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极片检测定位装置和毛刺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6-14  35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生产,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极片检测定位装置和毛刺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1、不合理的分切、冲裁工艺参数均会导致锂离子电池极片的切割边缘产生毛刺。极片毛刺容易刺穿隔膜,正负极接触会导致高自放电、短路和起火爆炸等危害。毛刺的测量设备主要为高倍电子显微镜、影响测试仪等视觉检测设备,测量步骤包括对极片切边的正、反水平面以及垂直面进行多点观测。

    2、测量极片毛刺过程中存在极片固定不平整、反复固定,调整焦距等耗费测量时间等问题,反复调整极片会进一步导致受损、形变,引起测量数据不准确;量测过程中因视觉检测设备影像区域限制,需手动平移极片位置,手动平移时平行度无法保证,导致极片极易偏离量测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锂电池极片检测定位装置,极片定位件固定极片并带动极片翻转,提升毛刺检测便捷程度。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锂电池极片检测定位装置,包括:

    3、极片定位件,配置为定位极片,具有极片附着面;

    4、支座,通过转轴与所述极片定位件转动连接;

    5、所述转轴的轴向与所述极片附着面平行或重合;所述极片附着面具有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转轴中心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转轴中心的距离。

    6、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与所述支座连接的平移机构,所述平移机构配置为驱动所述支座沿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

    7、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设置于支座和极片定位件之间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配置为驱动所述极片定位件绕所述转轴旋转。

    8、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支座和/或极片定位件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配置为限定所述极片定位件绕所述转轴的旋转角度。

    9、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极片定位件包括固定夹持部和活动夹持部,所述固定夹持部和活动夹持部具有相对的极片夹持面。

    10、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定夹持部和活动夹持部分体设置,所述固定夹持部和活动夹持部设置有锁定件,所述锁定件配置为固定夹持工位的所述固定夹持部和活动夹持部。

    11、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两个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将所述极片定位件定位于第一工位,所述第二限位件将所述极片定位件定位于第二工位;第二工位的所述极片附着面与第一工位的所述极片附着面相互垂直。

    12、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一工位的所述极片附着面为铅锤平面。

    1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毛刺检测设备,包括视觉检测组件和上述的锂电池极片检测定位装置,所述视觉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边的侧方。

    14、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视觉检测组件包括图像采集镜头,所述图像采集镜头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侧边的侧方。

    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6、该实用新型锂电池极片检测定位装置通过极片定位件固定极片并带动极片翻转,极片的边缘基准线略凸出第一侧边,翻转前后的极片边缘基准线保持在视觉检测设备的影像区域内,无需频繁调整极片以及视觉检测设备的位置,进而避免极片受损和形变,利于提升极片毛刺的检测效率和量测准确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电池极片检测定位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极片检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支座连接的平移机构,所述平移机构配置为驱动所述支座沿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往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极片检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支座和极片定位件之间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配置为驱动所述极片定位件绕所述转轴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极片检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和/或极片定位件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配置为限定所述极片定位件绕所述转轴的旋转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极片检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定位件包括固定夹持部和活动夹持部,所述固定夹持部和活动夹持部具有相对的极片夹持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电池极片检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持部和活动夹持部分体设置,所述固定夹持部和活动夹持部设置有锁定件,所述锁定件配置为固定夹持工位的所述固定夹持部和活动夹持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电池极片检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两个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将所述极片定位件定位于第一工位,所述第二限位件将所述极片定位件定位于第二工位;第二工位的所述极片附着面与第一工位的所述极片附着面相互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电池极片检测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工位的所述极片附着面为铅锤平面。

    9.一种毛刺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视觉检测组件和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锂电池极片检测定位装置,所述视觉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边的侧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毛刺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检测组件包括图像采集镜头,所述图像采集镜头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侧边的侧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极片检测定位装置,包括极片定位件和支座;极片定位件配置为定位极片,极片定位件具有极片附着面;支座通过转轴与极片定位件转动连接;转轴的轴向与极片附着面平行或重合,极片附着面具有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侧边与转轴中心的距离小于第二侧边与转轴中心的距离。该技术锂电池极片检测定位装置通过极片定位件固定极片并带动极片翻转,极片的边缘基准线略凸出第一侧边,翻转前后的极片边缘基准线保持在视觉检测设备的影像区域内,无需频繁调整极片以及视觉检测设备的位置,进而避免极片受损和形变,利于提升极片毛刺的检测效率和量测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季,顾鹏杰,万献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联动天翼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1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82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