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玻璃钢化,具体涉及一种玻璃钢化工艺中的缝隙式吹风方法及玻璃钢化设备。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玻璃钢化方法通常是在加热炉中将玻璃加热到预定温度,然后将加热好的高温玻璃送入玻璃钢化装置进行冷却钢化成型。现有的玻璃钢化装置主要由输送辊道和多个上风栅、多个下风栅构成,玻璃钢化装置工作时,加热后的玻璃由输送辊道传送经过上、下风栅组之间,上、下风栅组分别向玻璃的上、下表面吹送冷风,热玻璃经风冷实现钢化。
2、现有的钢化设备用的风栅均是采用在铝型材上开孔形成吹风的风孔,冷却风通过吹风风孔后吹向高温玻璃。虽然有现有技术提到在铝型材材上开设吹风缝隙(也叫做风刀)来对玻璃进行吹风钢化,但技术的实际应用很少,在实际生产中发现,风栅上缝隙式吹风口的形状、位置、大小均会对玻璃的钢化质量和钢化效果造成影响,使用现有技术中具备单个缝隙式吹风口的风栅的吹风方法对玻璃进行冷却钢化,得到的玻璃钢化质量并不理想,故这种吹风方法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钢化工艺中的缝隙式吹风方法,在沿玻璃输送方向上形成连续交替排布的均风式流场和风墙式流场,提高整体流场的风速均匀性和冷却风分布的均匀性,从而改善了玻璃钢化效果和玻璃钢化质量。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钢化工艺中的缝隙式吹风方法,热玻璃由辊道传输进入冷却段,冷却风从多个间隔排布的风栅的缝隙式吹风口吹向热玻璃,对热玻璃进行冷却,沿热玻璃输送方向形成多个连续的区域流场;同一风栅上的两个缝隙式吹风口吹出的冷却风幕之间形成的区域流场为风墙式流场,冷却风幕的冷却风流速大于风墙式流场内部的冷却风流速;相邻两个风墙式流场之间的区域流场为均风式流场;风墙式流场的宽度小于均风式流场的宽度,均风式流场和风墙式流场呈连续的交错排布,均风式流场内的冷却风流量大于风墙式流场内的冷却风流量。
3、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连续的交替排布的均风式流场和风墙式流场,很大程度减弱了不同区域流场之间因相互干扰而造成的流场的不均匀性,提高了整体流场的风速和冷却风分布的均匀性。每个均风式流场内部的冷却风更加均匀,风墙两侧的两个均风式流场之间更加均衡,玻璃上下两侧的流场更加均衡,最终实现玻璃上表面受风更加均匀和玻璃下表面受风更加均匀,玻璃上表面受风和下表面受风之间也更加均衡。使得玻璃表面的温度均衡性更好,玻璃冷却速度更快,钢化质量更高。
4、进一步的,所述风墙式流场的初始宽度为wi,10mm≤wi≤85mm,所述均风式流场的初始宽度为w2,30mm≤w2≤95mm。
5、其有益效果是:风墙式流场的初始宽度为同一个风栅上两个缝隙式吹风口的距离,均风式流场的初始宽度为相邻两个风栅上靠内侧的两个缝隙式吹风口之间的距离,上述参数设置,可以让不同区域流场排布更加均匀,更加均衡,玻璃钢化效果更好。
6、进一步的,所述缝隙式吹风口最小宽度为w3,0.5mm≤w3≤2.5mm,所述缝隙式吹风口的吹风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0°≤α<30°。
7、其有益效果是:上述参数的设置,使得冷却风幕分布更加均匀,对同尺寸玻璃的吹风覆盖面积也更大,能够使得钢化玻璃受风的风压更均匀、受风面积更大、受风时间更长,玻璃钢化质量更高。
8、进一步的,缝隙式吹风口为扩散型缝隙式吹风口,其扩散角为10-40°。
9、其有益效果是:可以使流场分布更好,玻璃受风面积更大。
10、进一步的,所述夹角α小于所述缝隙式吹风口的吹风方向与辊道的圆柱面相切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11、其有益效果是:可以减少辊道处产生的涡流对吹风冷却及排风的影响,使得玻璃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受风冷却更加均衡。
12、进一步的,缝隙式吹风口为一条沿风栅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连续式缝隙式吹风口。
13、其有益效果是:一种具体的缝隙式吹风口的结构形式,长条形的连续式缝隙式吹风口可以减少吹风口的出风盲区。
14、进一步的,缝隙式吹风口由至少两条短缝隙沿风栅长度方向间隔排成一排组成。
15、其有益效果是:给出另一种缝隙式吹风口的结构形式,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缝隙式吹风口结构。
16、进一步的,玻璃在冷却段吹风钢化的过程中,进行往复式输送,每次的往返点位置不同。
17、其有益效果是:玻璃表面受风更加均匀,减少玻璃表面风斑。
18、进一步的,所述风栅的型材内设有与所述缝隙式吹风口一一对应连通的两个流通通道。
19、其有益效果是:使得每个缝隙式吹风口的吹风更加均匀、稳定,避免相互影响。
2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玻璃钢化设备,包括多个辊道、多个上风栅和多个下风栅,上风栅和下风栅对应设置,采用上述的缝隙式吹风方法对热玻璃进行冷却钢化。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风栅上的两个缝隙式吹风口对应的冷却风幕,可以获得多个位于两个风幕之间的风墙式流场,形成多个位于风墙式流场之间的均风式流场,从而在整个冷却段的流场上,均风式流场和风墙式流场呈连续的交替排布,很大程度上减弱了不同区域流场之间因相互干扰而造成的流场的不均匀性,提高了整体流场的风速均匀性和冷却风分布的均匀性。每个均风式流场内部的冷却风相较于风墙式流场内的冷却风更加均匀,位于风墙两侧的两个均风式流场之间更加均衡,玻璃上下两侧的流场更加均衡,最终可以实现玻璃上表面受风更加均匀和玻璃下表面受风更加均匀,玻璃上表面与下表面受风也更加均衡。使得玻璃表面的温度均衡性更好,玻璃冷却速度更快,钢化质量更高。
22、本发明所提出的采用该缝隙式吹风方法的钢化设备的玻璃钢化效果好。
1.一种玻璃钢化工艺中的缝隙式吹风方法,其特征在于:热玻璃由辊道传输进入冷却段,冷却风从多个间隔排布的风栅的缝隙式吹风口吹向热玻璃,对热玻璃进行冷却,沿热玻璃输送方向形成多个连续的区域流场;同一风栅上的两个缝隙式吹风口吹出的冷却风幕之间形成的区域流场为风墙式流场,冷却风幕的冷却风流速大于风墙式流场内部的冷却风流速;相邻两个风墙式流场之间的区域流场为均风式流场;风墙式流场的宽度小于均风式流场的宽度,均风式流场和风墙式流场呈连续的交错排布,均风式流场内的冷却风流量大于风墙式流场内的冷却风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式吹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墙式流场的初始宽度为wi,10mm≤wi≤85mm,所述均风式流场的初始宽度为w2,30mm≤w2≤9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隙式吹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式吹风口最小宽度为w3,0.5mm≤w3≤2.5mm,所述缝隙式吹风口的吹风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0°≤α<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隙式吹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小于所述缝隙式吹风口的吹风方向与辊道的圆柱面相切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式吹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式吹风口为扩散型缝隙式吹风口,其扩散角为10-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式吹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式吹风口为一条沿风栅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连续式吹风缝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式吹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式吹风口由至少两条短缝隙沿风栅长度方向间隔排成一排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式吹风方法,其特征在于:玻璃在所述冷却段吹风钢化的过程中,进行往复式输送,每次的往返点位置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式吹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栅的型材内设有与所述缝隙式吹风口一一对应连通的两个流通通道。
10.一种玻璃钢化设备,包括多个辊道、多个上风栅和多个下风栅,上风栅和下风栅对应设置,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缝隙式吹风方法对热玻璃进行冷却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