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5-14  32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体。


    背景技术:

    1、已知有在车辆、建筑物的窗玻璃的板面形成有low-e膜(低放射膜)的具有绝热性或隔热性的玻璃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low-e膜存在对于数百mhz~数十ghz频带的电波透过性低(具有屏蔽性)的问题。

    2、因此,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玻璃体将由平行的多条线构成的开口部设置于low-e膜,通过规定该多条线的长度与low-e膜的面积的比率,对于数百mhz~数十ghz频带的电波提高电波透过性。

    3、此外,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玻璃体将不连续的多个岛设置于具有low-e膜的第一膜区域,该第一膜区域具有电波透过性。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多层玻璃面板的实施方式,该多层玻璃面板在第一玻璃板的第二面设置第一膜区域,在第二玻璃板的第四面中的与第一膜区域相对的位置设置天线。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26235号公报

    7、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20/054762号

    8、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21/095885号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开口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第一膜区域作为电波透过区域设定为确保电波透过性的形状。特别是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开口部由于将平行的多条线设置于导电膜(low-e膜),所以容易被视觉辨认为条纹图案,外观上的影响变大。此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开口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第一膜区域为了确保宽频带下的电波透过性而较多地除去导电膜(low-e膜)而确保开口面积,因此在玻璃体中容易损害导电膜的性能(绝热性或隔热性、电波屏蔽性)。

    3、因此,期望一种玻璃体,该玻璃体在外观上电波透过区域不显眼,并且能够较高地保持导电膜的性能。

    4、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5、本发明所涉及的玻璃体的特征结构在于,具备具有第一面和与该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的第一玻璃板,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的至少一方的板面包括电波能够透过且相互间隔的多个电波透过区域、以及在所述电波透过区域的周围被具有所述电波的屏蔽性的导电膜整体覆盖的导电膜区域,在各个所述电波透过区域形成有图案部,所述图案部具有使所述电波通过的相互间隔的多个电波通过部、以及在相邻的所述电波通过部之间形成有所述导电膜的导电膜部。

    6、通过玻璃体的电波在与第一玻璃板的没有导电膜的区域相对的范围内电波强度变高,因此玻璃体对具有规定频带的电波的接收灵敏度良好。因此,为了在玻璃体中增大电波接收区域,只要在玻璃体不设置导电膜即可。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在玻璃体中,导电膜的性能(绝热性或隔热性、电波屏蔽性)消失,导电膜的性能和电波透过性处于折衷选择的关系。

    7、因此,在本结构的玻璃体中,设置能够透过电波且相互间隔的多个电波透过区域、以及在电波透过区域的周围被导电膜覆盖整体的导电膜区域,进而,电波透过区域具有使电波通过的相互间隔的多个电波通过部、以及在相邻的电波通过部之间形成有导电膜的导电膜部。即,通过在电波透过区域中也设置导电膜部,能够较高地保持导电膜的性能,通过在多个电波透过区域的每一个设置多个电波通过部,提高电波透过性。

    8、此外,在本结构的电波透过区域形成有具有多个电波通过部和在相邻的电波通过部之间的导电膜部的图案部。即,电波透过区域以规定的图案混合存在不具有导电膜的部分(电波通过部)和被导电膜覆盖的部分(导电膜部)。由此,能够在导电膜区域与电波透过区域之间减小外观上的影响。进而,通过设置图案部的形状,能够具有频率选择性。因此,玻璃体由于电波透过区域在外观上不显眼,因此外观良好,还能够兼备频率选择性。这样,成为在外观上电波透过区域不显眼且能够较高地保持导电膜的性能的玻璃体。

    9、其他特征结构在于,各个所述电波透过区域是构成为仅使具有规定频带的所述电波透过的共同的对称形状。

    10、如本结构那样,电波透过区域的每一个为共同的对称形状,由此电波通过部容易保持透过的电波的频率选择性。由此,能够形成对于具有规定频带的电波最佳的电波透过区域。

    11、其他特征结构在于,成为相邻的所述电波透过区域的最短距离的所述导电膜区域的宽度均等。

    12、如本结构那样,通过使成为相邻的多个电波透过区域的最短距离的导电膜区域(导电膜)的宽度均等,能够适当地兼顾导电膜的性能和电波透过性。

    13、其他特征结构在于,成为相邻的所述电波透过区域的最短距离的所述导电膜区域的宽度为0.5mm以上且10mm以下。

    14、如本结构那样,如果成为相邻的电波透过区域的最短距离的导电膜区域的宽度为0.5mm以上且10mm以下,则能够确保电波透过性,并且减小外观上的影响。如果成为相邻的电波透过区域的最短距离的导电膜区域的宽度小于0.5mm,则导电膜的性能降低,如果大于10mm,则电波透过性容易降低。

    15、其他特征结构在于,所述电波透过区域的通过中心的线段的最大长度为0.5mm以上且30mm以下。

    16、如本结构那样,如果电波透过区域的通过中心的线段的最大长度为0.5mm以上且30mm以下,则能够确保电波透过性,并且减小外观上的影响。如果通过中心的线段的最大长度为0.5mm,则电波透过性降低,如果大于30mm,则导电膜的性能容易降低。

    17、其他特征结构在于,所述图案部的所述电波通过部由具有1μm以上且100μm以下的线宽的细线形成,相邻的所述细线的间隔为200μm以上且3mm以下。

    18、如本结构那样,图案部的电波通过部形成有具有1μm以上且100μm以下的线宽的细线,如果相邻的细线的间隔为200μm以上且3mm以下,则能够确保电波透过性,并且能够减小外观上的影响。另外,如果细线的线宽小于1μm,则电波透过性降低,如果大于100μm,则导电膜的性能容易降低。此外,如果相邻的细线的间隔小于200μm,则外观上容易视觉辨认图案部,并且导电膜的性能降低,如果大于3mm,则电波透过性容易降低。

    19、其他特征结构在于,多个所述细线与所述电波透过区域的外形线平行或形成为同心圆状。

    20、如本结构那样,如果多条细线与电波透过区域的外形线平行或形成为同心圆状,则在电波透过区域中,图案加工容易,规定频带中的电波透过性良好。

    21、其他特征结构在于,所述电波透过区域为圆环状。

    22、如本结构那样,如果电波透过区域为圆环状,则对于具有期望的频带的电波的电波透过性良好,能够构成具有仅使期望的频带透过的频率选择性的玻璃体。

    23、其他特征结构在于,所述电波透过区域的可见光透过率设定为所述导电膜区域的可见光透过率的1.1倍以下。

    24、如本结构那样,如果电波透过区域的可见光透过率为导电膜区域的可见光透过率的1.1倍以下,则能够在导电膜区域与电波透过区域之间可靠地减小外观上的影响。

    25、其他特征结构在于,所述导电膜是low-e膜。

    26、如本结构那样,如果将导电膜作为low-e膜,则能够提高绝热性能或隔热性能,并且确保电波透过性。

    27、其他特征结构在于,还具备:第二玻璃板,具有与所述第二面相对的第三面和与该第三面相反侧的第四面;以及间隔件,与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三面接触,在所述第一玻璃板与所述第二玻璃板之间形成空隙层,所述电波透过区域形成于所述第二面或所述第三面。

    28、在本结构那样的多层玻璃中,如果在第一玻璃板的第二面或第二玻璃板的第三面配置low-e膜,则绝热性能提高。在提高了该绝热性能的玻璃体中,如果将电波透过区域形成于第二面或第三面,则能够提高由采用上述结构的玻璃体产生的有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玻璃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体,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体,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玻璃体,


    技术总结
    提供一种玻璃体,该玻璃体在外观上电波透过区域不显眼,并且能够较高地保持导电膜的性能。玻璃体具备具有第一面和与该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的第一玻璃板,第一面及第二面的至少一方的板面包括电波能够透过且相互间隔的多个电波透过区域(21)、以及在电波透过区域(21)的周围被具有电波的屏蔽性的导电膜(23)覆盖整体的导电膜区域(22),在各个电波透过区域(21)形成有图案部(26),该图案部(26)具有使电波通过的相互间隔的多个电波通过部(24)、以及在相邻的电波通过部(24)之间形成有导电膜(23)的导电膜部(25)。

    技术研发人员:稻冈大介,藤沢章,浅井贵弘,石川克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66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