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场站作业安全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专利2025-07-07  5


    本发明涉及风电场站安全作业,尤其是涉及一种风电场站作业安全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和对新能源领域发展的重视,风力发电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随着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在风电场运维中出现安全事故的频率也大幅增加。风电机组运维工作的危险性较高,工作人员需要从塔筒底部爬升至机舱,爬升高度大,爬升梯内空间小,机舱内、轮毂内作业空间小,且轮毂属于转动设备,轮毂内变桨齿轮工作过程存在着啮合、挤压的风险。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风电机组运维时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则,以尽可能减小发生事故的风险。

    2、cn112365692a公开了一种风电场运维人员未戴安全帽检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智能监督装置、路由器、智能分析服务单元以及监控单元,可利用智能监督装置采集风电场升压站设备区域入口处和每个风机塔基底部的视频数据,通过光纤及路由器将视频数据发送至智能服务单元,智能服务单元根据视频数据,识别运维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帽或佩戴安全帽是否规范,如果没有佩戴安全帽或佩戴安全帽不规范,生成告警信息和告警图片并发送至监控单元。该系统能够实时准确识别运维人员佩戴安全帽情况,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生产管理能力,保障运维人员的人身安全。但是,该专利仅为安全帽进行了检测,而在风电场作业场景中,由于涉及场景的多样性以及涉及安全规则的多样性,仅对安全帽进行检测难以满足全面的安全监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风电场站作业安全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对运维作业中的作业场景进行分类识别,并根据不同场景的作业安全规则进行安全行为判断,实现风电场站作业的全面安全监控。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电场站作业安全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在作业过程中,实时获取设在风电场站作业场景中的工作记录仪拍摄的视频或图像数据;

    5、s2、对视频或图像数据进行检测,识别作业场景和作业对象;

    6、s3、根据作业场景和场景对应的作业安全规则,对作业对象进行实时安全逻辑判断,识别危险行为并进行报警,其中,一个作业场景对应一个或多个作业对象。

    7、所述步骤s1中,当需要在风电场站相关场景中进行作业时,工作人员将工作记录仪设在场景中的预设区域,并保证工作记录仪的拍摄范围覆盖待监控场景,其中,若目标检测模型输出的目标检测结果存在必要目标缺失或被遮挡,则表明工作记录仪的拍摄范围未能覆盖待监控场景,直接报警。

    8、所述作业场景包括:班前会场景、送电作业场景、升降梯作业场景、吊装作业场景、旋转部件作业场景、爬塔场景、叶根场景、甲板场景、主轴场景和机舱顶部场景。

    9、所述作业对象包括作业人员、安全带、安全钩、挂钩、吊车、吊物、旋转部件、手套、风机盖板、安全防护工具。

    10、根据识别出的不同作业场景匹配作业安全规则,识别每一场景对应的作业安全规则中涉及的所有作业对象,并进行安全逻辑判断。

    11、所述班前会场景中,待识别的作业对象包括作业人员,根据作业场景匹配作业安全规则,识别场景中的作业人员并统计人数,并根据作业安全规则,将统计得到的人数与工单中记录的人数进行比对,若二者不一致,则进行报警;

    12、所述送电作业场景中,待识别的作业对象包括作业人员,根据作业场景匹配作业安全规则,若识别出未穿防弧闪服的作业人员,则进行报警;

    13、所述升降梯作业场景和机舱顶部场景中,待识别的作业对象包括作业人员、安全带、安全钩和挂钩,根据作业场景匹配作业安全规则,若识别到作业人员未佩戴安全带或安全钩未挂在挂钩上,进行报警;

    14、所述吊装作业场景中,待识别的作业对象包括吊车或吊物、作业人员,根据作业场景匹配作业安全规则,识别吊车或吊物、作业人员,并利用深度估计算法估计人与吊车或吊物在深度空间中的相对距离,根据作业安全规则,若估计的相对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进行报警;

    15、所述旋转部件作业场景中,待识别的作业对象包括旋转部件、作业人员、手套和安全带,根据作业场景匹配作业安全规则,若同时识别到旋转部件和佩戴手套或安全带的作业人员,则进行报警;

    16、所述爬塔场景中,待识别的作业对象包括作业人员和风机盖板,根据作业场景匹配作业安全规则,若同时或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识别到不同的作业人员,则进行报警;若检测到作业人员离开画面后,风机盖板处于未关闭状态,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风机盖板处于未关闭状态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间阈值,或作业过程对应视频的最后一帧图像中风机盖板处于未关闭状态,则进行报警;

    17、所述叶根场景中,待识别的作业对象包括作业人员和安全带,根据作业场景匹配作业安全规则,若检测到至少一个作业人员未佩戴安全带,则进行报警;

    18、所述甲板场景中,待识别的作业对象包括作业人员和安全防护工具,根据作业场景匹配作业安全规则,若检测到作业人员未佩戴安全防护工具,则进行报警;

    19、所述主轴场景中,待识别的作业对象包括作业人员和主轴,根据作业场景匹配作业安全规则,若检测到作业人员的脚部位于主轴上方,则进行报警。

    20、在识别出的所有作业场景中,待识别的作业对象包括火焰和烟雾,根据作业安全规则,若检测到火焰或烟雾,则直接报警。

    21、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风电场站作业安全监控装置,包括:

    22、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在作业过程中,实时获取设在风电场站作业场景中的工作记录仪拍摄的视频或图像数据;

    23、目标检测模块,用于对视频或图像数据进行检测,识别作业场景和作业对象;

    24、安全监控模块,用于根据作业场景和场景对应的作业安全规则,对作业对象进行实时安全逻辑判断,识别危险行为并进行预警,其中,一个作业场景对应一个或多个作业对象。

    25、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所述的方法。

    26、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方法。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8、(1)监控更为全面:本发明对风电场站作业场景进行细致的划分,能够覆盖更为全面的作业场景,且根据每一作业场景和对应的作业安全规则进行有针对性的作业对象检测,从而实现每一场景下更为精确的行为监控,满足场景适应性需要,从而能够全面提高风电场站作业安全管理能力,保障作业人员人身安全。

    29、(2)自动化程度高:本发明通过作业场景的划分和预先设定的作业安全规则,实现全自动的作业安全监控,除人工放置工作记录仪外无需其他人工操作。

    30、(3)成本低:本发明使用移动式工作记录仪,避免了设置固定式摄像头的采购成本,同时,无需拍摄未处于作业过程的数据,从而降低了数据的存储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风电场站作业安全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场站作业安全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当需要在风电场站相关场景中进行作业时,工作人员将工作记录仪设在场景中的预设区域,并保证工作记录仪的拍摄范围覆盖待监控场景,其中,若目标检测模型输出的目标检测结果存在必要目标缺失或被遮挡,则表明工作记录仪的拍摄范围未能覆盖待监控场景,直接报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场站作业安全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场景包括:班前会场景、送电作业场景、升降梯作业场景、吊装作业场景、旋转部件作业场景、爬塔场景、叶根场景、甲板场景、主轴场景和机舱顶部场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电场站作业安全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对象包括作业人员、安全带、安全钩、挂钩、吊车、吊物、旋转部件、手套、风机盖板、安全防护工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电场站作业安全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识别出的不同作业场景匹配作业安全规则,识别每一场景对应的作业安全规则中涉及的所有作业对象,并进行安全逻辑判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电场站作业安全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班前会场景中,待识别的作业对象包括作业人员,根据作业场景匹配作业安全规则,识别场景中的作业人员并统计人数,并根据作业安全规则,将统计得到的人数与工单中记录的人数进行比对,若二者不一致,则进行报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电场站作业安全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识别出的所有作业场景中,待识别的作业对象包括火焰和烟雾,根据作业安全规则,若检测到火焰或烟雾,则直接报警。

    8.一种风电场站作业安全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场站作业安全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属于风电场站安全作业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作业过程中,实时获取设在风电场站作业场景中的工作记录仪拍摄的视频或图像数据;S2、对视频或图像数据进行检测,识别作业场景和作业对象;S3、根据作业场景和场景对应的作业安全规则,对作业对象进行实时安全逻辑判断,识别危险行为并进行报警,其中,一个作业场景对应一个或多个作业对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升了风电场站作业安全性、自动化程度高、覆盖场景全面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潘亚露,谢洪亮,梁嘉懿,朱世雄,顾晓林,王丕涛,任学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远景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909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