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投标报价异常行为挖掘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与流程

    专利2025-06-05  89


    本申请涉及招投标管理,尤其涉及一种投标报价异常行为挖掘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背景技术:

    1、投标报价异常行为包括信息泄露、贿赂行为以及提供不准确信息,这些异常行为可能导致招标获胜的企业不是真正符合招标要求的企业。因此,挖掘投标报价的异常行为在招投标过程中必不可少。

    2、现有技术中,挖掘招投标报价的异常行为都是仅考虑了单方面因素,比如大多是对开标记录中各个投标主体的投标报价金额进行各维度分析,研究投标报价金额数值上的规律或对其进行聚类,从而找出异常报价信息。但投标报价金额随机性太强,不同投标主体报价策略也不一致,且项目标的一般比较大,投标主体对报价金额稍微的调整,就可能影响到此类分析方法的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标报价异常行为挖掘方法,旨在解决挖掘招投标报价的异常行为只考虑单方面因素而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投标报价异常行为挖掘方法,所述投标报价异常行为挖掘方法包括:基于获取到的历史开标记录数据确定各投标主体的投标报价下浮率;基于各投标主体的投标报价下浮率确定top1浮动指数;按照预设聚类方法对各投标主体的投标报价下浮率进行聚类,得到聚类结果;基于所述top1浮动指数和所述聚类结果确定出异常投标主体。

    3、可选地,所述基于获取到的历史开标记录数据确定各投标主体的投标报价下浮率,包括:对获取到的各招标项目的开标记录数据按照预设参数进行分类整理,得到分类数据集,其中,预设参数至少包括各项目的最高投标限价和评标基准价计算公式;利用所述最高投标限价和各投标主体的投标报价确定出各个项目中投标主体的投标报价下浮率。

    4、可选地,所述基于各投标主体的投标报价下浮率确定top1浮动指数,包括:确定出各投标主体的投标报价下浮率并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将排在首位的投标报价下浮率确定为第一投标报价下浮率;基于各投标主体的投标报价下浮率和所述第一投标报价下浮率确定top1浮动指数。

    5、可选地,所述按照预设聚类方法对各投标主体的投标报价下浮率进行聚类,得到聚类结果,包括:基于dbscan算法对各投标主体的投标报价下浮率进行聚类,得到聚类结果。

    6、可选地,在所述基于所述top1浮动指数和所述聚类结果确定出异常投标主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评标基准价计算公式确定各个项目的评标基准价合理区间。

    7、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top1浮动指数和所述聚类结果确定出异常投标主体,包括:基于所述top1浮动指数和预设的第一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出第二投标主体集合;基于所述聚类结果与所述评标基准价合理区间的比较结果,确定出第一投标主体集合;将所述第一投标主体集合与所述第二投标主体集合的交集部分确定为异常投标主体。

    8、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top1浮动指数和预设的第一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出第二投标主体集合,包括:将所述top1浮动指数和预设的第一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top1浮动指数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将对应所述投标主体归类为第二投标主体集合。

    9、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聚类结果与所述评标基准价合理区间的比较结果,确定出第一投标主体集合,包括:判断所述聚类结果是否属于所述评标基准价合理区间;将不属于所述评标基准价合理区间的所述聚类结果确定为第一投标主体集合。

    10、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投标报价异常行为挖掘装置,装置包括:下浮率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获取到的历史开标记录数据确定各投标主体的投标报价下浮率;浮动指数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各投标主体的投标报价下浮率确定top1浮动指数;聚类模块,用于按照预设聚类方法对各投标主体的投标报价下浮率进行聚类,得到聚类结果;异常投标主体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top1浮动指数和所述聚类结果确定出异常投标主体。

    11、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设备,所述计算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投标报价异常行为挖掘方法。

    1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投标报价异常行为挖掘方法通过历史开标记录数据确实各投标主体的投标报价下浮率,根据投标报价下浮率确定top1浮动指数以及聚类结果,然后通过top1浮动指数以及聚类结果确定异常投标主体。本发明通过多角度对不同投标主体的投标行为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存在最大可能性异常投标行为的投标主体集合。



    技术特征:

    1.一种投标报价异常行为挖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标报价异常行为挖掘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标报价异常行为挖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获取到的历史开标记录数据确定各投标主体的投标报价下浮率,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标报价异常行为挖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投标主体的投标报价下浮率确定top1浮动指数,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标报价异常行为挖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设聚类方法对各投标主体的投标报价下浮率进行聚类,得到聚类结果,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标报价异常行为挖掘方法,在所述基于所述top1浮动指数和所述聚类结果确定出异常投标主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标报价异常行为挖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top1浮动指数和所述聚类结果确定出异常投标主体,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标报价异常行为挖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top1浮动指数和预设的第一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出第二投标主体集合,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标报价异常行为挖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聚类结果与所述评标基准价合理区间的比较结果,确定出第一投标主体集合,包括:

    9.一种投标报价异常行为挖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设备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投标报价异常行为挖掘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投标报价异常行为挖掘方法包括:基于获取到的历史开标记录数据确定各投标主体的投标报价下浮率;基于各投标主体的投标报价下浮率确定TOP1浮动指数;按照预设聚类方法对各投标主体的投标报价下浮率进行聚类,得到聚类结果;基于所述TOP1浮动指数和所述聚类结果确定出异常投标主体。本申请通过历史开标记录数据确实各投标主体的投标报价下浮率,根据投标报价下浮率确定TOP1浮动指数以及聚类结果,然后通过TOP1浮动指数以及聚类结果确定异常投标主体。本发明通过多角度对不同投标主体的投标行为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存在最大可能性异常投标行为的投标主体集合。

    技术研发人员:张森,黄学涛,许云侠,谭卓,李小雨,刘海军,畅敏,潘隆丰,缪瑾,周小刚,赫永真,李科祥,周亚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基建通(三亚)国际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77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