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褪色的印花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与流程

    专利2025-07-06  101


    本申请涉及高分子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可控褪色的印花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1、在日常生活中,毛巾、内衣等纺织品长期使用容易滋生细菌,进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更换,但是使用者往往无法清楚记得这些物品的使用时间,更换频繁容易造成浪费,更换不及时又容易引发卫生问题,在此基础上,需要开发一种可以在水洗日晒循环中可控褪色的印花染料,用于可控褪色标签的印制。

    2、专利cn103225212b公开了一种纺织品织物的热敏变色涂料染色工艺,以增感剂、显色剂和隐色染料的混合物作为芯材,以壳聚糖作为壁材形成热敏变色染料微胶囊,该微胶囊加入纺织品用变色染料后获得的纺织品的颜色可以随着温度发生可逆变化,无法随着洗涤次数控制颜色褪色变化。

    3、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在日常洗涤过程中可控制颜色褪色的印花染料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控褪色的印花染料,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现有的变色染料在日常洗涤过程中不能控制颜色褪色的问题,使用该可控褪色的印花染料制得的可褪色标签能在水洗日晒循环达到一定次数后褪色至目标色彩,从而提示使用者对该纺织品进行替换。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控褪色的印花染料,包括分散染料和微胶囊;所述微胶囊的芯材为水溶性紫外线吸收剂,所述微胶囊的壳材由内至外依次为壳聚糖-海藻酸钠络合层、海藻酸钠-氯化钙交联层、壳聚糖-戊二醛交联层。

    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溶性紫外线吸收剂选用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或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

    4、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可控褪色的印花染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步骤s101,使用高速剪切分散盘在室温条件下将分散染料通过高速剪切充分分散在有机连续相中,之后加入防沉剂,并通过高速剪切分散充分分散,得到油相溶液;

    6、步骤s102,在室温条件下将微胶囊均匀分散到油相溶液中,即得到印花染料。

    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散染料的日晒色牢度为2~4。

    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散染料在有机连续相中的质量浓度为4.5%~20%,所述防沉剂在有机连续相中的质量浓度为2‰~2%,所述微胶囊在油相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0.5%~3%。

    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有机连续相为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或甘油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所述防沉剂为改性脲、有机蒙脱土、聚乙烯蜡、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防沉剂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胶囊通过以下过程制备:

    11、步骤s201,将水溶性紫外线吸收剂、氯化钙和壳聚糖加入酸溶液中,得到混合溶液;

    12、步骤s202,将混合溶液以锐孔喷雾方式喷入海藻酸钠水溶液中,得到第一固体物;

    13、步骤s203,将第一固体物分散于氯化钙水溶液中进行交联0.5~2h,之后过滤、洗涤,得到第二固体物;

    14、步骤s204,将第二固体物分散于戊二醛水溶液中进行交联0.5~2h,之后过滤、洗涤、在50-70℃的条件下干燥至固含量90%以上,即得到微胶囊。

    15、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1中,混合溶液中,水溶性紫外线吸收剂的质量浓度为5%~15%,氯化钙的质量浓度为0.5%~2%,壳聚糖的质量浓度为0.5%~2%。

    16、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2中,海藻酸钠水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0.5%~3%。

    17、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3中,氯化钙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2%。

    18、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04中,戊二醛水溶液质量浓度为0.1%~0.5%。

    1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酸溶液选用盐酸、醋酸或乳酸。

    20、一些实施例中,混合溶液与海藻酸钠水溶液的重量比为1:10~1:20;第一固体物与氯化钙水溶液的重量比为1:10~1:20;第二固体物与戊二醛水溶液的重量比为1:10~1:20。

    2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酸溶液的ph值为4~6.5。

    22、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可控褪色的印花染料在纺织品上的应用。

    23、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本申请使用包覆工艺将水溶性紫外线吸收剂制备成微胶囊,海藻酸钠和氯化钙反应得到一层韧性的壳材,壳聚糖和戊二醛反应得到一层刚性的壳材,两层壳材结合能够提高微胶囊的力学性能;多层壳材包覆的紫外线吸收剂在水洗过程中通过微胶囊缓释效应逐渐流失,搭配日晒色牢度较低的分散染料,印制好的标签色彩在洗涤完成后的晾晒过程中逐渐褪色;本申请提供的印花染料可以通过搭配不同浓度的微胶囊和不同日晒色牢度的分散染料达到控制褪色时长的产品效果,这种印花染料的标签在经过一定次数的水洗日晒循环后标签颜色将由初始色a逐渐褪色至提示色b,当到达提示色b时说明达到了建议使用次数,可以对该纺织品进行替换,既减少了频繁更换造成的浪费,又避免了因更换不及时引发的卫生问题。经试验表明,该印花染料制成的印花标签经水洗2-5次后余色浓度为80%,经水洗5-12次后余色浓度为40%,经水洗10-20次后余色浓度为20%。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控褪色的印花染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散染料和微胶囊;所述微胶囊的芯材为水溶性紫外线吸收剂,所述微胶囊的壳材由内至外依次为壳聚糖-海藻酸钠络合层、海藻酸钠-氯化钙交联层、壳聚糖-戊二醛交联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褪色的印花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紫外线吸收剂选用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或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

    3.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可控褪色的印花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褪色的印花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染料在有机连续相中的质量浓度为4.5%~20%,所述防沉剂在有机连续相中的质量浓度为2‰~2%,所述微胶囊在油相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0.5%~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褪色的印花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连续相为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或甘油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所述防沉剂为改性脲、有机蒙脱土、聚乙烯蜡、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防沉剂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褪色的印花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通过以下过程制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控褪色的印花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溶液选用盐酸、醋酸或乳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控褪色的印花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溶液与海藻酸钠水溶液的重量比为1:10~1:20;第一固体物与氯化钙水溶液的重量比为1:10~1:20;第二固体物与戊二醛水溶液的重量比为1:10~1:2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控褪色的印花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溶液的ph值为4~6.5。

    10.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可控褪色的印花染料或利用权利要求3-9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可控褪色的印花染料在纺织品上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控褪色的印花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本申请提供的可控褪色的印花染料包括分散染料和微胶囊;所述微胶囊的芯材为水溶性紫外线吸收剂,所述微胶囊的壳材由内至外依次为壳聚糖‑海藻酸钠络合层、海藻酸钠‑氯化钙交联层、壳聚糖‑戊二醛交联层。本申请使用包覆工艺将水溶性紫外线吸收剂制备成微胶囊,使该紫外线吸收剂在水洗过程中通过微胶囊缓释效应逐渐流失,搭配日晒色牢度较低的分散染料,令印制好的标签色彩在洗涤完成后的晾晒过程中逐渐褪色。

    技术研发人员:邓宇昊,王小颖,折永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中科先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904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