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浮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6-06  82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生产,尤其涉及一种气浮式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1、在锂电生产过程中,锂电涂布机效率的不断提高导致对应设置的烘箱长度也需加长,以满足生产需求。目前为了节约烘箱占地的面积,一般采用将烘箱由水平布置改为层叠式布置,通过减少烘箱的水平长度以达到节约占地面积的目的。层叠式布置的烘箱中极片走片时从烘箱的一层进入另一层,需要极片进行180°转向。由于极片表面涂覆的湿涂层尚未彻底烘干,在转向时,湿涂层与转向机构接触会造成粘辊破坏湿涂层。因此,为了使极片不与转向机构直接接触,采用了气浮辊来传输转向,但极片在气浮辊上悬浮走带时容易发生幅宽方向的偏移,影响正常的走带,难以在不影响极片上已涂好浆料的情况下实现对极片的张力隔断与纠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浮纠偏装置,极片走带发生偏移幅度时,可以对极片进行张力调节和纠偏,实现稳定走带。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气浮纠偏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张力平衡组件、检测装置和纠偏组件;所述张力平衡组件设置于极片入口与纠偏组件之间,以平衡极片的张力;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纠偏组件的入口和/或出口,以检测极片走带时的偏移幅度;所述纠偏组件包括纠偏台和设于纠偏台上的气浮纠偏辊和纠偏执行装置,所述气浮纠偏辊的通气外壳上设置有致密的通气孔,所述纠偏台通过纠偏执行装置与机架连接,纠偏执行装置驱动所述气浮纠偏辊进行角度调节以实现对极片的纠偏。

    4、进一步地,所述张力平衡组件包括张力检测辊和张力调节辊,所述张力检测辊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纠偏台上设有张力调节支架,所述张力调节辊设于所述张力调节支架上,所述张力调节辊沿所述张力调节支架上下移动,以调节所述极片的张力大小。

    5、进一步地,所述张力调节支架上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动力输出部与所述张力调节辊连接,由气缸带动张力调节辊沿所述张力调节架上下移动。

    6、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张力检测支架,所述张力检测辊架设在所述张力检测支架上且所述张力检测辊两端设有张力传感器。

    7、进一步地,所述纠偏执行装置包括连接于纠偏台的底板及设于底板上的滑动模块,所述滑动模块与底板活动连接,所述滑动模块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滑动模块移动并带动所述气浮纠偏辊在宽幅方向进行角度调节。

    8、进一步地,所述张力平衡组件还包括设于纠偏台上的气浮托辊,所述气浮托辊位于张力调节辊与张力检测辊之间。

    9、进一步地,所述张力调节辊下端低于所述气浮纠偏辊与所述气浮托辊上端所在平面。

    10、进一步地,还包括表面设有多个气孔的吸附辊,所述吸附辊连接有电机驱动,所述吸附辊吸附所述极片并带动极片进行走带。

    11、进一步地,沿所述吸附辊输出极片方向设有气浮转向辊,以改变极片移动方向。

    12、进一步地,所述气浮纠偏辊的通气孔的孔径为微米级。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检测装置检测极片走带时的偏移幅度,由纠偏执行装置驱动气浮纠偏辊对极片进行角度调节,并且设置张力平衡组件检测并平衡极片走带时的张力,从而提升纠偏装置对极片纠偏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实现稳定走带。



    技术特征:

    1.一种气浮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平衡组件还包括张力检测辊和张力调节辊,所述张力检测辊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纠偏台上设有张力调节支架,所述张力调节辊设于所述张力调节支架上,所述张力调节辊沿所述张力调节支架上下移动,以调节所述极片的张力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浮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调节支架上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动力输出部与所述张力调节辊连接,由气缸带动张力调节辊沿所述张力调节架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浮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张力检测支架,所述张力检测辊架设在所述张力检测支架上且所述张力检测辊两端设有张力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浮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执行装置包括连接于纠偏台的底板及设于底板上的滑动模块,所述滑动模块与底板活动连接,所述滑动模块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滑动模块移动并带动所述气浮纠偏辊在宽幅方向进行角度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浮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平衡组件还包括设于纠偏台上的气浮托辊,所述气浮托辊位于张力调节辊与张力检测辊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浮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调节辊下端低于所述气浮纠偏辊与所述气浮托辊上端所在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表面设有多个气孔的吸附辊,所述吸附辊的内部真空并连接有电机驱动,所述吸附辊吸附所述极片并带动极片进行走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浮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吸附辊输出极片方向设有气浮转向辊,以改变极片移动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气浮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纠偏辊的通气孔的孔径为微米级或纳米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气浮纠偏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张力平衡组件、检测装置和纠偏组件;张力平衡组件设置于极片入口与纠偏组件之间,以平衡极片的张力;检测装置设置于纠偏组件的入口和/或出口,以检测极片走带时的偏移幅度;纠偏组件包括纠偏台和设于纠偏台上的气浮纠偏辊和纠偏执行装置,气浮纠偏辊的通气外壳上设置有致密的通气孔,纠偏台通过纠偏执行装置与机架连接。通过检测装置检测极片走带时的偏移幅度,由纠偏执行装置驱动气浮纠偏辊对极片进行角度调节,并且设置张力平衡组件检测并平衡极片走带时的张力,从而提升纠偏装置对极片纠偏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实现稳定走带。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望,明文建,边朝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嘉拓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8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78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