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强的桩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02  7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具体为一种稳定性强的桩基结构。


    背景技术:

    1、桩基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基础结构,它是通过将混凝土桩或钢筋混凝土桩打入地下,将建筑物的重量传递到地下土层,从而分散建筑物的荷载,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桩基结构通常分为钻孔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桩、预制桩、钢管桩等多种类型,具体的选择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建筑物荷载、建筑物类型等因素来确定,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案,以实现最佳的效果和效益。

    2、根据公开号:cn213114691u一种稳定性强的建筑工程用桩基结构;其通过在桩基的四个面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排钉组件,在桩基的底端设置有单钉组件,大大提高了桩基的稳定性,排钉组件的第一单插钉和单钉组件的第二单插钉均为可伸缩结构,便于桩基的放置和安装,并且不会破坏土壤,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由于需要在地底下进行敲打,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和设备,施工难度较大,且在将桩基打入地底的过程中,泥浆可能从插孔渗入内部,产生夹泥现象;同时,仅通过排钉组件加强桩基与土层的稳定性,仍可能产生倾斜的情况,需要其他结构帮助提高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强的桩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桩基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稳定性强的桩基结构,包括:

    4、桩基,是本桩基结构的主体部分,其底端及外表面均开设有阶梯槽,呈中心对称分布;

    5、竖向插地钉,其均安装设置于所述阶梯槽的内部,位于桩基的内部下方;

    6、横向插地钉,其均安装设置于所述阶梯槽的内部,位于桩基的内部中间,呈阵列等距分布;

    7、锥头,其设置于所述竖向插地钉和横向插地钉的底端;

    8、外六角,其设置于所述竖向插地钉和横向插地钉的顶端;

    9、螺母,其均安装设置于所述竖向插地钉和横向插地钉的外表面,位于桩基的内部。

    10、优选的,所述竖向插地钉还包括:

    11、所述锥头的直径略大于竖向插地钉和横向插地钉的直径;

    12、所述锥头与阶梯槽的外侧相适配;

    13、所述竖向插地钉和横向插地钉与阶梯槽的内侧相适配;

    14、所述竖向插地钉和横向插地钉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并与螺母相适配。

    15、优选的,所述桩基还包括:

    16、第一加强框和第二加强框,其均设置于所述桩基的外表面,呈环形阵列分布;

    17、竖向板,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加强框的内部中间。

    18、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框还包括:

    19、所述第一加强框呈竖直向下设置,内部中间设置有竖杆;

    20、所述第二加强框的两侧向内部下方倾斜设置,位于第一加强框的上方。

    21、优选的,所述桩基还包括:

    22、承台,其设置于所述桩基的顶部;

    23、盖板,其安装设置于所述承台的内部。

    24、优选的,所述承台还包括:

    25、撬孔,其均开设于所述承台的内部上方,环盖板分布;

    26、吊杆,其均设置于所述承台的内部上方,呈环形阵列分布。

    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稳定性强的桩基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阶梯槽、锥头、螺母和外六角,将桩基打入地底的过程中,通过锥头对阶梯槽进行封堵,避免产生夹泥现象,完全打入地底后,工作人员可以借助工具带动竖向插地钉和横向插地钉旋入土层,相比敲打的方式更加安全平稳;通过设置第一加强框、竖向板和第二加强版,地基打入地底一段时间后,地底的土层会自动吸附在第一加强框和第二加强框的周围,从而加强桩基与土层的连接性,减小受倾斜和变形的影响,提高稳定性。

    28、通过设置阶梯槽、锥头、螺母和外六角,将桩基打入地底的过程中,由于锥头堵塞了阶梯槽,可以避免泥浆渗入内部,避免夹泥现象的情况发生,将桩基完全打入地底后,工作人员将螺母旋转至竖向插地钉的外表面上方,然后借助工具,通过外六角带动竖向插地钉旋转,从而推进锥头渗入地底,横向插地钉同理,相比以往通过敲打的方式而言,本方案更加安全可靠,逐步渐进,平稳的插入地底。

    29、通过设置第一加强框、竖向板和第二加强框,将桩基打入地底的过程中,可以将吊绳套设于第一加强框和第二加强框之间,减少吊装的过程中,减少因吊绳松动导致桩基大幅度晃动难以控制的情况发生,桩基外表面的第一加强框与土层相接触的过程中,第一加强框及竖向板的底端会破开土层,待第二加强框再经过的时,会对土层二次挤压,将桩基完全打入地底后,一段时间后,地底的土层会自动吸附在第一加强框和第二加强框的周围,从而加强桩基与土层的连接性,减小受倾斜和变形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稳定性强的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强的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插地钉(4)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强的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1)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强的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框(2)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强的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1)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强的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8)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性强的桩基结构,包括桩基,是本桩基结构的主体部分,其底端及外表面均开设有阶梯槽,呈中心对称分布,竖向插地钉,其均安装设置于阶梯槽的内部,位于桩基的内部下方。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阶梯槽、锥头、螺母和外六角,将桩基打入地底的过程中,由于锥头堵塞了阶梯槽,可以避免泥浆渗入内部,避免夹泥现象的情况发生,将桩基完全打入地底后,工作人员将螺母旋转至竖向插地钉的外表面上方,然后借助工具,通过外六角带动竖向插地钉旋转,从而推进锥头渗入地底,横向插地钉同理,相比以往通过敲打的方式而言,本方案更加安全可靠,逐步渐进,平稳的插入地底。

    技术研发人员:曹晓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玉
    技术研发日:20230718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89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