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圈导向结构及振动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5-17  6


    本技术涉及振动台,尤其涉及一种动圈导向结构及振动台。


    背景技术:

    1、动圈是传统电动振动台的核心运动部件,动圈在下方中心气室的支撑下,悬浮在电动振动台的环形气隙中,动圈下方连接驱动线圈,当驱动线圈通入交流电时,电磁力会在驱动线圈上产生,使得动圈在竖直方向上做往复运动。

    2、现有的长冲程振动台动圈的导向结构通常采用在上、下两端各设置若干直线轴承与若干导向轴的组合结构,这种组合结构在振动台倒台至水平位置工作时,其主要是由上下两端的中心导向轴受力,承载能力较差,而在振动台不带水平滑台做水平振动冲击时,抗扭和抗弯强度会更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圈导向结构及振动台,以解决振动台在做水平振动冲击时,动圈导向结构的抗扭和抗弯强度较弱的问题。

    2、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圈导向结构,设置于动圈组件与缸体之间,所述动圈组件部分位于所述缸体内,且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其中,所述动圈导向结构包括:

    4、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缸体上;

    5、若干滑块,若干所述滑块均固定连接于所述动圈组件上,并均与所述直线导轨滑动连接。

    6、其中,所述动圈导向结构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缸体上,所述直线导轨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座上。

    7、其中,所述动圈导向结构还包括若干第一螺栓,所述支撑座上设有与若干所述第一螺栓一一对应的若干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设对应的所述第一腰型孔并与所述直线导轨螺纹连接。

    8、其中,所述动圈导向结构还包括若干第二螺栓,所述支撑座上还设有与若干所述第二螺栓一一对应的若干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螺栓穿设对应的所述第二腰型孔并与所述缸体螺纹连接。

    9、其中,所述动圈组件包括上导向组件,线圈组件与下导向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导向组件与下导向组件之间,所述上导向组件包括工作台与若干筋板,若干所述筋板沿圆周方向间隔且均匀设置,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线圈组件与所述工作台之间,若干所述筋板与若干所述滑块一一对应固定连接。

    10、其中,每个所述筋板上均设置有若干减重孔。

    11、其中,所述上导向组件还包括法兰,所述法兰固定连接于所述线圈组件与若干所述筋板之间。

    12、其中,所述筋板采用轻金属材料制成。

    13、其中,所述直线导轨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

    14、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振动台,其中,包括缸体和上述任一方案中的动圈导向结构,所述直线导轨固定在所述缸体上。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圈导向结构及振动台,该动圈导向结构设置于动圈组件与缸体之间,动圈组件部分位于缸体内,且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该动圈导向结构包括直线导轨与若干滑块,直线导轨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且固定连接于缸体上,若干滑块均固定连接于动圈组件上,并均与直线导轨滑动连接。如此设置,通过滑块与直线导轨之间的滑动配合以实现对动圈组件的导向与支撑作用,相比现有技术中上下两端的若干直线轴承与若干导向轴的组合导向结构,其能够进一步提升抗弯抗扭能力以及对于动圈组件的整体支撑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动圈导向结构,设置于动圈组件与缸体(1)之间,所述动圈组件部分位于所述缸体(1)内,且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圈导向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圈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圈导向结构还包括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固定连接于所述缸体(1)上,所述直线导轨(2)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座(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圈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圈导向结构还包括若干第一螺栓(8),所述支撑座(4)上设有与若干所述第一螺栓(8)一一对应的若干第一腰型孔(9),所述第一螺栓(8)穿设对应的所述第一腰型孔(9)并与所述直线导轨(2)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圈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圈导向结构还包括若干第二螺栓(10),所述支撑座(4)上还设有与若干所述第二螺栓(10)一一对应的若干第二腰型孔(11),所述第二螺栓(10)穿设对应的所述第二腰型孔(11)并与所述缸体(1)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圈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圈组件包括上导向组件(5),线圈组件(6)与下导向组件,所述线圈组件(6)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导向组件(5)与下导向组件之间,所述上导向组件(5)包括工作台(51)与若干筋板(52),若干所述筋板(52)沿圆周方向间隔且均匀设置,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线圈组件(6)与所述工作台(51)之间,若干所述筋板(52)与若干所述滑块(3)一一对应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圈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筋板(52)上均设置有若干减重孔(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圈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向组件(5)还包括法兰(53),所述法兰(53)固定连接于所述线圈组件(6)与若干所述筋板(5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圈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板(52)采用轻金属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动圈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导轨(2)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

    10.一种振动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动圈导向结构,所述直线导轨(2)固定在所述缸体(1)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振动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动圈导向结构及振动台,该动圈导向结构设置于动圈组件与缸体之间,动圈组件部分位于缸体内,且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该动圈导向结构包括直线导轨与若干滑块,直线导轨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且固定连接于缸体上,若干滑块均固定连接于动圈组件上,并均与直线导轨滑动连接。如此设置,通过滑块与直线导轨之间的滑动配合以实现对动圈组件的导向与支撑作用,相比现有技术中上下两端的若干直线轴承与若干导向轴的组合导向结构,其能够进一步提升抗弯抗扭能力以及对于动圈组件的整体支撑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叶腾波,朱靖炎,府晓宏,丁炎,唐金龙,徐常德,孙伟,曹振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6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681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