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模型的同步管理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专利2025-05-19  5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模型的同步管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1、物模型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缩写:iot)平台为产品定义的数据模型,物模型是物理世界的实体东西的一个抽象,是进行数字化描述后,用于数字世界的数字模型。基于共同的抽象特征,物模型可以让应用程序不再针对一个个的产品设备,而是同一类设备采用相同的处理逻辑。物模型主要由硬件采集网关的采集驱动程序、采集属性、计算属性、设备状态表达式这四部分组成。

    2、部分供应商根据不同客户的设备品牌、行业类型等沉淀了上百种标准的物模型,在iot管理平台上,需要根据客户不同的生产设备型号类型,来选用不同的物模型,iot管理平台上的物模型库,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上传维护,但是对于私有化的项目的物模型库维护,会有嵌入式开发工程师和现场的实施工程师一起维护,部分实施工程师可能会保存物模型,导致客户的物模型容易泄露,管理比较混乱。 并且,通过公有云无法同步存储私有化的物模型,有些该项目定制化的物模型,不同厂商但是相同设备的物模型可能存在重复创建,开发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物模型的同步管理方法和系统,即将上述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物模型的同步管理方法,包括步骤:

    3、公有云获取第一终端上传的加密后待审核物模型;

    4、所述公有云根据自身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确定对应于定制项目的第一物模型清单;

    5、所述公有云响应于第三终端发送的同步请求,根据所述第一物模型清单下载并发送符合所述同步请求的加密后目标物模型至所述第三终端;

    6、所述第三终端将所述加密后目标物模型上传至私有云。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公有云获取第一终端上传的加密后待审核物模型之前包括:

    8、所述公有云获取第四终端发送的输入信息;所述输入信息包括所述定制项目对应的设备清单、私有云的身份标识和第二物模型清单,所述第二物模型清单包括多个物模型的相关信息,所述多个物模型包括已有物模型和新的物模型;

    9、所述公有云根据所述新的物模型创建对应的研发任务;

    10、所述公有云将所述设备清单、所述身份标识和所述研发任务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公有云获取第一终端上传的加密后待审核物模型包括:

    12、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研发任务,并根据所述研发任务登录所述第一终端上部署的物模型系统,以在所述物模型系统上创建所述新的物模型;

    13、所述第一终端根据第一预设加密算法和第一预设密钥,对所述新的物模型进行加密处理得到所述加密后待审核物模型;

    14、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加密后待审核物模型至所述公有云。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公有云根据自身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确定对应于定制项目的第一物模型清单包括:

    16、所述第二终端生成并发送选择信息至所述公有云;

    17、所述公有云根据所述选择信息对所述第二物模型清单中的物模型进行修改得到所述第一物模型清单。

    18、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19、所述公有云将所述定制项目分割为多个子任务。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物模型清单包括物模型的序列号和存储地址,所述公有云响应于第三终端发送的同步请求,根据所述第一物模型清单下载并发送符合所述同步请求的加密后目标物模型至所述第三终端包括:

    21、在所述第三终端与所述私有云断开连接且输入账户信息验证通过时,所述第三终端与所述公有云建立连接,根据所述研发任务生成并发送所述同步请求至所述公有云;

    22、所述公有云根据所述同步请求,从所述第一物模型清单中查找出匹配的物模型的存储地址;

    23、所述公有云根据所述存储地址调取对应的目标物模型;

    24、所述公有云根据第二预设加密算法和第二预设密钥对所述目标物模型进行加密得到所述加密后目标物模型;

    25、所述公有云发送所述加密后目标物模型至所述第三终端。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终端将所述加密后目标物模型上传至私有云包括:

    27、所述第三终端与所述公有云断开连接,并与所述定制项目对应的私有云建立连接;

    28、所述第三终端将所述加密后目标物模型上传至所述私有云。

    29、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30、所述第三终端接收所述私有云发送的反馈信息;

    31、所述第三终端与所述私有云断开连接并与所述公有云建立连接,所述第三终端发送所述反馈信息至所述公有云。

    3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33、所述第三终端在确定自身与所述私有云断开连接后,进行格式化处理。

    34、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物模型的同步管理系统,包括:公有云、私有云、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

    35、所述公有云,用于获取第一终端上传的加密后待审核物模型;

    36、所述公有云,还用于根据自身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确定对应于定制项目的第一物模型清单;

    37、所述公有云,还用于响应于第三终端发送的同步请求,根据所述第一物模型清单下载并发送符合所述同步请求的加密后目标物模型至所述第三终端;

    38、所述第三终端,用于将所述加密后目标物模型上传至私有云。

    39、本申请提供的物模型的同步管理方法和系统,通过获取采集任务对应的目标访问地址,根据所述目标访问地址收集原始日志文件。将所述原始日志文件与预设筛选条件进行匹配,按照预设提取模式从所述原始日志文件中提取得到设备参数数据。其中,所述预设提取模式包括取值、计数和四则运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本申请所有的物模型都维护在公有云的iot系统上,实施工程师无法自己保存,不容易泄露。新研发的或特定设备的物模型在公有云上进行创建和存储,其他客户遇到相同设备后方便复用,降低开发的重复工作量,提升开发效率,降低开发维护成本。本地化的定制项目使用了哪些物模型,公有云上都有流程记录,如此在遇到问题也能快速定位和追溯。由于物模型也是一种资产,如果没有管控的可以随意复制使用,会导致企业资产的流失。本申请只有审核通过的第一物模型清单中的物模型才能够加密上传至公有云,增加这道审核流程能够把控物模型的出口,降低了企业资产的流失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物模型的同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模型的同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有云获取第一终端上传的加密后待审核物模型之前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模型的同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有云获取第一终端上传的加密后待审核物模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模型的同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有云根据自身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确定对应于定制项目的第一物模型清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模型的同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模型的同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模型清单包括物模型的序列号和存储地址,所述公有云响应于第三终端发送的同步请求,根据所述第一物模型清单下载并发送符合所述同步请求的加密后目标物模型至所述第三终端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模型的同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终端将所述加密后目标物模型上传至私有云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模型的同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物模型的同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一种物模型的同步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公有云、私有云、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物模型的同步管理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公有云获取第一终端上传的加密后待审核物模型;所述公有云根据自身与第二终端之间的交互确定对应于定制项目的第一物模型清单;所述公有云响应于第三终端发送的同步请求,根据所述第一物模型清单下载并发送符合所述同步请求的加密后目标物模型至所述第三终端;所述第三终端将所述加密后目标物模型上传至私有云。本申请开发维护成本,降低了企业资产的流失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张澄宇,李纲,陆裕来,李超,刘书伟,韩丙江,徐丹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锱云(上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690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