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金属零件的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6-17  27


    本技术属于机械制造领域,涉及一种薄壁金属零件的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1、金属薄壁零件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表面加工质量低、刀具在加工时易破损的情况。对于小规格且薄壁的金属零件而言,在加工过程中若直接装夹于机床,易出现难以装夹、变形等问题,零件的同轴度及尺寸精度很难保证。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薄壁金属零件的加工工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加工金属薄壁零件出现的难以装夹、变形,零件的同轴度及尺寸精度很难保证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薄壁金属零件的加工工装,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工装内撑与堵盖,所述工装内撑一体成型;

    4、所述工装内撑包括:夹装在车床上的夹持端、第一工装端及用于安装待加工零件的第二工装端,所述第二工装端的端面设置有伸缩缝;

    5、所述待加工零件套设在所述第二工装端的外部,并通过堵盖配合紧固螺栓固定连接。

    6、进一步,所述伸缩缝至少为一条。

    7、进一步,所述伸缩缝的深度与第二工装端的轴向长度相同。

    8、进一步,所述第一工装端位于夹持端与第二工装端之间。

    9、进一步,所述第二工装端设置有与所述堵盖相适配的内腔,所述内腔与方便紧固螺栓穿过的通孔相连通,所述内腔的深度与通孔的深度叠加后与第二工装端的轴向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工装端靠近第二工装端的一端还开设有与紧固螺栓相适配的螺纹盲孔。

    10、进一步,所述堵盖为中心设置有圆孔的锥形块,所述圆孔用以方便紧固螺栓穿过。

    11、进一步,所述圆孔小于所述紧固螺栓的头部直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3、这种薄壁金属零件的加工工装,通过利用伸缩缝使第二工装端具有弹性形变的能力,利用堵盖的轴向预紧固定薄壁金属零件,能够有效解决小型薄壁金属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难以装夹及加工变形的问题。利用该加工工装加工得到的零件的尺寸一致性较好,能够满足加工需求;对于批量生产产品能够实现一次找正,加工过程中不需要重复对刀,生产效率显著提高;而且本加工工装加工成本低,稳定性好,设计简单便于安装。



    技术特征:

    1.一种薄壁金属零件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工装内撑与堵盖(5),所述工装内撑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薄壁金属零件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缝(4)至少为一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薄壁金属零件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缝(4)的深度与第二工装端(2)的轴向长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薄壁金属零件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装端(3)位于夹持端(1)与第二工装端(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薄壁金属零件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装端(2)设置有与所述堵盖(5)相适配的内腔,所述内腔与方便紧固螺栓(6)穿过的通孔相连通,所述内腔的深度与通孔的深度叠加后与第二工装端(2)的轴向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工装端(3)靠近第二工装端(2)的一端还开设有与紧固螺栓(6)相适配的螺纹盲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薄壁金属零件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堵盖(5)为中心设置有圆孔的锥形块,所述圆孔用以方便紧固螺栓(6)穿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薄壁金属零件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小于所述紧固螺栓(6)的头部直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机械制造领域,涉及一种薄壁金属零件的加工工装,具体包括工装内撑、堵盖、紧固螺栓,工装内撑包括夹装在车床上的夹持端、用于安装待加工零件的第二工装端;通过在第二工装端设计伸缩缝,使第二工装端具有弹性形变的能力,固定螺栓通过轴向预紧安装在第二工装端端面的堵盖使第二工装端产生弹性形变,从而固定所述待加工零件。本工装能够有效解决小型薄壁金属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难以装夹及加工变形的问题,对于批量生产产品能够实现一次找正,加工过程中不需要重复对刀,生产效率显著提高;而且本工装加工成本低,稳定性好,设计简单便于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薛祥义,雷红义,郭凯,张利军,师栋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超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8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83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