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轴侧单作用气缸平衡腔集油排放管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5-14  42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的改进发明,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轴侧单作用气缸平衡腔集油排放管路的改进发明。


    背景技术:

    1、在高工作压力且带注油系统的气缸的设计过程中,往往在计算过程中存在“压缩机反向角”过低的问题,此时为了增加“压缩机反向角”而选择轴侧单作用形式气缸,为了避免轴侧单作用气缸盖侧平衡腔因积油过多而导致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液击现象,对压缩机主机造成破坏,影响装置的安全运行。针对这种情况,研制一种可以解决“气缸平衡腔集油”问题的排放管路,给压缩机的安全运行添加了一种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压缩机轴侧单作用气缸平衡腔集油排放管路。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种压缩机轴侧单作用气缸平衡腔集油排放管路,包括有气缸及其气缸平衡腔集油口、气缸进气口和气缸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平衡腔集油口经气缸盖侧漏油管连通一分离器侧壁上的集油进口,所述分离器上还设有位于侧壁上的工艺进气口、位于底部的分离器放液口和位于顶部的分离器出气口,所述分离器出气口连通一进气缓冲器的进气口,进气缓冲器的出气口连通气缸进气口,所述气缸出气口连通一排气缓冲器。

    3、所述排气缓冲器配设有高压报警器。

    4、所述排气缓冲器的出气管路上设有安全阀。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进后的压缩机轴侧单作用气缸平衡腔集油排放管路,将气缸的平衡腔集油口与相关级分离器的集油进口相连,油、气进入分离器后,油污被分离排出,干净的气体再次进入气缸进行压缩,与常规配置的“集油罐”排放系统相比,简化了管路、节约了成本,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有效的避免了压缩机气缸“液击”的问题,尤其是针对高压或者多级压缩的压缩机极为适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压缩机轴侧单作用气缸平衡腔集油排放管路,包括有气缸及其气缸平衡腔集油口、气缸进气口和气缸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平衡腔集油口经气缸盖侧漏油管连通一分离器侧壁上的集油进口,所述分离器上还设有位于侧壁上的工艺进气口、位于底部的分离器放液口和位于顶部的分离器出气口,所述分离器出气口连通一进气缓冲器的进气口,进气缓冲器的出气口连通气缸进气口,所述气缸出气口连通一排气缓冲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轴侧单作用气缸平衡腔集油排放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缓冲器配设有高压报警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轴侧单作用气缸平衡腔集油排放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缓冲器的出气管路上设有安全阀。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机轴侧单作用气缸平衡腔集油排放管路,包括有气缸及其气缸平衡腔集油口、气缸进气口和气缸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平衡腔集油口经气缸盖侧漏油管连通一分离器侧壁上的集油进口,所述分离器上还设有位于侧壁上的工艺进气口、位于底部的分离器放液口和位于顶部的分离器出气口,所述分离器出气口连通一进气缓冲器的进气口,进气缓冲器的出气口连通气缸进气口,所述气缸出气口连通一排气缓冲器。本技术简化了管路、节约了成本,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有效的避免了压缩机气缸“液击”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虎,祁忠海,冯晨楠,曹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强盛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8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669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