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6-05  82


    本技术涉及钻孔加工,具体涉及一种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现有的钻孔设备中,通常采用的是单钻头结构,当需要在板材上随机钻取多个孔时,单钻头结构需要进行多次加工,从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钻孔效率较低。

    2、鉴于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孔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钻孔设备钻孔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钻孔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底端设有开口;所述钻孔装置还包括:

    4、第一电机,设于所述机壳的顶端;

    5、导向板,设于所述机壳内;

    6、主轴,所述主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板,且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

    7、至少两个钻孔单元,所述钻孔单元可升降设置在所述导向板上,使所述钻孔单元在所述开口内伸出和缩回,所述钻孔单元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

    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钻孔装置中,三个钻孔单元圆周均布在所述主轴的外侧。

    9、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钻孔装置中,所述钻孔单元包括:

    10、钻轴,所述钻轴贯穿所述导向板,所述钻轴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

    11、钻头,设于所述钻轴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

    12、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钻孔装置中,所述钻轴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块间隔布置的限位块,两块限位块均位于所述从动齿轮的上方。

    13、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钻孔装置中,所述钻孔装置还包括:

    14、至少两根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穿过所述导向板,所述升降杆的一侧设有调位齿条;

    15、至少两个第二电机,设于所述导向板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调位齿条相啮合的调位齿轮;

    16、至少两条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导向板的底部,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与所述钻轴相转动连接,并卡接于两块限位块之间,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杆相固定连接,通过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调位齿轮带动所述升降杆上升或下降,以使所述固定块带动所述钻轴上升或下降。

    17、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钻孔装置中,所述调位齿条的顶端设有限位桩,以防止所述升降杆因持续下移而脱离所述调位齿轮。

    1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钻孔装置中,所述钻孔装置还包括:

    19、至少一块第一连接板,位于所述导向板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机壳的内壁相固定连接;

    20、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顶端与所述升降杆的底端相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底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接。

    21、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钻孔装置中,所述主动齿轮的高度大于所述调位齿条的高度,以防止所述从动齿轮因持续上移而脱离所述主动齿轮。

    22、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钻孔装置中,所述机壳的顶部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电机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所述主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导向板的中心。

    23、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钻孔装置中,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保护罩,所述第一电机设于所述保护罩内。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钻孔装置,包括机壳、第一电机、导向板、主轴以及至少两个钻孔单元,所述机壳的底端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机壳的顶端;所述导向板设置在所述机壳内;所述主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板,且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钻孔单元可升降设置在所述导向板上,使所述钻孔单元在所述开口内伸出和缩回,所述钻孔单元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本申请通过将至少两个钻孔单元升降设置在导向板上,使得钻孔单元在机壳底端的开口处伸出和缩回,以实现对板材单次多孔的同步加工,进而提高了对板材的钻孔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钻孔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底端设有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装置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钻孔单元圆周均布在所述主轴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单元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轴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块间隔布置的限位块,两块限位块均位于所述从动齿轮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装置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位齿条的顶端设有限位桩,以防止所述升降杆因持续下移而脱离所述调位齿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装置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的高度大于所述调位齿条的高度,以防止所述从动齿轮因持续上移而脱离所述主动齿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顶部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电机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所述主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导向板的中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保护罩,所述第一电机设于所述保护罩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钻孔装置,包括机壳、第一电机、导向板、主轴以及至少两个钻孔单元,所述机壳的底端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机壳的顶端;所述导向板设置在所述机壳内;所述主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板,且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钻孔单元可升降设置在所述导向板上,使所述钻孔单元在所述开口内伸出和缩回,所述钻孔单元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本技术通过将至少两个钻孔单元升降设置在导向板上,使得钻孔单元在机壳底端的开口处伸出和缩回,以实现对板材单次多孔的同步加工,进而提高了对板材的钻孔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飞,杨世莹,刘金龙,何正华,蒋张楠,贾现广,陈峥,多功东,高千里,胡金程,杨贵忠,巴自东,薛兵库,杨晓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南铜业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1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77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