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连续油墨夹供墨系统的内拧式拧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6-01  96


    本技术涉及油墨夹的拧盖,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基于连续油墨夹供墨系统的内拧式拧盖装置。


    背景技术:

    1、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较以往虽然有所放缓,但仍保持了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于前列。纵观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pcb行业的发展,整体波动趋势与全球pcb行业波动趋势基本相同。受益于pcb行业产能不断向我国转移,加之通讯电子、消费电子、计算机、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器械、国防及航空航天等下游领域强劲需求增长的刺激,近年我国pcb行业增速明显高于全球pcb行业增速。

    2、而真空塞孔机又是加工pcb板,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需要生产出高品质,高效率的pcb产品,而目前的人工更换油墨夹频率太低,在塞板时,开关门、抽泄真空的时间太久,更换油墨匣容易产生气泡,影响了包括上下料、移料、拧盖、挤油等重要环节的工作效率。

    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稳定又高效的基于连续油墨夹供墨系统的内拧式拧盖装置,对整个工艺的生产效率起到很好的提高作用。

    2、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连续油墨夹供墨系统的内拧式拧盖装置,所述拧盖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控制旋转的转头,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的电机轴,所述转头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连接轴上,所述电机轴与所述转头之间还设置有联轴器。

    4、所述的基于连续油墨夹供墨系统的内拧式拧盖装置,其中,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联轴器之间还设置有减速机。

    5、所述的基于连续油墨夹供墨系统的内拧式拧盖装置,其中,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供墨系统的主体框架内的平台面上。

    6、所述的基于连续油墨夹供墨系统的内拧式拧盖装置,其中,所述拧盖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前后滑动的滑动机构。

    7、所述的基于连续油墨夹供墨系统的内拧式拧盖装置,其中,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直线气缸、直线滑动导轨,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直线气缸以及所述直线滑动导轨连接。

    8、所述的基于连续油墨夹供墨系统的内拧式拧盖装置,其中,所述直线气缸包括气缸轴以及设置于所述气缸轴上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

    9、所述的基于连续油墨夹供墨系统的内拧式拧盖装置,其中,所述直线滑动轨道固定在所述供墨系统的主体框架内与所述滑块和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作为所述驱动机构的运动轨道。

    10、所述的基于连续油墨夹供墨系统的内拧式拧盖装置,其中,所述供墨系统的主体框架上还设置有拧盖固定板,所述拧盖固定板位于所述油墨夹与所述转头之间。

    11、所述的基于连续油墨夹供墨系统的内拧式拧盖装置,其中,所述拧盖固定板呈c字型结构设置,所述c字型开口朝向所述油墨夹。

    12、所述的基于连续油墨夹供墨系统的内拧式拧盖装置,其中,所述拧盖固定板与所述转头相邻的一侧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转头的直径,小于所述油墨夹的盖子的直径。

    1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基于连续油墨夹供墨系统的内拧式拧盖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控制的转头,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的电机轴,所述转头设置于所述电机轴上,所述电机轴与所述转头之间还设置有联轴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连续油墨夹供墨系统的内拧式拧盖装置,在原有的真空塞孔机的基础上,研发的这款全自动智能供墨系统,配套真空塞孔机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塞孔机的性能和效率,而全自动智能供墨系统中拧盖装置也是至关重要的,影响整个工艺的效率,所以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拧盖装置对整个工艺的生产效率起到很好的提高作用,既稳定又高效。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连续油墨夹供墨系统的内拧式拧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拧盖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控制旋转的转头,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的电机轴,所述转头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连接轴上,所述电机轴与所述转头之间还设置有联轴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连续油墨夹供墨系统的内拧式拧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联轴器之间还设置有减速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连续油墨夹供墨系统的内拧式拧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供墨系统的主体框架内的平台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连续油墨夹供墨系统的内拧式拧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拧盖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前后滑动的滑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连续油墨夹供墨系统的内拧式拧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直线气缸、直线滑动导轨,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直线气缸以及所述直线滑动导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连续油墨夹供墨系统的内拧式拧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气缸包括气缸轴以及设置于所述气缸轴上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连续油墨夹供墨系统的内拧式拧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滑动导轨固定在所述供墨系统的主体框架内与所述滑块和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作为所述驱动机构的运动轨道。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连续油墨夹供墨系统的内拧式拧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墨系统的主体框架上还设置有拧盖固定板,所述拧盖固定板位于所述油墨夹与所述转头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连续油墨夹供墨系统的内拧式拧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拧盖固定板呈c字型结构设置,所述c字型开口朝向所述油墨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连续油墨夹供墨系统的内拧式拧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拧盖固定板与所述转头相邻的一侧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转头的直径,小于所述油墨夹的盖子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连续油墨夹供墨系统的内拧式拧盖装置,所述拧盖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控制旋转的转头,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的电机轴,所述转头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连接轴上,所述电机轴与所述转头之间还设置有联轴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连续油墨夹供墨系统的内拧式拧盖装置,在原有的真空塞孔机的基础上,研发的这款全自动智能供墨系统,配套真空塞孔机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塞孔机的性能和效率,而全自动智能供墨系统中拧盖装置也是至关重要的,影响整个工艺的效率,所以本技术的这种拧盖装置对整个工艺的生产效率起到很好的提高作用,既稳定又高效。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祥,张先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深逸通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4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75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