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5-17  6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


    背景技术:

    1、垃圾焚烧炉是指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垃圾中有机大分子发生断裂,生小分子气体、焦油和残渣的过程,垃圾热解炉技术不仅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而且还能有效克服垃圾焚烧产生的二噁英污染问题,因而成为一种具有较大发展前景的垃圾处理技术。

    2、目前市场上生活垃圾高温焚烧炉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缺陷:

    3、1.现有的垃圾焚烧炉通常采用直接将垃圾投放至焚烧室进行燃烧,而垃圾通常带有一定的水分,导致其在焚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燃烧不充分的现象,从而使其在受热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环境;

    4、2、现有热解炉炉体通常采用钢板材料作为炉壳,不具备耐火层,即使部分具有耐火层,但是保温性能差,炉内热量散失的快,难以达到保温效果,不利于垃圾热解反应的进行,使热解能量损失,出现蓄热少,散热快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炉,其通过在炉体内设置热解室烘干并分解垃圾后,再将垃圾排放至焚烧室进行焚烧,并且在热解室的底部同时设有耐火层以及隔热层,使垃圾即可在炉内可有效进行热解反应又可在干燥后得以充分燃烧。

    2、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有热解室以及焚烧室,所述热解室与所述焚烧室贯通并位于焚烧室的上方;所述热解室用于运输垃圾至所述焚烧室;所述热解室底部设有耐火层以及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位于所述耐火层的上方。

    4、进一步地,所述耐火层采用耐高温材料浇筑形成,且所述耐火层内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支撑所述耐火层。

    5、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层铺设于所述耐火层的端面。

    6、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层采用耐高温的隔热棉制成。

    7、进一步地,所述热解室内设有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用于传输垃圾至所述焚烧室。

    8、进一步地,所述热解室远离所述传输装置的一端设有出口,所述出口用于导出垃圾至所述焚烧室。

    9、进一步地,所述炉体的底部设有炉排,所述炉排包括有给料口,所述给料口与所述出口相对设置并用于导入垃圾至炉排焚烧。

    10、进一步地,所述热解室的下方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炉体的内壁平行间隔设置并形成为通道,所述通道贯通于所述出口以及焚烧室,并用于引导垃圾导入至给料口。

    11、进一步地,所述热解室的顶部还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用于导入垃圾。

    12、进一步地,所述传输装置为链条炉排或是蛟龙传输机。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垃圾焚烧炉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其在炉体内同时设置热解室以及焚烧室,将垃圾先输送至热解室热解烘干后排放至焚烧室燃烧,使垃圾在干燥后可充分燃烧,降低其因燃烧不充分产生有害气体的风险,此外,因热解室的底部同时设置有耐火层以及隔热层,可防止热解室底部被焚烧室的高温所损坏,同时又可因隔热层的保温作用减少垃圾在热解过程中热量的散失,以提升垃圾热解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有热解室以及焚烧室,所述热解室与所述焚烧室贯通并位于焚烧室的上方;所述热解室用于运输垃圾至所述焚烧室;所述热解室底部设有耐火层以及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位于所述耐火层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层采用耐高温材料浇筑形成,且所述耐火层内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支撑所述耐火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铺设于所述耐火层的端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采用耐高温的隔热棉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室内设有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用于传输垃圾至所述焚烧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室远离所述传输装置的一端设有出口,所述出口用于导出垃圾至所述焚烧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底部设有炉排,所述炉排包括有给料口,所述给料口与所述出口相对设置并用于导入垃圾至炉排焚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室的下方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炉体的内壁平行间隔设置并形成为通道,所述通道贯通于所述出口以及焚烧室,并用于引导垃圾导入至给料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室的顶部还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用于导入垃圾。

    10.如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为链条炉排或是蛟龙传输机。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有热解室以及焚烧室,所述热解室与所述焚烧室贯通并位于焚烧室的上方;所述热解室用于运输垃圾至所述焚烧室;所述热解室底部设有耐火层以及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位于所述耐火层的上方。其在炉体内同时设置热解室以及焚烧室,将垃圾先输送至热解室热解烘干后排放至焚烧室燃烧,使垃圾在干燥后可充分燃烧,降低其因燃烧不充分产生有害气体的风险,此外,因热解室的底部同时设置有耐火层以及隔热层,可防止热解室底部被焚烧室的高温所损坏,同时又可因隔热层的保温作用减少垃圾在热解过程中热量的散失,以提升垃圾热解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许飞,姜辉,刘晓松,周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恒信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6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680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