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速器油路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6-02  102


    本发明涉及减速器润滑,具体涉及一种减速器油路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1、电驱减速器润滑主要是根据各相关零部件的摩擦、磨损和动力传递效率状况来确定的。润滑涉及减速器内部油道走向、各油路上的零部件结构形式、布置位置等,对减速器的整体布局影响较大。为了减少摩擦、磨损,提高效率,除锈、冷却和散热,减速器传动零件和轴承都需要良好的润滑。同时减速器良好的润滑形式又是确保减速器正常运转、提高减速器使用寿命的必要条件之一。

    2、目前,减速器润滑基本采用飞溅润滑,通过齿轮在转动过程中,将减速器油搅起,齿轮油飞溅到各齿轮和轴承上,使齿轮和轴承表面形成油膜,确保齿轮或轴承润滑以免齿轮损伤,但在齿轮油飞溅过程中,大部分齿轮油并未落到需要润滑的齿轮和轴承上,并且飞溅润滑的方式需要润滑油对齿轮形成一定的浸没高度,对润滑油总量的需求较大,在车辆处于上下坡或加减速工况下,润滑油的高度不可控,容易引起搅油损失大,润滑不稳定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速器油路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减速器油路结构需要较大的润滑油量实现减速器各零部件的充分润滑。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减速器油路结构,包括:

    4、主油路,对应设置在所述减速器的中间轴系,所述主油路用于润滑所述中间轴系;

    5、至少一条支油路,沿所述主油路的轴向分布,所述支油路与所述主油路连通,所述支油路用于润滑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系;

    6、环向喷油部件,所述环向喷油部件与所述支油路连通,所述环向喷油部件位于所述输出轴系的内部,所述环向喷油部件用于润滑所述输出轴系的内部结构。

    7、可选地,所述环向喷油部件与所述支油路之间连接有次级油路,所述环向喷油部件与所述次级油路连通,所述次级油路的管径小于所述支油路。

    8、可选地,所述环向喷油部件为中空的圆柱结构,所述环向喷油部件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油腔,所述次级油路与所述油腔连通,所述环向喷油部件的外壁上沿轴向均匀分布有多组喷射孔组,每组所述喷射孔组包括沿所述环向喷油部件的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喷射孔,所述喷射孔与所述油腔连通。

    9、可选地,所述喷射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次级油路的管径。

    10、可选地,所述主油路沿轴向上的一端设有进油口,另一端封闭,所述主油路通过所述进油口输入油液,所述主油路沿油液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油路和第二支油路,所述第一支油路与所述第二支油路沿所述主油路的周向错位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油路、所述第二支油路的管径均小于所述主油路。

    11、可选地,所述减速器还包括输入轴系,所述输入轴系包括输入轴,所述输入轴沿轴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输入轴承和第二输入轴承,所述输入轴沿轴向靠近所述第二输入轴承设有一级输入齿轮;

    12、所述中间轴系包括中间轴,所述中间轴沿轴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中间轴承和第二中间轴承,所述中间轴沿轴向靠近所述第一中间轴承设有二级输入齿轮,所述中间轴沿轴向靠近所述第二中间轴承设有一级输出齿轮,所述一级输出齿轮与所述一级输入齿轮齿纹啮合;

    13、所述输出轴系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沿轴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输出轴承和第二输出轴承,所述输出轴沿轴向靠近所述第二输出轴承设有二级输出齿轮,所述二级输出齿轮与所述二级输入齿轮齿纹啮合。

    14、可选地,所述主油路上对应所述第二中间轴承设有第一喷油管;

    15、所述主油路沿油液的输入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喷油孔和第二喷油孔,所述第一喷油孔和所述第二喷油孔对应所述一级输出齿轮设置;

    16、所述主油路沿油液的输入方向依次设有第二喷油管和第三喷油管,所述第二喷油管和所述第三喷油管对应所述二级输入齿轮设置;

    17、所述主油路沿油液的输入方向依次设有第四喷油管和第五喷油管,所述第四喷油管和所述第五喷油管对应所述二级输出齿轮设置。

    18、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油路对应所述第二输出轴承设置有第三喷油孔,所述第三喷油孔用于润滑所述第二输出轴承。

    19、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油路对应所述输出轴设置有第六喷油管,所述第六喷油管用于润滑所述输出轴。

    2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上所述的减速器油路结构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主油路上沿轴向分布有至少一条支油路,使润滑油液在油泵加压进入油路后呈现多重并联的流动状态,减速器的中间轴系通过对应设置主油路进行润滑,减速器的输出轴系通过支油路进行润滑,中间轴系通过与输入轴系的传动关系将主油路用于润滑中间轴系的部分润滑油液带到输入轴系,主油路可同时完成输入轴系和中间轴系的强制润滑;本申请提出的减速器油路结构,通过较小的润滑流量即可实现减速器各齿轮及轴承部件在低速工况下充分润滑,通过将环向喷油部件设置在输出轴系的内部,油液能够喷射到输出轴系的内部,使得输出轴与差包垫片的连接处实现润滑效果,从而避免垫片磨损问题发生,并且能够有效避免减速器输出轴(差速器)内部结构在各工况下润滑不良的风险;通过本申请提出的减速器油路结构能够有效避免造成润滑油在减速器箱体内堆积,给减速箱造成额外搅油损失,同时能减小对减速器零部件的冲击,避免对减速器零部件增加额外的负载,有效延长减速器各零部件的疲劳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减速器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喷油部件与所述支油路之间连接有次级油路,所述环向喷油部件与所述次级油路连通,所述次级油路的管径小于所述支油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器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喷油部件为中空的圆柱结构,所述环向喷油部件的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油腔,所述次级油路与所述油腔连通,所述环向喷油部件的外壁上沿轴向均匀分布有多组喷射孔组,每组所述喷射孔组包括沿所述环向喷油部件的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喷射孔,所述喷射孔与所述油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速器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次级油路的管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路沿轴向上的一端设有进油口,另一端封闭,所述主油路通过所述进油口输入油液,所述主油路沿油液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油路和第二支油路,所述第一支油路与所述第二支油路沿所述主油路的周向错位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油路、所述第二支油路的管径均小于所述主油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速器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还包括输入轴系,所述输入轴系包括输入轴,所述输入轴沿轴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输入轴承和第二输入轴承,所述输入轴沿轴向靠近所述第二输入轴承设有一级输入齿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速器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路上对应所述第二中间轴承设有第一喷油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速器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油路对应所述第二输出轴承设置有第三喷油孔,所述第三喷油孔用于润滑所述第二输出轴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速器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油路对应所述输出轴设置有第六喷油管,所述第六喷油管用于润滑所述输出轴。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减速器油路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速器油路结构及车辆,减速器油路结构包括:主油路,对应设置在减速器的中间轴系;至少一条支油路,沿主油路的轴向分布,支油路与主油路连通,支油路用于润滑减速器的输出轴系;环向喷油部件,环向喷油部件与支油路连通,环向喷油部件位于输出轴系的内部。油液在油泵加压进入油路后呈现多重并联的流动状态,中间轴系通过与输入轴系的传动关系将主油路用于润滑中间轴系的部分润滑油液带到输入轴系,主油路同时完成输入轴系和中间轴系的强制润滑;本申请通过较小的润滑流量即可实现减速器各部件在低速工况下充分润滑,并且能够减小对减速器零部件的冲击,避免对减速器零部件增加额外的负载,有效延长减速器各零部件的疲劳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冉红明,赵晨,王涛,王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76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