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石墨烯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6-03  98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器械,特别是一种智能石墨烯治疗仪。


    背景技术:

    1、目前对石墨烯发热的研究表明,其发热频谱非常接近艾灸,发热快,热效率高,需求电压较低,安全性非常高;而且根据电压的高低,发热的温度快速升高或降低。利用这些特性,可以开发接近临床应用的石墨烯热灸装置,可以按照中医辨证配穴施灸的原理,达到传统艾灸的功效;又能极大降低人为操作的工作量,并具备极高的安全性。

    2、申请号为2023208435561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头部艾灸仪》公开了一种用于头部艾灸的艾灸仪。该艾灸仪目前还存在以下不足:①艾灸筒的位置是固定的,对于相邻艾灸筒之间的穴位无法对其进行艾灸操作;②艾灸操作需要针对特定的穴位,需要特定时长,因此需要专业中医师进行操作,普通患者无法在家自行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石墨烯治疗仪。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石墨烯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治疗模块、眼部治疗器和控制元件,所述的支架上部设有多个治疗模块,分别对头部相应的穴位进行治疗;所述的支架包括顶部支架、前侧支架、后侧支架和调节器;所述的顶部支架位于头顶上方,所述的前侧支架位于额头和双眼的前方,所述的后侧支架位于头部的后侧;所述的眼部治疗器安装在前侧支架上,位于眼睛的前方,所述的眼部治疗器左右两侧各设有治疗模块;所述的调节器有两个,分别位于头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调节器由电动机驱动;所述的顶部支架和眼部治疗器上分别设有安装孔,用于安装治疗模块;所述的治疗模块与支架之间设有位置调节装置,通过位置调节装置使治疗模块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位置调节。

    3、上述的顶部支架、前侧支架和后侧支架左右两侧与调节器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端头,所述的端头插入进调节器内;所述的端头上各设有齿条结构,其中顶部支架上的齿条沿着竖直方向,前侧支架和后侧支架上齿条长度沿着水平方向;所述的调节器包括两部分,即水平部和竖直部,竖直部的下部和水平部的上部固定在一起形成倒t字形结构,竖直部的上端和水平部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插孔,所述的顶部支架、前侧支架、后侧支架上的端头分别从调节器上端、前端和后端的插孔插入进调节器内部;调节器的水平部和竖直部上各设有一个电动机;所述的电动机上各驱动一个齿轮,所述的齿轮与端头上的齿条相啮合。

    4、上述的顶部支架的内侧面上设有上侧感应开关,所述的前侧支架内侧设有前侧感应开关;上侧感应开关触发后,通过控制元件控制电动机旋转;前侧感应开关触发后,通过控制元件控制电动机停止旋转。

    5、上述的治疗模块包括旋钮、固定块、压块、防滑垫片;所述的安装孔内固定设有一根扁平的安装条;所述的旋钮上设有螺纹杆,所述的固定块为中空的壳体结构,固定块上部设有与所述的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的螺纹杆从该螺纹孔内穿过;所述的压块和防滑垫片位于固定块内部;所述的固定块靠下的位置设有水平的条形孔,所述的安装条穿过该条形孔;所述的螺纹杆的下端顶在压块上,所述的防滑垫片位于压块与安装条之间;治疗模块的下端设有石墨烯治疗片。

    6、上述的治疗模块包括艾灸筒和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孔内固定设有一根扁平的安装条;所述的艾灸筒下端设有外螺纹,其下端能够插进安装座内;所述的安装座为筒状结构,安装座的上端设有与艾灸筒外螺纹相适应的内螺纹,使艾灸筒下端与安装座之间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所述的安装座靠下的位置设有水平的条形孔,所述的安装条穿过该条形孔。

    7、上述的治疗模块与支架之间设有行星轮系;所述的安装孔内设有齿圈,所述的齿圈内侧面上设有内齿轮;所述的治疗模块包括太阳轮、电动机、行星齿轮、行星架、摆臂和石墨烯治疗片;所述的太阳轮和行星齿轮分别安装在行星架上,所述的太阳轮位于行星架的中间位置,太阳轮由电动机驱动;所述的行星齿轮有三个或更多个,各行星齿轮分布在太阳轮的周边,各行星齿轮分别与太阳轮和齿圈相啮合;其中一个行星齿轮上设有摆臂,摆臂的末端设有石墨烯治疗片。

    8、上述齿圈、行星齿轮与太阳轮的齿数比为5:1:3。

    9、还包括音频播放装置。

    10、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1、1、能够根据佩戴者的头部大小自动调节治疗仪的头围头顶部距离;

    12、2、石墨烯治疗片温度自动控制;

    13、3、头部穴位处的每一个治疗模块可以灵活调节,以保证精准的进行穴位治疗,眼部的也可以调节用于精确定位需要治疗的穴位;

    14、4、通过五音及多种舒神乐曲在治疗的同时配以相应的调理脏腑的音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可以根据患者不同兴趣下载音乐,满足不同年龄段的不同音乐审美;

    15、5、用来预防治疗脑卒中情志类疾病,以及对肿瘤细胞的抑制,预防治疗近视等;

    16、6、智能化操作,使患者在家即可自行进行治疗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石墨烯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治疗模块、眼部治疗器和控制元件,所述的支架上部设有多个治疗模块,分别对头部相应的穴位进行治疗;所述的支架包括顶部支架、前侧支架、后侧支架和调节器;所述的顶部支架位于头顶上方,所述的前侧支架位于额头和双眼的前方,所述的后侧支架位于头部的后侧;所述的眼部治疗器安装在前侧支架上,位于眼睛的前方,所述的眼部治疗器左右两侧各设有治疗模块;所述的调节器有两个,分别位于头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调节器由电动机驱动;所述的顶部支架和眼部治疗器上分别设有安装孔,用于安装治疗模块;所述的治疗模块与支架之间设有位置调节装置,通过位置调节装置使治疗模块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位置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石墨烯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部支架、前侧支架和后侧支架左右两侧与调节器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端头,所述的端头插入进调节器内;所述的端头上各设有齿条结构,其中顶部支架上的齿条沿着竖直方向,前侧支架和后侧支架上齿条长度沿着水平方向;所述的调节器包括两部分,即水平部和竖直部,竖直部的下部和水平部的上部固定在一起形成倒t字形结构,竖直部的上端和水平部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插孔,所述的顶部支架、前侧支架、后侧支架上的端头分别从调节器上端、前端和后端的插孔插入进调节器内部;调节器的水平部和竖直部上各设有一个电动机;所述的电动机上各驱动一个齿轮,所述的齿轮与端头上的齿条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石墨烯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部支架的内侧面上设有上侧感应开关,所述的前侧支架内侧设有前侧感应开关;上侧感应开关触发后,通过控制元件控制电动机旋转;前侧感应开关触发后,通过控制元件控制电动机停止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石墨烯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模块包括旋钮、固定块、压块、防滑垫片;所述的安装孔内固定设有一根扁平的安装条;所述的旋钮上设有螺纹杆,所述的固定块为中空的壳体结构,固定块上部设有与所述的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的螺纹杆从该螺纹孔内穿过;所述的压块和防滑垫片位于固定块内部;所述的固定块靠下的位置设有水平的条形孔,所述的安装条穿过该条形孔;所述的螺纹杆的下端顶在压块上,所述的防滑垫片位于压块与安装条之间;治疗模块的下端设有石墨烯治疗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石墨烯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模块包括艾灸筒和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孔内固定设有一根扁平的安装条;所述的艾灸筒下端设有外螺纹,其下端能够插进安装座内;所述的安装座为筒状结构,安装座的上端设有与艾灸筒外螺纹相适应的内螺纹,使艾灸筒下端与安装座之间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所述的安装座靠下的位置设有水平的条形孔,所述的安装条穿过该条形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石墨烯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模块与支架之间设有行星轮系;所述的安装孔内设有齿圈,所述的齿圈内侧面上设有内齿轮;所述的治疗模块包括太阳轮、电动机、行星齿轮、行星架、摆臂和石墨烯治疗片;所述的太阳轮和行星齿轮分别安装在行星架上,所述的太阳轮位于行星架的中间位置,太阳轮由电动机驱动;所述的行星齿轮有三个或更多个,各行星齿轮分布在太阳轮的周边,各行星齿轮分别与太阳轮和齿圈相啮合;其中一个行星齿轮上设有摆臂,摆臂的末端设有石墨烯治疗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石墨烯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行星齿轮与太阳轮的齿数比为5:1:3。

    8.根据权利要求1、5或6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石墨烯治疗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音频播放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石墨烯治疗仪,属于中医器械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治疗模块、眼部治疗器和控制元件,所述的支架上部设有多个治疗模块;所述的支架包括顶部支架、前侧支架、后侧支架和调节器;所述的顶部支架位于头顶上方,所述的前侧支架位于额头和双眼的前方,所述的后侧支架位于头部的后侧;所述的调节器有两个,分别位于头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调节器由电动机驱动;所述的治疗模块与支架之间设有位置调节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丁昊冉,丁召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丁召辉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76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