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5-31  87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1、目前的商用化电池主要应用在电动汽车上,而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振动,因此需要电池满足稳定性要求。在相关技术中,有些电池的极柱与极耳不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即极柱和极耳通过插接的方式将极柱和极耳进行搭接,但是电池的极柱在振动过程中,很容易对极耳造成破坏,影响电池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池,该电池可以减小极柱的振动幅度,提高电池工作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池包括:电池壳,所述电池壳上设有第一导电面;电芯,所述电芯设于所述电池壳内,所述电芯具有极耳;极柱,所述极柱设于所述电池壳内且与所述极耳相连,所述极柱与所述第一导电面接触,所述极柱和所述电池壳中的一者上设有凸起部,另一者上设有配合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配合部插接配合。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池,由于凸起部与配合部插接配合,从而在电池发生振动时,可以通过凸起部和配合部的作用进行限位,以减小极柱和电池壳的振动幅度,以避免极柱与极耳的连接位置损坏的问题,提高电池工作稳定性。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柱邻近第一导电面的一端具有第二导电面,所述第一导电面与所述第二导电面贴合,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面,所述配合部为仿形槽,所述仿形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面。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仿形槽的深度不低于所述凸起部的高度,所述凸起部的高度尺寸大于等于0.1mm且小于等于0.5mm。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部间隔布置在所述第二导电面上,所述仿形槽为多个,多个所述仿形槽与多个所述凸起部一一对应。

    8、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凸起部在所述第二导电面上的投影的总面积为s1,所述第二导电面的外周轮廓所围成的面积为s2,其中,1/4s2≤s1≤1/2s2。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沿其轴向的截面的外周轮廓为正多边形,多个所述凸起部阵列布置在所述第二导电面上。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沿其轴向的截面的外周轮廓为正六边形,且所述凸起部为中空结构。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包括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外周轮廓均为十字型,所述第二凸起部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体积,所述第二凸起部为多个,且环绕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周向间隔布置。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凸起部均包括第一凸起单元和第二凸起单元,所述第一凸起单元和所述第二凸起单元均包括相连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具有夹角,且所述第一凸起单元和所述第二凸起单元对称排布。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柱与所述极耳插接配合,或者,所述极柱与所述极耳焊接相连。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2)邻近第一导电面(11)的一端具有第二导电面(21),所述第一导电面(11)与所述第二导电面(21)贴合,所述凸起部(22)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面(21),所述配合部(12)为仿形槽(121),所述仿形槽(121)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面(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槽(121)的深度不低于所述凸起部(22)的高度,所述凸起部(22)的高度尺寸大于等于0.1mm且小于等于0.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2)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部(22)间隔布置在所述第二导电面(21)上,所述仿形槽(121)为多个,多个所述仿形槽(121)与多个所述凸起部(22)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起部(22)在所述第二导电面(21)上的投影的总面积为s1,所述第二导电面(21)的外周轮廓所围成的面积为s2,其中,1/4s2≤s1≤1/2s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2)沿其轴向的截面的外周轮廓为正多边形,多个所述凸起部(22)阵列布置在所述第二导电面(2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2)沿其轴向的截面的外周轮廓为正六边形,且所述凸起部(22)为中空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2)包括第一凸起部(221)和第二凸起部(222),所述第一凸起部(221)和所述第二凸起部(222)的外周轮廓均为十字型,所述第二凸起部(222)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一凸起部(221)的体积,所述第二凸起部(222)为多个,且环绕所述第一凸起部(221)的周向间隔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凸起部(22)均包括第一凸起单元(223)和第二凸起单元(224),所述第一凸起单元(223)和所述第二凸起单元(224)均包括相连的第一段(2231)和第二段(2232),所述第一段(2231)和所述第二段(2232)之间具有夹角,且所述第一凸起单元(223)和所述第二凸起单元(224)对称排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2)与所述极耳(3)插接配合,或者,所述极柱(2)与所述极耳(3)焊接相连。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电池壳、电芯和极柱,所述电池壳上设有第一导电面,所述电芯设于所述电池壳内,所述电芯具有极耳,所述极柱设于所述电池壳内且与所述极耳相连,所述极柱与所述第一导电面接触,所述极柱和所述电池壳中的一者上设有凸起部,另一者上设有配合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配合部插接配合。本技术的电池可以减小极柱的振动幅度,提高电池工作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4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753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