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贴膜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膜片贴合装置及贴合设备。
背景技术:
1、3d或3.5d产品玻璃及3d或3.5d摄像头镜片玻璃与菲林膜片贴合,在贴合的过程中均需要采用引导膜,通过引导膜对菲林膜片进行初步定位或者折弯仿形等,但是引导膜为一次性使用耗材,价格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膜片贴合装置及贴合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膜片贴合装置,包括:
3、第一定位机构,其上放置有产品,所述产品具有弧形侧边;
4、第二定位机构,其上放置有膜片,所述第二定位机构与所述弧形侧边的对位处形成有仿形侧边;
5、形变机构,与所述弧形侧边对位设置;
6、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连接。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开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产品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底座朝向所述第二定位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还包括活动设置的第一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在其移动行程范围内作用于所述产品。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承托件和第二限位组件,所述膜片设置于所述承托件上,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上开设有第二定位槽,部分所述膜片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膜片朝向所述第二定位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光滑层,和/或所述第二定位机构朝向所述膜片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光滑层。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水平活动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升降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连接;所述水平活动组件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连接。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形变机构包括挡膜件和第三移动组件,所述第三移动组件的活动端与所述挡膜件连接,所述挡膜件与所述弧形侧边对位设置。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产品的周侧丝印有遮光层。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膜片与所述产品的边缘倒角之间存在间距,且所述膜片基于所述产品的正投影覆盖部分所述遮光层。
15、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贴合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膜片贴合装置。
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7、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膜片贴合装置,产品放置于第一定位机构上,膜片放置于第二定位机构上,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定位机构运动从而带动膜片朝向靠近产品运动,在膜片的移动过程中形变机构作用于膜片,从而将膜片折弯仿形并与第二定位机构的仿形侧边贴合,随后膜片与产品在第二定位机构继续运动的挤压作用下贴合。
1.一种膜片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1)包括第一底座(11),所述第一底座(11)上开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产品(5)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片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底座(11)朝向所述第二定位机构(2)的一侧,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还包括活动设置的第一限位组件(12),所述第一限位组件(12)在其移动行程范围内作用于所述产品(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2)包括承托件(22)和第二限位组件,所述膜片(6)设置于所述承托件(22)上,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上开设有第二定位槽(231),部分所述膜片(6)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槽(23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6)朝向所述第二定位机构(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光滑层,和/或所述第二定位机构(2)朝向所述膜片(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光滑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升降组件(41)和水平活动组件(42),所述升降组件(41)的升降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2)连接;所述水平活动组件(42)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机构包括挡膜件(3)和第三移动组件,所述第三移动组件的活动端与所述挡膜件(3)连接,所述挡膜件(3)与所述弧形侧边对位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膜片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5)的周侧丝印有遮光层(5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膜片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6)与所述产品(5)的边缘倒角之间存在间距,且所述膜片(6)基于所述产品(5)的正投影覆盖部分所述遮光层(51)。
10.一种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膜片贴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