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的低滑轮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5-17  6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节的低滑轮器。具体地,涉及一种使用者可以在就座状态下通过用手臂拉动重量锤来进行运动的运动器材。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对美容和健康的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为了提高肌肉力量、塑造均衡体态而持续进行重量训练的健身人群正在不断增加。重量训练是一种以使用杠铃或哑铃等具有重量的物体来锻炼肌肉,并将由此增强体力作为目标的运动。

    2、用于重量训练的动作多种多样,例如仰卧推举(benchpress)、深蹲(squat)、硬拉(deadlift)等,健身俱乐部具备了用于实现这些动作的各种健身器材。

    3、近年来,随着公众对健身的关注度不断增加,自然而然地,由于与运动姿势相关的媒体的发展,学习相关知识变得非常容易。

    4、然而,就健身器材而言,价格并不便宜,因此,虽然大多数人都在健身房付费使用器材,但是,当特定的时间段或公共假期人多的情况下,经常需要等待才能使用想要的运动器材。

    5、因此,对于能够不占用大空间且多人能够进行多种类型运动的运动器材的需求正在日益增加。

    6、特别是,需要开发能够给背部的各部位带来深度刺激,并能够进行单臂或双臂动作的背部运动器材。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器材,其允许使用者可以在就座状态下通过用手臂拉动重量锤来进行背部运动。

    3、解决问题的方案

    4、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调节的低滑轮器,其作为一种使用者可以在就座状态下通过用手臂拉动重量锤来进行运动的可调节的低滑轮器,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在被地面支撑的状态下站立;座椅部,所述座椅部连接到所述支撑框架的前方而提供使用者可就座的空间;重量部,所述重量部连接到所述支撑框架,并由多个块重构成;及外力传递部,所述外力传递部与所述重量部连接并传递外力,以使所述重量部由就座于所述座椅部的使用者握持其的状态下施加的外力而进行升降,所述外力传递部可以具备:外力本体部,所述外力本体部连接到所述支撑框架;外力施加部,所述外力施加部提供使用者握持的空间;缆索,所述缆索在所述外力施加部和所述重量部之间起中介作用;及滑轮部,所述滑轮部在规定所述缆索的移动路径的状态下使施加到所述外力施加部的力的方向变换为垂直方向。

    5、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调节的低滑轮器的所述支撑框架具备:地面支撑部,所述地面支撑部被安置在地面上;外力支撑部,所述外力支撑部以从所述地面支撑部站立的方式形成,并提供安装所述外力传递部的空间;及站立支撑部,所述站立支撑部以从所述地面支撑部站立的方式形成,并提供安装所述重量部的空间,所述外力本体部以能够升降的方式安装到所述外力支撑部,所述外力施加部具备连接到所述缆索的一侧端的第一握持部和连接到所述缆索的另一侧端的第二握持部,所述滑轮部在所述外力施加部和所述重量部之间起中介作用,从而使得使用者所施加的外力能够被传递到所述重量部。

    6、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调节的低滑轮器的所述滑轮部具备:第一主滑轮件,所述第一主滑轮件连接到所述外力本体部;第二主滑轮件,所述第二主滑轮件连接到所述外力本体部,并与所述第一主滑轮件相邻配置;第一上部滑轮件,所述第一上部滑轮件连接到所述站立支撑部的上侧端;重量滑轮件,所述重量滑轮件与所述重量部连接;第二上部滑轮件,所述第二上部滑轮件连接到所述站立支撑部的上侧端,并配置在所述重量滑轮件的上部侧;及下部滑轮件,所述下部滑轮件连接到所述地面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握持部连接的缆索依次经由所述第一主滑轮件、所述第一上部滑轮件、所述重量滑轮件、所述第二上部滑轮件、所述下部滑轮件及所述第二主滑轮件而与所述第二握持部连接,所述重量部可以与由使用者操作的所述第一握持部距所述第一主滑轮件的移动距离或所述第二握持部距所述第二主滑轮的移动距离成比例的上升。

    7、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调节的低滑轮器的所述重量部具备:多个块重,所述多个块重以能够升降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站立支撑部;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在贯通形成于所述块重的贯通孔的状态下,其下侧端连接到所述地面支撑部,其上侧端连接到所述站立支撑部的上侧端而引导所述块重的升降路径;及重量调节部,所述重量调节部插入到所述多个块重中的任意一个的下侧端而使得层叠在被插入块重上侧的块重一体地进行位置移动,所述座椅部可以具备: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在与所述地面支撑部连接的状态下以字形形成;及就座部,所述就座部连接到所述连接部的上端侧而提供使用者可就座的空间。

    8、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调节的低滑轮器的所述支撑框架还具备配置在所述外力支撑部和所述座椅部之间的脚踏板支撑部,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脚踏部,所述脚踏部连接到所述脚踏板支撑部,并提供就座于所述就座部的使用者可放置脚的空间,所述脚踏板支撑部由间隔开配置的第一脚踏板支撑件和第二脚踏板支撑件构成,所述脚踏部具备安装在所述第一脚踏板支撑件上的第一脚踏件和安装在所述第二脚踏板支撑件上的第二脚踏件,所述第一脚踏件可以具备: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安装在所述第一脚踏板支撑件上,并朝向所述就座部提供第一相对面;及卡定部,所述卡定部从所述放置架的下侧端弯折而支撑被所述第一相对面支撑的使用者的脚。

    9、发明的效果

    10、根据本发明,通过在使用者拉动的缆索与重量锤之间构成滑轮而使得力的方向变换平滑地进行,进而有效地实现通过缆索的力的传递,并通过最小化缆索和部件之间的摩擦来稳定地实现通过缆索的重量锤的升降。

    11、此外,通过以使用者可以用双臂同时拉动重量锤或两臂交替拉动重量锤的方式构成,从而使得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背部运动。

    12、此外,通过使滑轮能够上下调节,提高了拉动角度的多样性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的低滑轮器,其作为一种使用者可以在就座状态下通过用手臂拉动重量锤来进行运动的可调节的低滑轮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低滑轮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的低滑轮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的低滑轮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的低滑轮器,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调节的低滑轮器,其作为一种使用者可以在就座状态下通过用手臂拉动重量锤来进行运动的可调节的低滑轮器,可以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在被地面支撑的状态下站立;座椅部,所述座椅部连接到所述支撑框架的前方而提供使用者可就座的空间;重量部,所述重量部连接到所述支撑框架,并由多个块重构成;及外力传递部,所述外力传递部与所述重量部连接并传递外力,以使所述重量部由就座于所述座椅部的使用者握持其的状态下施加的外力而进行升降。

    技术研发人员:卞铉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科技健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68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