致皮肤发红等不良反应。此外,在超声聚焦提拉治疗过程中,需要定向治疗,而常规的耦合剂无法实现定向治疗、定向打击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超声聚焦提拉美容手术,能够克服传统凝胶耦合剂涂抹不均匀、使用后需要多次擦拭、容易风干等技术缺陷,且能够实现定向治疗的超声耦合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超声耦合贴膜,超声耦合贴膜在平面上整体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3、所述第一区域的材质包括超声耦合材料,所述第二区域的材质包括封闭超声材料,所述超声耦合材料的透声效果大于所述封闭超声材料的透声效果。

    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区域的材质还包括所述超声耦合材料;

    5、在所述第二区域内,所述封闭超声材料覆盖于所述超声耦合材料的表面,或,所述封闭超声材料嵌入在所述超声耦合材料内。

    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超声耦合材料包括透声主材和凝固载体,所述透声主材包裹于所述凝固载体中。

    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声主材包括甘油、卡波姆、水和乙醇。

    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凝固载体包括聚丙烯酰胺聚合物。

    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封闭超声材料包括吸声橡胶、无纺布、聚乙烯以及阻声硅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的厚度为0.1mm~5mm,所述第二区域的厚度为0.05mm~0.3mm。

    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至少具有两个厚度不同的位置,以用于贴合在人体不同的部位。

    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多个超声耦合部,所述第二区域包括多个第一封闭超声部;

    13、各所述超声耦合部和各所述第一封闭超声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或

    14、各所述超声耦合部和各所述第一封闭超声部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15、所述第一方向是指以人体站立时为参考沿人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是指以人体站立时为参考沿垂直于人体的高度方向。

    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超声耦合部的宽度和各所述第一封闭超声部的宽度之比为2:1~3:1。

    1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超声耦合部和各所述第一封闭超声部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区域的边缘用于经过下颌骨边缘、耳垂边缘、嘴角边缘和鼻部边缘;所述第二区域还包括第二封闭超声部,所述第二封闭超声部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边缘并靠近人体耳垂边缘设置。

    1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封闭超声部为以耳垂边缘的点为圆心且半径为15mm~25mm、圆心角为45°~55°的扇形。

    1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区域还包括第三封闭超声部,所述第三封闭超声部位于第一区域的边缘并靠近人体下颌骨设置,最靠近人体下颌骨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封闭超声部的端部与所述第三封闭超声部连接。

    2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超声耦合部和各所述第一封闭超声部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区域的边缘用于经过下颌骨边缘、耳垂边缘、耳垂边缘下方和下巴中点下方;所述第二区域还包括第四封闭超声部和第五封闭超声部,所述第四封闭超声部的一端靠近耳垂边缘设置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区域的边缘连接,所述第四封闭超声部与所述第一封闭超声部的夹角为30°~40°;所述第五封闭超声部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处于耳垂边缘和耳垂边缘下方之间的边缘上。

    2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超声耦合部和各所述第一封闭超声部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区域的边缘包括环绕眼睛设置的圆弧线,所述圆弧线所形成的张口朝向另一只眼睛设置。

    2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超声耦合部和各所述第一封闭超声部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区域的边缘用于经过嘴唇下边缘和下巴中点。

    23、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超声耦合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4、提供模具,所述模具包括第一区域成型区和第二区域成型区;

    25、向所述第一区域成型区加入第一基料,向所述第二区域成型区加入第二基料;所述第一基料用于制备所述第一区域的材质,所述第二基料用于制备所述第二区域的材质;

    26、静置反应后凝固成型,制备得到所述超声耦合贴膜。

    2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料采用包括如下步骤获得:

    28、将卡波姆、乙醇、水和甘油混合,形成第一混合物;

    29、将丙烯酰胺和水混合,形成第二混合物;

    30、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和所述第二混合物按预设比例混合,加入催化剂,形成所述第一基料。

    3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超声耦合贴膜的第二区域的材质还包括所述超声耦合材料,所述封闭超声材料嵌入所述超声耦合材料内;所述第二基料采用包括如下步骤获得:

    32、将所述封闭超声材料与所述第一基料混合,形成所述第二基料。

    3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混合物中,所述卡波姆、所述乙醇、所述水和所述甘油的质量比为(8~12):(3~8):(40~60):(5~10)。

    3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混合物中,所述丙烯酰胺和所述水的质量比为(3~8):(15~25)。

    3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混合物和所述第二混合物进行混合的质量比为(1~3):(3~4)。

    3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料中的所述第一混合物和所述封闭超声材料的质量比为1:(2~4)。

    37、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超声耦合贴膜,根据是否对应于超声聚焦治疗区域,整体上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的材质包括超声耦合材料,可对应贴于超声聚焦治疗区域,并进行超声聚焦治疗,第二区域的材质包括超声封闭材料,可对应贴于非超声聚焦治疗区域,从而可以降低甚至直接阻挡在第二区域的超声传递,有效降低治疗风险。本申请提供的超声耦合贴膜可以克服传统凝胶耦合剂涂抹不均匀、需多次擦拭、容易风干等诸多缺陷,而且超声耦合贴膜将治疗区域和非治疗区域进行了区域划分,间接调节了超声聚焦焦点位置,配合以超声探头进行聚焦提升美容手术可以实现定向治疗、定向打击的功能,有利于提升超声聚焦的治疗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超声耦合贴膜,其特征在于,超声耦合贴膜在平面上整体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耦合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材质还包括所述超声耦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耦合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耦合材料包括透声主材和凝固载体,所述透声主材包裹于所述凝固载体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耦合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耦合贴膜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耦合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厚度为0.1mm~5mm,所述第二区域的厚度为0.05mm~0.3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声耦合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至少具有两个厚度不同的位置,以用于贴合在人体不同的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超声耦合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包括多个超声耦合部,所述第二区域包括多个第一封闭超声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声耦合贴膜,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超声耦合部的宽度和各所述第一封闭超声部的宽度之比为2:1~3: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声耦合贴膜,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超声耦合部和各所述第一封闭超声部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区域的边缘用于经过下颌骨边缘、耳垂边缘、嘴角边缘和鼻部边缘;所述第二区域还包括第二封闭超声部,所述第二封闭超声部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边缘并靠近人体耳垂边缘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声耦合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闭超声部为以耳垂边缘的点为圆心且半径为15mm~25mm、圆心角为45°~55°的扇形。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声耦合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还包括第三封闭超声部,所述第三封闭超声部位于第一区域的边缘并靠近人体下颌骨设置,最靠近人体下颌骨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封闭超声部的端部与所述第三封闭超声部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声耦合贴膜,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超声耦合部和各所述第一封闭超声部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区域的边缘用于经过下颌骨边缘、耳垂边缘、耳垂边缘下方和下巴中点下方;所述第二区域还包括第四封闭超声部和第五封闭超声部,所述第四封闭超声部的一端靠近耳垂边缘设置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区域的边缘连接,所述第四封闭超声部与所述第一封闭超声部的夹角为30°~40°;所述第五封闭超声部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处于耳垂边缘和耳垂边缘下方之间的边缘上。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声耦合贴膜,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超声耦合部和各所述第一封闭超声部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区域的边缘包括环绕眼睛设置的圆弧线,所述圆弧线所形成的张口朝向另一只眼睛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声耦合贴膜,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超声耦合部和各所述第一封闭超声部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区域的边缘用于经过嘴唇下边缘和下巴中点。

    15.一种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超声耦合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超声耦合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料采用包括如下步骤获得: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超声耦合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耦合贴膜的第二区域的材质还包括所述超声耦合材料,所述封闭超声材料嵌入所述超声耦合材料内;所述第二基料采用包括如下步骤获得: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超声耦合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混合物中,所述卡波姆、所述乙醇、所述水和所述甘油的质量比为(8~12):(3~8):(40~60):(5~10)。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超声耦合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混合物中,所述丙烯酰胺和所述水的质量比为(3~8):(15~25)。

    20.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超声耦合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物和所述第二混合物进行混合的质量比为(1~3):(3~4)。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超声耦合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料中的所述第一混合物和所述封闭超声材料的质量比为1:(2~4)。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超声耦合贴膜及其制备方法。超声耦合贴膜在平面上整体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材质包括超声耦合材料,所述第二区域的材质包括封闭超声材料,所述超声耦合材料的透声效果大于所述封闭超声材料的透声效果。本申请提供的超声耦合贴膜可以克服传统凝胶耦合剂涂抹不均匀、需多次擦拭、容易风干等诸多缺陷,而且超声耦合贴膜将治疗区域和非治疗区域进行了区域划分,间接调节了超声聚焦焦点位置,配合以超声探头进行聚焦提升美容手术可以实现定向治疗、定向打击的功能,有利于提升超声聚焦的治疗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黄汉年,王茂军,马伟,李云旭,杨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91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