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架着地零重力机械伸展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6-17  33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动座椅机架,特别是一种铁架着地零重力机械伸展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背景技术:

    1、参见申请号为cn201920005867 .4,专利名称为“搁脚组件及沙发椅的机械伸展装置”的专利文件,其具有一个缺陷:躺姿时腿脚组件展开时,搁脚板高度比较低且基本接近水平,导致使用者脚部低于心脏,血液回流心脏相对不够通畅;与此同时躺姿时靠背倾斜幅度比较小,调节范围相对偏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躺姿时搁脚板位置更高且相对后倾,靠背倾斜幅度更大的铁架着地零重力机械伸展装置。

    2、本申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铁架着地零重力机械伸展装置,包括两个左右对称配置的机械伸展单元以及将两个机械伸展单元连接起来的连接组件,每个机械伸展单元包括用于腿脚伸缩的腿脚组件、用于靠背和座椅姿态调整的靠背座椅组件,靠背座椅组件通过前支撑组件、后支撑组件安装在基座上,其特征是所述靠背座椅组件躺姿时前支撑组件铰接轴相对抬高,使得躺姿时座椅板向上翘起的座椅板躺姿倾角相对变大,搁脚板最低位置与地面距离相对变大,搁脚板躺姿倾角相对变大,从而实现脚部最高可以抬高至大致接近或略高于使用者心脏的高度,有助于使用者腿部血液回流心脏,相对扩大腿脚组件调节范围;而随着座椅板倾角变大,靠背向后倾斜幅度变大。

    3、作为一种特例,所述靠背座椅组件设置有座椅板、前支撑件、后支撑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第六连杆、传动杆、靠背控制件、防护件、靠背连杆、靠背件,座椅板上固定安装防护件,座椅板通过前支撑组件铰接轴与第一连杆铰接,第一连杆与前支撑件上端铰接构成前支撑组件来支撑座椅板前部,第一连杆呈直杆形,前支撑件下端铰接在基座前端,第一连杆中部与第二连杆前端铰接,第二连杆后端与靠背控制件前上端铰接;第三连杆与前支撑件中部铰接,第三连杆与第五连杆铰接,第五连杆与座椅板铰接,第四连杆前端与腿脚组件铰接,第四连杆后端与第五连杆铰接,第六连杆前端与腿连杆四铰接;第六连杆后端与传动杆铰接,传动杆安装在座椅板上;靠背控制件后上端与后支撑件上端铰接构成后支撑组件来支撑座椅板后部,后支撑件下端铰接在基座后端,靠背控制件前下端与防护件下端铰接,靠背控制件后下端与靠背连杆铰接。本申请通过靠背控制件靠背连杆铰接轴相对前移,使得靠背躺姿倾角相对变小,进一步加大靠背倾斜幅度,相对扩大靠背调节范围,改善用户体验。

    4、本申请驱动装置采用滑块电机,驱动装置安装在基座前后两端,驱动装置的滑块与驱动装置连接件铰接,驱动装置连接件与连接组件中的驱动杆铰接,驱动杆与座椅板转动连接。

    5、作为另一种特例,所述靠背座椅组件设置有座椅板、前支撑件、后支撑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靠背控制件、防护件、靠背连杆、靠背件,座椅板上固定安装防护件,座椅板通过前支撑组件铰接轴与第一连杆铰接,第一连杆与前支撑件上端铰接构成前支撑组件来支撑座椅板前部,第一连杆呈直杆形,前支撑件下端铰接在基座前端,第一连杆中部与第二连杆前端铰接,第二连杆后端与靠背控制件前上端铰接;第三连杆与前支撑件中部铰接,第三连杆与第五连杆铰接,第五连杆与座椅板铰接,第四连杆前端与腿脚组件铰接,第四连杆后端与第五连杆铰接;靠背控制件后上端与后支撑件上端铰接构成后支撑组件来支撑座椅板后部,后支撑件下端铰接在基座后端,靠背控制件前下端与防护件下端铰接,靠背控制件后下端与靠背连杆铰接。

    6、本申请驱动装置采用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后端铰接在连接组件中的后驱动杆上,电动推杆前端与连接组件中的前驱动杆铰接,后驱动杆与座椅板连接,前驱动杆与腿脚组件的腿连杆三连接。

    7、本申请躺姿时前支撑组件铰接轴中心与地面距离在258~262毫米之间,比对比文件抬高24~28毫米左右;搁脚板最低位置与地面距离在550~570毫米之间,比对比文件抬高80~120毫米左右;所述座椅板躺姿倾角在20~22度之间,搁脚板躺姿倾角在12~14度之间;靠背躺姿倾角在13.5~15.5度之间。

    8、所述靠背连杆上部具有弯曲结构。

    9、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躺姿时搁脚板位置更高且相对后倾,靠背倾倒角度更大,扩大调节范围,提高舒适性,提高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铁架着地零重力机械伸展装置,包括两个左右对称配置的机械伸展单元以及将两个机械伸展单元连接起来的连接组件,每个机械伸展单元包括腿脚组件、靠背座椅组件,靠背座椅组件通过前支撑组件、后支撑组件安装在基座上,其特征是:所述靠背座椅组件躺姿时前支撑组件铰接轴抬高24~28毫米,座椅板躺姿倾角在20~22度之间,躺姿时搁脚板最低位置抬高80~120毫米,搁脚板躺姿倾角在12~14度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铁架着地零重力机械伸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靠背座椅组件设置有座椅板、前支撑件、后支撑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第六连杆、传动杆、靠背控制件、防护件、靠背连杆、靠背件,座椅板上固定安装防护件,座椅板通过前支撑组件铰接轴与第一连杆铰接,第一连杆与前支撑件上端铰接构成前支撑组件来支撑座椅板前部,第一连杆呈直杆形,前支撑件下端铰接在基座前端,第一连杆中部与第二连杆前端铰接,第二连杆后端与靠背控制件前上端铰接;第三连杆与前支撑件中部铰接,第三连杆与第五连杆铰接,第五连杆与座椅板铰接,第四连杆前端与腿脚组件铰接,第四连杆后端与第五连杆铰接,第六连杆前端与腿连杆四铰接;第六连杆后端与传动杆铰接,传动杆安装在座椅板上;靠背控制件后上端与后支撑件上端铰接构成后支撑组件来支撑座椅板后部,后支撑件下端铰接在基座后端,靠背控制件前下端与防护件下端铰接,靠背控制件后下端与靠背连杆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铁架着地零重力机械伸展装置,其特征是:驱动装置采用滑块电机,驱动装置安装在基座前后两端,驱动装置的滑块与驱动装置连接件铰接,驱动装置连接件与连接组件中的驱动杆铰接,驱动杆与座椅板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铁架着地零重力机械伸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靠背座椅组件设置有座椅板、前支撑件、后支撑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靠背控制件、防护件、靠背连杆、靠背件,座椅板上固定安装防护件,座椅板通过前支撑组件铰接轴与第一连杆铰接,第一连杆与前支撑件上端铰接构成前支撑组件来支撑座椅板前部,第一连杆呈直杆形,前支撑件下端铰接在基座前端,第一连杆中部与第二连杆前端铰接,第二连杆后端与靠背控制件前上端铰接;第三连杆与前支撑件中部铰接,第三连杆与第五连杆铰接,第五连杆与座椅板铰接,第四连杆前端与腿脚组件铰接,第四连杆后端与第五连杆铰接;靠背控制件后上端与后支撑件上端铰接构成后支撑组件来支撑座椅板后部,后支撑件下端铰接在基座后端,靠背控制件前下端与防护件下端铰接,靠背控制件后下端与靠背连杆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铁架着地零重力机械伸展装置,其特征是:驱动装置采用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后端铰接在连接组件中的后驱动杆上,电动推杆前端与连接组件中的前驱动杆铰接,后驱动杆与座椅板连接,前驱动杆与腿脚组件的腿连杆三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铁架着地零重力机械伸展装置,其特征是:靠背躺姿倾角在13.5~15.5度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铁架着地零重力机械伸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靠背连杆上部具有弯曲结构。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铁架着地零重力机械伸展装置,包括两个左右对称配置的机械伸展单元以及将两个机械伸展单元连接起来的连接组件,每个机械伸展单元包括腿脚组件、靠背座椅组件,靠背座椅组件通过前支撑组件、后支撑组件安装在基座上,其特征是:所述靠背座椅组件躺姿时前支撑组件铰接轴相对抬高,座椅板躺姿倾角相对变大,搁脚板最低位置与地面距离相对变大,搁脚板躺姿倾角相对变大。本申请靠背躺姿倾角相对变小,相对扩大靠背调节范围。本申请躺姿时搁脚板位置更高且相对后倾,靠背倾倒幅度更大,扩大调节范围,提高舒适性,提高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玉树,李文才,金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一么么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8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837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