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吻合用套接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6-25  33


    本技术属于神经套接管,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神经吻合用套接管。


    背景技术:

    1、外伤性神经缺损在修复时需要通过套接管对神经断端进行固定,从而保证神经断端相互吻合,在调整好套接管位置后通过手术线对套接管与神经进行缝合。

    2、例如cn202220590450.0公开了一种周围神经吻合器,包括:用于沿轴向连接两段神经的神经断端的吻合器本体,及起调节固定作用的连接调节结构;吻合器本体呈中空管状,且受力时沿周向内缩或外胀,以调节内径大小进而使内径与待连接的两段神经断端的外径相适应;连接调节结构连接于吻合器本体上,以用于调节并锁定吻合器本体的内径;本实用新型的周围神经吻合器内径设计为可调,从而适用于不同直径大小神经断端的吻合,减少套接管和鞘管的规格,方便外科医生快速选用,同时可大大降低吻合器的制造成本,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选用的套接管和鞘管内径不适合,而造成神经固定不可靠或者神经过度挤压的问题,还可解决现有无法直观观察两段神经断端之间间隙的问题。

    3、基于上述,现有的套接管在对一侧的神经进行缝合的过程中,另一侧的神经容易从套接管中滑出,导致需要重复操作,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容易影响手术效率,导致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吻合用套接管,以解决现有的套接管在对一侧的神经进行缝合的过程中,另一侧的神经容易从套接管中滑出,导致需要重复操作,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容易影响手术效率,导致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吻合用套接管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神经吻合用套接管,包括第一管体、定位槽、观察槽、连接片、第二管体、定位片和第二限位环;所述定位槽设置有十个,十个所述定位槽均匀分布开设在所述第一管体的左右两侧;所述观察槽设置有五个,五个所述观察槽圆周阵列开设在所述第一管体的中部;所述连接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片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管体的左右两端面;所述第二管体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管体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片的外侧面;所述定位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定位片均匀分布铰接在两个所述第二管体的外侧;所述第二限位环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限位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管体的左右两侧。

    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体包括有定位绳;所述定位绳设置有十个,十个所述定位绳均匀分布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管体的内侧。

    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体还包括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限位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管体的内侧。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体还包括有挤压片;所述挤压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挤压片的内侧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管体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挤压片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管体的内侧。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体还包括有缝合孔;所述缝合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缝合孔均匀分布开设在两个所述第二管体的外侧。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体还包括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板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管体的外侧;每个所述定位片的内侧均设置有波浪状条纹。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套接管的基础上增设了定位片,通过限位板限制定位片的最大摆动角度,通过定位片对神经进行初步固定,通过波浪状条纹提高定位片与神经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缓神经的滑动,方便对神经进行定位。

    11、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套接管的基础上增设了缝合孔和观察槽,通过缝合孔方便缝合针穿过,有效的提高了缝合效率,节省了人力,通过观察槽观察神经的伸入长度,从而确定神经的固定位置,保证了神经断端之间的吻合度,进而提高了神经的修复效果。

    12、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套接管的基础上增设了挤压片,通过挤压片对神经进行定位,有效的避免了神经从套接管中滑出,避免了重复操作,提高了套接管的使用效果,有效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省时省力,提高了套接管与神经之间的缝合效率。

    13、本实用新型减缓了神经的滑动,方便对神经进行定位,方便缝合,节省了人力,便于确定神经的固定位置,保证了神经断端之间的吻合度,进而提高了神经的修复效果,有效的避免了神经从套接管中滑出,避免了重复操作,提高了套接管的使用效果,有效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省时省力,提高了套接管与神经之间的缝合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神经吻合用套接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体(1)、定位槽(2)、观察槽(3)、连接片(4)、第二管体(5)、定位片(6)和第二限位环(7);所述第一管体(1)的左右两侧均匀分布开设有多个所述定位槽(2);所述第一管体(1)的中部圆周阵列开设有多个所述观察槽(3);所述第一管体(1)的左右两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连接片(4);所述第二管体(5)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管体(5)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片(4)的外侧面;每个所述第二管体(5)的外侧均匀分布铰接有多个所述定位片(6);所述第一管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二限位环(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神经吻合用套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5)包括有定位绳(501);每个所述第二管体(5)的内侧均匀分布固定连接有多个所述定位绳(50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神经吻合用套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5)还包括有缝合孔(502);每个所述第二管体(5)的外侧均匀分布开设有多个所述缝合孔(50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神经吻合用套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5)还包括有限位板(503);每个所述第二管体(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限位板(50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神经吻合用套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5)还包括有第一限位环(504);每个所述第二管体(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一限位环(50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神经吻合用套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5)还包括有挤压片(505);所述挤压片(505)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挤压片(505)的内侧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管体(1)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挤压片(505)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管体(5)的内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神经吻合用套接管,属于神经套接管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套接管在进行缝合的过程中,神经容易从套接管中滑出,影响手术效率的问题,包括第一管体、定位槽、观察槽、连接片、第二管体、定位片和第二限位环;所述定位槽开设在所述第一管体的左右两侧;所述观察槽开设在所述第一管体的中部;所述连接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管体的左右两端面;所述第二管体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片的外侧面;所述定位片铰接在所述第二管体的外侧;所述第二限位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管体的左右两侧;本技术有效的避免了神经从套接管中滑出,有效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省时省力,提高了套接管与神经之间的缝合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镇宁,尚楠,宋立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精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8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87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