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浆模塑生产加工用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6-02  96


    本技术涉及纸浆模塑生产,具体涉及一种纸浆模塑生产加工用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1、纸浆模塑是一种立体造纸技术,通常以废旧报纸、回收的纸箱、纸筒纸管、纯木浆等为原料,经过碎浆、配浆等工艺调配成一定比例浓度的浆料,浆料在网模上经过吸附从而塑造出一定形状的湿坯纸浆半成品,再经过干燥、热压整形工艺加工出纸浆模塑成品(例如模塑纸杯),纸浆模塑在加工时,采用自动上料装置,完成纸浆的输送,但是现有的纸浆在上料装置料仓内易沉淀,造成纸浆浓度不均匀,影响纸张的质量,而且纸浆内难免残留一些固体物,容易造成上料装置堵塞,而且料仓内部的滤筒在进行纸浆的过滤时难以实现自动化清洁的功能,操作不方便的缺点。

    2、在公告号为:cn217016423u的一种特种纸加工用纸浆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储料桶,所述储料桶右端下侧固定连接有出料口,所述储料桶上端活动连接有上盖,所述上盖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上盖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加料口,所述上盖下端固定连接有与加料口相贯通的下料管,所述储料桶内活动连接有环形过滤网。该特种纸加工用纸浆自动上料装置,防止纸浆沉淀,保证储料桶内纸浆浓度的一致,将纸浆中的固体物粉碎,避免堵塞出料口,随着液位的升高,浮球上升堵住下料管,从而停止加液。

    3、为了解决现有的纸浆在上料装置料仓内易沉淀,造成纸浆浓度不均匀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第一转动轴带动螺旋叶片进行旋转有效避免纸浆沉淀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还会出现用于过滤纸浆的过滤网表面往往会残留纸浆原料,在进行清理时需要打开顶盖在人工取出不能实现自动清洁的情况,进而导致清洁效率降低,同时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浆模塑生产加工用的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纸浆模塑生产加工用的上料装置,包括塑膜支撑座,所述塑膜支撑座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纸浆塑模,所述塑膜支撑座的两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架设在塑膜支撑座上端的固定外筒,所述固定外筒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投料斗,所述固定外筒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且所述出料口的内侧侧壁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固定外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内筒,所述固定外筒的上端及过滤内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纸浆预处理机构,所述固定外筒与过滤内筒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纸浆自动清理机构;

    4、所述纸浆预处理机构包括有驱动单元和粉碎搅拌单元,所述粉碎搅拌单元设置在驱动单元的输出端外表面并与之固定连接;

    5、所述纸浆自动清理机构包括有内筒侧壁刮刷单元和外筒侧壁清洁单元,所述内筒侧壁刮刷单元与外筒侧壁清洁单元分别设置在驱动单元的输出轴上。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外筒的上端外表面,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杆,且所述固定轴杆的上端外表面与固定外筒的上端内壁转动连接。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其输出轴转动作为动力输出的中枢,用于带动固定轴杆的同步旋转。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粉碎搅拌单元包括有粉碎叶板,所述粉碎叶板的内表面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轴杆的下侧外表面上。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呈弯月状等距阵列排布在固定轴杆的外表面上。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筒侧壁刮刷单元包括有固定连杆一和刮刷板,所述固定连杆一的内侧一端分别与固定轴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连杆一与刮刷板分别以固定轴杆为中心轴对称分布。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刮刷板的上端外侧面与固定连杆一远离固定轴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刮刷板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钢齿,所述钢齿的外表面与过滤内筒的内壁活动连接。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刮刷板表面均匀排布有锯齿,用于提升对过滤内筒表面滤孔堵塞纸浆的刮刷效率。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筒侧壁清洁单元包括有固定连杆二和侧壁毛刷,所述固定连杆二的内侧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内表面与固定轴杆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连杆二与侧壁毛刷以固定轴杆为中心轴对称分布。

    1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侧壁毛刷的上端内侧外表面分别与固定连杆二远离固定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侧壁毛刷远离固定连杆二的一侧外表面与固定外筒的内壁活动连接。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壁毛刷为硅胶软质毛刷支撑,不会与纸浆之间进行粘黏。

    1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9、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纸浆模塑生产加工用的上料装置,采用驱动单元和粉碎搅拌单元之间的共同配合,避免了现有上料装置在上料前难以对纸浆当中的一些固态物状进行清理和破碎的问题,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使得其输出轴转动你作为动力输出的中枢,带动固定轴杆同步旋转,通过多组粉碎叶板的设置,能够对纸浆进行均匀的搅拌和破碎,避免纸浆的沉积,导致上料不均匀的情况,提升纸浆模塑生产的品质和工作效率。

    20、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纸浆模塑生产加工用的上料装置,采用内筒侧壁刮刷单元和外筒侧壁清洁单元之间的共同配合,解决了现有装置清理时不能实现自动清洁的情况,进而导致清洁效率降低和人工强度增大的问题,通过固定连杆一与刮刷板相互配合,对过滤内筒的内侧侧壁进行刮刷,使得刮刷板将过滤内筒内筒过滤的表面残留浆料进行清理,避免长期堆积导致堵塞,影响纸浆正常上料的情况,利用固定连杆二和侧壁毛刷相互配合,能够对固定外筒侧壁进行同步清理,自动化程度高,减轻工作人员后续清洁的压力和劳动负担。

    2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纸浆模塑生产加工用的上料装置,采用过滤内筒、固定外筒与纸浆塑模之间的共同配合,保证均匀处理的纸浆进行快速上料,直接落在纸浆塑模的上方,利用纸浆塑模在塑膜支撑座内壁上的水平滑动,便于对上料的纸浆塑模进行快速取出和移动,提升纸浆塑膜生产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纸浆模塑生产加工用的上料装置,适用于纸浆模塑生产加工的上料,包括塑膜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膜支撑座(1)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纸浆塑模(11),所述塑膜支撑座(1)的两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架设在塑膜支撑座(1)上端的固定外筒(13),所述固定外筒(1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投料斗,所述固定外筒(13)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且所述出料口的内侧侧壁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固定外筒(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内筒(131),所述固定外筒(13)的上端及过滤内筒(13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纸浆预处理机构(2),所述固定外筒(13)与过滤内筒(131)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纸浆自动清理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浆模塑生产加工用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有驱动电机(211),所述驱动电机(211)固定安装在固定外筒(13)的上端外表面,所述驱动电机(211)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杆(212),且所述固定轴杆(212)的上端外表面与固定外筒(13)的上端内壁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浆模塑生产加工用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粉碎搅拌单元包括有粉碎叶板(221),所述粉碎叶板(221)的内表面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轴杆(212)的下侧外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浆模塑生产加工用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侧壁刮刷单元包括有固定连杆一(311)和刮刷板(312),所述固定连杆一(311)的内侧一端分别与固定轴杆(2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纸浆模塑生产加工用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刷板(312)的上端外侧面与固定连杆一(311)远离固定轴杆(21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刮刷板(312)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钢齿,所述钢齿的外表面与过滤内筒(131)的内壁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浆模塑生产加工用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侧壁清洁单元包括有固定连杆二(321)和侧壁毛刷(322),所述固定连杆二(321)的内侧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内表面与固定轴杆(21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纸浆模塑生产加工用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毛刷(322)的上端内侧外表面分别与固定连杆二(321)远离固定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侧壁毛刷(322)远离固定连杆二(321)的一侧外表面与固定外筒(13)的内壁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纸浆模塑生产加工用的上料装置,涉及纸浆模塑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塑膜支撑座,所述塑膜支撑座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纸浆塑模,所述塑膜支撑座的两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架设在塑膜支撑座上端的固定外筒,所述固定外筒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投料斗,所述固定外筒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本技术通过固定连杆一与刮刷板相互配合,对过滤内筒的内侧侧壁进行刮刷,使得刮刷板将过滤内筒内筒过滤的表面残留浆料进行清理,避免长期堆积导致堵塞,影响纸浆正常上料的情况,利用固定连杆二和侧壁毛刷相互配合,能够对固定外筒侧壁进行同步清理,自动化程度高,减轻工作人员后续清洁的压力和劳动负担。

    技术研发人员:周银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兴市荥航包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3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76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