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外机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147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空调室外机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室外机通常包括压缩泵、冷凝器以及散热风扇,从室内机排出的制冷剂经过压缩泵、冷凝器以及散热风扇的作用后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同时经过冷凝后的制冷剂通过毛细管送至室内机的蒸发器中蒸发以吸收室内的热量,如此循环。制冷剂的冷凝过程是通过冷凝器实现的,从室内机排出的制冷剂首先经过压缩泵的压缩,再进入冷凝器,并通过风扇将散出的热量吹散,以达到散热降温的效果。因此工作中的空调室外机周围环境的温度很高,尤其中现代楼宇管理要求各家使用的空调室外机集中放置,而可供集中放置的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多台室外机产生的热量会使集中区的整体环境温度较高,这样会严重影响各台空调的热交换效率,进而降低空调的制冷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可有效降低空调室外机的环境温度,进而改善空调制冷效率的空调室外机制冷系统。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空调室外机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泵、冷凝器及散热风扇,所述风扇设于冷凝器前,所述冷凝器包括盘设的换热管及固设在换热管外的翅片架,所述翅片架底设有储水盘,翅片架顶部设有喷淋管,喷淋管进水端通过抽水泵连通储水盘,所述喷淋管底部布设有多个出水孔,以使自出水孔流出的水喷淋至翅片架内换热管后回流至储水盘。

    进一步地,所述翅片架内还嵌设有与所述冷凝器相邻的制冷管,自所述换热管的出口分引出制冷细管并通向所述制冷管后进入压缩泵。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较制冷管靠近所述风扇。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盘上还设有水位检测器及补水控制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室内冷凝水管通向所述储水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泵冷凝器以及散热风扇,其中的冷凝器包括蛇形盘设在翅片架内的换热管,另外还在翅片架底设有储水盘,从储水盘引出的喷淋管环设在翅片架顶部,在喷淋管的底部布设有多个出水孔,工作时,储水盘中的水通过抽水泵抽到喷淋管内,且自多个出水孔淋下,以使得水流自翅片架内的换热管壁自上而下均得到喷淋,从而将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热量自管壁传出而通过喷淋的水带走,使空调室外机在风扇散热的基础上进一步起到降温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冷凝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冷凝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放大图。

    图中,1压缩泵,2冷凝器,21换热管,211出口,212入口,22翅片架,222制冷细管,23制冷管,231制冷出口,3风扇,4储水盘,41抽水泵,5喷淋管,51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空调室外机制冷系统,压缩泵1、冷凝器2及散热风扇3,所述风扇3设于冷凝器2前,所述冷凝器2包括盘设的换热管21及固设在换热管21外的翅片架22,所述翅片架22底设有储水盘4,翅片架22顶部设有喷淋管5,喷淋管5进水端通过抽水泵41连通储水盘4,所述喷淋管5底部布设有多个出水孔51,以使自出水孔51流出的水喷淋至翅片架22内换热管21后回流至储水盘4。

    参考图1所示,风扇3将室外空气自冷凝器2后方抽至前方,对换热管21进行第一级风冷降温。结合图2所示,换热管21是蛇形盘设在翅片架22中的,这样可增加换热管21的长度,使换热管21内的制冷剂更有利于冷却,在冷凝器2顶部,具体的在换热管21上方的翅片架22上架设有喷淋管5,当换热管21为两排时,也可分别在两排换热管21上方各设一组喷淋管5,以使自两排喷淋管5的出水孔51淋下的水可充分喷淋到换热管21的外壁上,以实现对换热管21的第二级水冷降温。而在翅片架22的底部还设有储水盘4,因此自换热管21上淋下的水可被直接收集至储水盘4中,喷淋管5的进水端是通过抽水泵41抽取储水盘4中的水的,实现水源的循环使用。

    参考图3,所述翅片架22内还嵌设有与所述冷凝器2相邻的制冷管23,自所述换热管21的出口211分引出制冷细管222并通向所述制冷管23后进入压缩泵1。

    结合如图4、图5所示,冷凝器2内分别有平行排列的换热管21和制冷管23,换热管21和制冷管23均为蛇形盘设在翅片架22中,其中换热管21的入口212连接压缩泵1,出口211连接毛细管汽化后分为两支,一支通向室内机,另一支为制冷细管222,其通入制冷管23,汽化后的制冷剂进入制冷管23后使制冷管23迅速降温,从而通过翅片架22与相邻的换热管21进一步进行热交换,使换热管21得到第三级降温,从制冷管23输出的制冷剂与室内机送出的制冷剂汇合后再进入压缩泵1,实现循环。经过三级降温后的冷凝器2的温度被大大降低,从而改善了室外机的环境温度,当多台室外机集中安置时,环境温度不会升高,进一步优化了空调的热交换效率。

    所述换热管21较制冷管23靠近所述风扇3。

    由于制冷管23的管壁温度较低,因此将制冷管23排在远离风扇3的一侧,在风扇3工作时,可将制冷管23外的室外空气吸向换热管21并从风扇3排出,这样可同时将制冷管23周围的较冷空气也吸向换热管21,有利于换热管21的降温。

    所述储水盘4上还设有水位检测器及补水控制开关。

    水位检测器可检测到储水盘4中的水位低于设定值时,打开补水控制开关向储水盘4补入新水源。

    所述室内冷凝水管通向所述储水盘4。

    由于储水盘4的储水作用,还可将室内机排出的冷凝水管直接接到储水盘4内,这样不但可补充水源,而且冷凝水不用排向室外,影响环境卫生以及减少因滴水千万的噪音。

    在对本发明详细说明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和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空调室外机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泵(1)、冷凝器(2)及散热风扇(3),所述风扇(3)设于冷凝器(2)前,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2)包括盘设的换热管(21)及固设在换热管(21)外的翅片架(22),所述翅片架(22)底设有储水盘(4),翅片架(22)顶部设有喷淋管(5),喷淋管(5)进水端通过抽水泵(41)连通储水盘(4),所述喷淋管(5)底部布设有多个出水孔(51),以使自出水孔(51)流出的水喷淋至翅片架(22)内换热管(21)后回流至储水盘(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调室外机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架(22)内还嵌设有与所述冷凝器(2)相邻的制冷管(23),自所述换热管(21)的出口(211)分引出制冷细管(222)并通向所述制冷管(23)后进入压缩泵(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调室外机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21)较制冷管(23)靠近所述风扇(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调室外机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盘(4)上还设有水位检测器及补水控制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调室外机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冷凝水管通向所述储水盘(4)。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空调室外机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泵冷凝器以及散热风扇,其中的冷凝器包括蛇形盘设在翅片架内的换热管,另外还在翅片架底设有储水盘,从储水盘引出的喷淋管环设在翅片架顶部,在喷淋管的底部布设有多个出水孔,工作时,储水盘中的水通过抽水泵抽到喷淋管内,且自多个出水孔淋下,以使得水流自翅片架内的换热管壁自上而下均得到喷淋,从而将换热管内的制冷剂热量自管壁传出而通过喷淋的水带走,使空调室外机在风扇散热的基础上进一步起到降温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邱剑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邱剑兴
    技术研发日:2021.01.14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71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