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水处理,具体为一种絮凝反应池网格板。
背景技术:
1、天然水中的悬浮物质及肢体物质的粒径非常细小,为去除这些物质通常借助于混凝的手段,也就是说在原水中加入适当的混凝剂,经过充分混和,使胶体稳定性被坏(脱稳)并与混凝剂水介后的聚合物相吸附,使颗粒具有絮凝性能,而絮凝反应池的目的就是创造合适的水力条件使这种具有絮凝性能的颗粒在相互接触中聚集,以形成较大的絮凝体(絮粒),因此,絮凝反应池设计是否确当,关系到絮凝的效果,而絮凝的效果又直接影响后续处理的沉淀效果。
2、为了提高絮凝效果,目前许多乡镇自来水厂采用网格板(或栅条)絮凝反应池,网格板大部分为方形网格,也有圆形网格,网格之间有横向和纵向隔条,隔条宽度在10-35㎜之间,栅条板宽度在35-50㎜之间,栅条板间隔在50-80㎜之间,这种絮凝反应池运行一段时间后,在这些格条和栅条板上就会堆积絮凝物,当进水流量波动较大时,这些堆积的絮凝物就会受水力条件的影响脱落到水体中,直接影响后续处理的沉淀过滤效果,影响出水水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絮凝反应池网格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网格隔板上的絮凝物沉淀问题和出水质量随运行时间的延续而下降的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絮凝反应池网格板,具备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絮凝反应池网格板,包括第一网格板、第二网格板和第三网格板,所述第一网格板包括第一格条,所述第一格条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网格孔,所述第一格条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网格条;
3、所述第二网格板包括第二格条,所述第二格条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网格孔,所述第二格条的底部设置有网格基板;
4、所述第三网格板包括第三格条,所述第三格条的内部开设有第三网格孔。
5、优选的,所述第一网格孔、第二网格孔和第三网格孔的结构对应一致,所述第一网格孔、第二网格孔和第三网格孔的底部的横截面积小于自身结构顶部的横截面积,以形成锥形结构,便于水流以及絮凝物通过。
6、优选的,所述第一格条设置有两组,一组设置有若干个,其中一组第一格条设置为三角形柱体结构,另一组第一格条设置为长方体结构,长方体结构的外部设置有三角形柱体结构,可以通过第一格条改变经过的是水流流向以达到方便絮凝的目的。
7、优选的,所述第二格条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二格条设置为三角形柱体结构,可以通过第二格条改变经过的是水流流向以达到方便絮凝的目的。
8、优选的,所述网格基板设置为平板网格板结构,所述网格基板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网格条。
9、优选的,所述第一格条和第二格条的宽度对应一致,所述第二格条和第三格条的宽度对应一致。
10、优选的,所述第一网格板、第二网格板和第三网格板均采用pe材质。
11、优选的,所述第一网格板、第二网格板和第三网格板均采用一次注塑成型技术,用于在工程现场拼装粘接,所述第一网格板、第二网格板和第三网格板均设计为二分之一,用于在工程现场拼装。
12、有益效果:
13、1、该絮凝反应池网格板,通过设计成锥形结构的第一格条、第二格条、第三格条,对经过的水流流态进行改变,避免了格条上堆积絮凝物的问题,实现了更为理想的絮凝效果,基本解决了网格格条上的絮凝物沉淀问题和出水质量随运行时间的延续而下降的问题,出水水质比现有网格板进一步提高。
14、2、该絮凝反应池网格板,通过第一网格板、第二网格板、第三网格板均可实现改变水流流态,增加絮凝效果的目的,在实际投入使用时可择一选择,必要时可以多组配合,以到达最优絮凝效果,构造简单,制作方便,使用寿命长,对原水水量和水质的变化适应性强。
1.一种絮凝反应池网格板,包括第一网格板(1)、第二网格板(2)和第三网格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格板(1)包括第一格条(12),所述第一格条(1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网格孔(11),所述第一格条(1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网格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絮凝反应池网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格孔(11)、第二网格孔(21)和第三网格孔(31)的结构对应一致,所述第一网格孔(11)、第二网格孔(21)和第三网格孔(31)的底部的横截面积小于自身结构顶部的横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絮凝反应池网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格条(12)设置有两组,一组设置有若干个,其中一组第一格条(12)设置为三角形柱体结构,另一组第一格条(12)设置为长方体结构,长方体结构的外部设置有三角形柱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絮凝反应池网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格条(22)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二格条(22)设置为三角形柱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絮凝反应池网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基板(23)设置为平板网格板结构,所述网格基板(23)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网格条(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絮凝反应池网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格条(12)和第二格条(22)的宽度对应一致,所述第二格条(22)和第三格条(32)的宽度对应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絮凝反应池网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格板(1)、第二网格板(2)和第三网格板(3)均采用pe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絮凝反应池网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格板(1)、第二网格板(2)和第三网格板(3)均采用一次注塑成型技术,用于在工程现场拼装粘接,所述第一网格板(1)、第二网格板(2)和第三网格板(3)均设计为二分之一,用于在工程现场拼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