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配筋用玻璃纤维筋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6-01  98


    本技术属于路面施工,涉及路面配筋用玻璃纤维筋。


    背景技术:

    1、为了增加楼房、桥梁等建筑物、水泥制品的强度,特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以达到增加强度,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然而这种材质具有以下缺陷:1、钢筋的生产成本大,耗能特高;2、其生产的周期长,比重大,搬运费时费力,增加了建筑物重量;3、经不起长时间受潮受湿,易被氧化变质膨胀,严重损坏水泥制品的强度和使用寿命,玻璃纤维筋因其质量轻、抗拉拔性能好而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预制桩中,玻璃纤维筋通常与钢筋配合用于制作混凝土预制桩中的钢筋笼,玻璃纤维筋与钢筋之间通过钢丝捆扎方式实现连接。

    2、上述的玻璃纤维筋连接方式,其都是直接通过胶水进行粘接,长时间使用下,胶水性能下降,会导致玻璃纤维筋分散,进而影响路面配筋的质量,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路面配筋用玻璃纤维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3、路面配筋用玻璃纤维筋,包括纤维结、中心钢筋件、外围纤维筋体、并排纤维筋体、支撑套筒和支撑套板,所述纤维结由支撑套筒和两个支撑套板组成,两个所述支撑套板分别设置在支撑套筒的两侧,所述支撑套筒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内安装座,所述内安装座的内部固定套设有中心钢筋件,所述支撑套板的内部开设有套板内槽,所述套板内槽内的顶部和底部固定开设有限位安装槽,所述限位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并排纤维筋体。

    4、在上述的路面配筋用玻璃纤维筋中,所述有中心钢筋件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外围纤维筋体,且多个所述外围纤维筋体均匀设置。

    5、在上述的路面配筋用玻璃纤维筋中,所述中心钢筋件的外壁面开设有多个第二支撑槽,所述外围纤维筋体的一侧置于第二支撑槽的内部。

    6、在上述的路面配筋用玻璃纤维筋中,所述内安装座的内壁面开设有第一支撑槽,所述外围纤维筋体的一侧置于第一支撑槽的内部。

    7、在上述的路面配筋用玻璃纤维筋中,所述支撑套板的顶端开设有多个上胶槽,所述上胶槽与限位安装槽连通。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路面配筋用玻璃纤维筋的优点为:

    9、本申请中心钢筋件每隔一端设置有纤维结,且纤维结由支撑套筒和支撑套板组成,通过支撑套筒内部的内安装座对中心钢筋件和外围纤维筋体进行支撑安装,而支撑套板内部开设有并排的限位安装槽,将中心钢筋件两侧的并排纤维筋体通过支撑套板进行压紧固定,然后通过上胶槽进行上胶,将并排纤维筋体粘接在一起,同时对中心钢筋件进行上胶,将外围纤维筋体粘接在中心钢筋件的外侧,这样的结构设置,可通过外围纤维筋体对中心钢筋件进行保护防止其吸潮氧化,同时设置一种并排的纤维筋体,也大大加强整体纤维框架的支撑强度,采用粘接胶水配合纤维结的形式对玻璃纤维筋进行固定,固定更加稳定。



    技术特征:

    1.路面配筋用玻璃纤维筋,包括纤维结(1)、中心钢筋件(2)、外围纤维筋体(4)、并排纤维筋体(5)、支撑套筒(6)和支撑套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结(1)由支撑套筒(6)和两个支撑套板(7)组成,两个所述支撑套板(7)分别设置在支撑套筒(6)的两侧,所述支撑套筒(6)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内安装座(9),所述内安装座(9)的内部固定套设有中心钢筋件(2),所述支撑套板(7)的内部开设有套板内槽(11),所述套板内槽(11)内的顶部和底部固定开设有限位安装槽(12),所述限位安装槽(12)的内部设置有并排纤维筋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配筋用玻璃纤维筋,其特征在于,所述有中心钢筋件(2)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外围纤维筋体(4),且多个所述外围纤维筋体(4)均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面配筋用玻璃纤维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钢筋件(2)的外壁面开设有多个第二支撑槽(10),所述外围纤维筋体(4)的一侧置于第二支撑槽(10)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面配筋用玻璃纤维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安装座(9)的内壁面开设有第一支撑槽(3),所述外围纤维筋体(4)的一侧置于第一支撑槽(3)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配筋用玻璃纤维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板(7)的顶端开设有多个上胶槽(8),所述上胶槽(8)与限位安装槽(12)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路面配筋用玻璃纤维筋,包括纤维结,支撑套筒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内安装座,内安装座的内部固定套设有中心钢筋件,限位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并排纤维筋体;本技术中心钢筋件每隔一端设置有纤维结,通过支撑套筒内部的内安装座对中心钢筋件和外围纤维筋体进行支撑安装,中心钢筋件两侧的并排纤维筋体通过支撑套板进行压紧固定,然后通过上胶槽进行上胶,将并排纤维筋体粘接在一起,同时对中心钢筋件进行上胶,将外围纤维筋体粘接在中心钢筋件的外侧,这样的结构设置,可通过外围纤维筋体对中心钢筋件进行保护防止其吸潮氧化,设置一种并排的纤维筋体,也大大加强整体纤维框架的支撑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何子豪,胡勇,曾卫辉,邓杰,赵强,何泽俊,马正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海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4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75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