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侧围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6-19  26


    本技术涉及焊接,具体涉及一种车身侧围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1、焊接也称作熔接,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焊接是常用的将两个部件固定连接的生产方式。汽车的车身侧围通常是由几个立柱焊接而成,在焊接时需要对车身侧围的立柱进行可靠的定位夹持,在现在的汽车生产当中,汽车车身车围的焊接使非常重要的一环,在侧车围进行焊接时,需要先对其进行固定,使其不会在焊接过程产生晃动,且侧车围在焊接时都是平放在焊接装置上的,因此焊接装置的固定平台的形状一般都是配合侧车围制作的,是为了能够更加方便的固定侧车围。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2、1、现有的车身侧围焊接装置,在固定车身侧围时不具备缓冲装置导致在固定时将车身侧围的挤压坏,同时固定不牢固,在工作时会发生偏移,导致焊接不稳定;

    3、2、现有的车身侧围焊接装置,在焊接的过程中需要人工不断的去调节车身侧围的位置,从而进行焊接,装置不能自行调节,耗费人工同时增加了人工成本;

    4、3、现有的车身侧围焊接装置,不能进行多角度的焊接,同时现有的焊接装置的焊接头较为麻烦,装置无法进行快速调节,一些难以焊接的角度,焊接时不够全面,实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2、一种车身侧围焊接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主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箱,所述电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大臂,所述大臂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小臂,所述大臂的一侧设置有液压杆,所述小臂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下侧设置有焊接机构。

    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螺栓,所述螺栓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

    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簧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上端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夹板。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电机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柱。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旋转柱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平台板,所述平台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侧设置有轨道槽。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焊接机构包括驱动机,所述驱动机的右侧设置有活栓,所述活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连杆,所述多连杆的内部设置有压力环。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多连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卡齿,所述卡齿的一侧设置有焊条。

    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0、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侧围焊接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块、弹簧、挤压块、卡扣、夹板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对车身侧围进行有效固定,当需要进行固定时,将夹板后挤压,夹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挤压块,挤压块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使夹板向后推动挤压块,将车身侧围卡在装置内部,同时弹簧会推动挤压块将夹板进行夹紧,挤压块的表面设置有卡扣,可以缓解夹板将车身侧围进行压坏,避免造成损失。

    1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侧围焊接装置,通过电机、支撑块、旋转柱、轨道槽、齿轮、移动杆、平台板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对装置进行旋转,更有效进行焊接,当装置固定好车身侧围时,启动电机,使电机带动上端固定连接的旋转柱进行旋转,电机的下端设置有支撑块,可以有效缓电机带来的震动,电机两侧设置有齿轮,当电机带动旋转柱转动时,旋转柱会带动上方的平台板进行转动,平台板的两侧设置有移动杆,可以将平台板沿着内部轨道槽进行旋转,使装置转动更加稳定,提高装置实用性。

    12、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侧围焊接装置,通过驱动机、活栓、压力环、多连杆、凹槽、连接杆、卡齿、焊条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装置更加方便的进行焊接,当装置需要进行焊接时,通过驱动机提供电力,同时活栓将多连杆进行移动,多连杆的下方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可以带动连接杆进行调节位置,同时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齿,可以进行调节焊接头的角度,方便焊条进行焊接,提高装置焊接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身侧围焊接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旋转装置(3),所述旋转装置(3)的上方设置有固定装置(2),所述主体(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箱(4),所述电箱(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大臂(5),所述大臂(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小臂(7),所述大臂(5)的一侧设置有液压杆(6),所述小臂(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横杆(8),所述横杆(8)的下侧设置有焊接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侧围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螺栓(20),所述螺栓(20)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块(21),所述固定块(2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弹簧(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身侧围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2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挤压块(23),所述挤压块(23)的上端设置有卡扣(24),所述卡扣(2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夹板(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侧围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3)包括电机(30),所述电机(30)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块(31),所述电机(3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柱(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身侧围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柱(3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平台板(36),所述平台板(36)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35),所述移动杆(3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齿轮(34),所述齿轮(34)的外侧设置有轨道槽(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侧围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机构(9)包括驱动机(90),所述驱动机(90)的右侧设置有活栓(91),所述活栓(9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连杆(93),所述多连杆(93)的内部设置有压力环(9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身侧围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连杆(9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凹槽(94),所述凹槽(9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5),所述连接杆(9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卡齿(96),所述卡齿(96)的一侧设置有焊条(9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身侧围焊接装置,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主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箱,所述电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大臂,所述大臂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小臂,所述大臂的一侧设置有液压杆,所述小臂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横杆。本技术通过螺栓、固定块、弹簧、挤压块、卡扣、夹板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对车身侧围进行有效固定,通过电机、支撑块、旋转柱、轨道槽、齿轮、移动杆、平台板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对装置进行旋转,更有效进行焊接,通过驱动机、活栓、压力环、多连杆、凹槽、连接杆、卡齿、焊条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装置更加方便的进行焊接。

    技术研发人员:彭贵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华青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4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84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