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架车站与出入口天桥的接驳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轨道交通事业飞速发展,轨道交通高架线越来越多,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中,位于郊区地区的地铁线路多采用地面高架桥的方式建设,相应的车站采用地面高架车站,高架车站通过天桥连接人员出入口和车站站厅层,高架车站与出入口天桥的接驳成为高架车站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2、相关技术中,天桥的荷载整体通过桥墩传递至基底,而高架车站与出入口天桥的接驳处受力复杂,缺少合理的力传递机构,影响天桥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架车站与出入口天桥的接驳结构,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高架车站与出入口天桥的接驳处受力复杂,缺少合理的力传递机构,影响天桥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架车站与出入口天桥的接驳结构,其包括:天桥;车站框架,其包括与所述天桥衔接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沿所述天桥的横桥向设置;支撑牛腿,其顶部设置有天桥支座,所述天桥支座固定于所述天桥的底部,所述支撑牛腿的一侧固定于所述支撑梁。支撑梁是车站框架的一部分,支撑梁沿天桥的横桥向设置,支撑牛腿的截面呈梯形,与桥梁支撑牛腿相似,支撑牛腿与天桥间隔设置,支撑牛腿与天桥之间设置有天桥支座,支撑牛腿设置于支撑梁的一侧,且支撑梁和支撑牛腿制作采用砼整体现浇方式连为一体,保证天桥荷载可以通过支撑牛腿转递至支撑梁,支撑梁再将力传递至车站基础,通过在高架车站与出入口天桥的接驳处设置支撑牛腿,从而可以将出入口天桥的荷载合理传递至车站框架,延长了天桥的使用寿命,安全可靠,受力合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车站框架还包括设置于两侧的横向框架梁,所述横向框架梁沿所述天桥的顺桥向设置,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侧的所述横向框架梁。横向框架梁有两根,两根横向框架梁平行间隔设置,且两根横向框架梁沿所述天桥的顺桥向设置,支撑梁位于两根横向框架梁之间,支撑梁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侧的横向框架梁上,且支撑梁垂直于横向框架梁设置,支撑梁与横向框架梁采用砼整体现浇方式连为一体,保证支撑梁上的荷载可以传递至横向框架梁,也即天桥的荷载可以通过支撑牛腿转递至支撑梁,支撑梁受到的力可以传递至横向框架梁,横向框架梁再将力传递至车站基础,从而可以将出入口天桥的荷载分散后均匀的传递至车站框架,受力合理,安全可靠。
4、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车站框架还包括与所述支撑梁平行间隔设置的纵向框架梁,所述纵向框架梁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侧的所述横向框架梁,所述纵向框架梁通过联系梁连接所述支撑梁。纵向框架梁沿天桥的横桥向设置,纵向框架梁位于两根横向框架梁之间,且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侧的所述横向框架梁,纵向框架梁与支撑梁平行间隔设置,纵向框架梁通过联系梁连接支撑梁,从而将纵向框架梁、支撑梁和横向框架梁连接为一个整体,联系梁具有多根,垂直于支撑梁和纵向框架梁设置,多根联系梁平行间隔固定于支撑梁和纵向框架梁之间以及纵向框架梁与车站之间,可以增强支撑梁的横向刚度。天桥的荷载可以通过支撑牛腿转递至支撑梁,支撑梁受到的力可以通过联系梁传递至纵向框架梁,也可以传递至横向框架梁,纵向框架梁和横向框架梁再将力传递至车站基础,从而可以将出入口天桥的荷载进一步分散后均匀的传递至车站框架,受力合理,安全可靠。
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横向框架梁和所述支撑梁的交界处设置有框架柱,所述框架柱垂直于所述天桥的板面,所述纵向框架梁的两端固定于所述框架柱上。框架柱垂直于横向框架梁设置,横向框架梁固定于框架柱上,框架柱也垂直于纵向框架梁设置,纵向框架梁的两端固定于框架柱上,通过设置框架柱,平面荷载可以通过横向框架梁和纵向框架梁转递至车站框架柱,车站框架柱再将荷载转递至车站基础,受力合理,安全可靠。
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梁、所述联系梁和所述横向框架梁的顶面高度均相等。
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梁靠近所述天桥的一侧固定有站厅楼板,所述站厅楼板位于所述天桥与所述横向框架梁之间。通过设置站厅楼板,且站厅楼板位于天桥与横向框架梁之间,可以将支撑牛腿内收于车站外轮廓线内,实现了车站外立面整洁美观。
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站厅楼板的前端面与所述天桥支座的前端面均处于同一平面。通过设置站厅楼板,且站厅楼板位于天桥与横向框架梁之间,可以将支撑牛腿内收于车站外轮廓线内,实现了车站外立面整洁美观。
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梁的顶面与所述天桥的顶面高度相等。
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横向框架梁的顶面与所述支撑梁的顶面高度相等。
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梁和所述支撑牛腿整体现浇为一体,所述支撑梁和所述横向框架梁整体现浇为一体。通过采用砼现浇施工技术,结构的刚度、整体性和抗震性能较好。
12、通过优化与出入口天桥相接驳的车站站厅层结构构件布置,将出入口天桥的荷载合理传递至车站框架柱;通过将支撑牛腿内收于车站外轮廓线内,同时实现了车站外立面整洁美观,结构安全可靠、受力合理,兼顾建筑审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架车站与出入口天桥的接驳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4、(1)在支撑梁上设置支撑牛腿,支撑梁和支撑牛腿制作采用砼整体现浇方式连为一体,保证天桥荷载能转递至支撑梁。
15、(2)支撑梁与车站横向框架梁采用砼整体现浇方式连为一体,保证支撑梁上的荷载能转递至横向框架梁。同时设置联系梁,使其与支撑梁及车站纵向框架梁整体连接,增强支撑梁的横向刚度。
16、(3)天桥的平面荷载通过横向框架梁和纵向框架梁转递至车站框架柱,构件再将荷载转递至车站基础。
1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1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架车站与出入口天桥的接驳结构,通过在高架车站与出入口天桥的接驳处设置牛腿,可以将出入口天桥的荷载合理传递至车站框架,延长了天桥的使用寿命,安全可靠,受力合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一种高架车站与出入口天桥的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车站与出入口天桥的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架车站与出入口天桥的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架车站与出入口天桥的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架车站与出入口天桥的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架车站与出入口天桥的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架车站与出入口天桥的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架车站与出入口天桥的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架车站与出入口天桥的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架车站与出入口天桥的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