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架加工用装夹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5-07  11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用装夹工装,具体涉及一种车架加工用装夹工装。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对车架的毛胚件进行精加工前,首先需要对车架进行装夹,目前对于车架的装夹是依靠螺栓固定的方式实现的,即工作人员将螺栓穿过位于车架上的工艺孔后再使得螺栓与装夹工装进行固定,从而实现了将车架固定在装夹工装上的目的,待车架精加工完成后,工作人员再将用于固定车架的螺栓卸下,以使车架脱离装夹工装;然而在上述过程中,对于车架的装夹是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实现的,从而存在对车架装夹麻烦和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架加工用装夹工装,其具有对车架装夹方便的优点,且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本实用新型的车架加工用装夹工装,包括基座和固定在基座上的架体,架体用于包围在车架的外侧,架体的前侧形成用于供车架放入到架体的内侧或从架体的内侧取出的开口;基座上端的左右两侧均竖向固定有第一顶杆,每个第一顶杆的上端均用于与车架对应侧边的下端相抵靠并支撑车架;架体中部的前侧固定有若干个第二顶杆,其中一部分第二顶杆位于架体的上部,另一部分第二顶杆位于架体的下部,每个第二顶杆的前端均用于与车架中部的后侧相抵靠;架体中部的前侧还固定有若干个液压旋转缸,其中一部分液压旋转缸位于架体的上部,另一部分液压旋转缸位于架体的下部,若干个液压旋转缸用于将车架压紧在架体上。

    3、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后,车架通过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进行支撑,且车架通过液压旋转缸被装夹在架体上,从而具有对车架装夹方便的优点,且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4、本实用新型的车架加工用装夹工装,其中,架体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有第一液压缸,架体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有第二液压缸,每个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均用于与车架其中一个端部的上端相抵靠,每个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均用于与车架其中一个端部的下端相抵靠,位于架体同一侧的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竖向对应,位于架体同一侧的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用于配合夹紧车架的端部;通过在架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后,位于架体同一侧的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能够配合夹紧车架的端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对车架的装夹牢固度及可靠性。

    5、本实用新型的车架加工用装夹工装,其中,架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若干个由上至下间隔分布的第三液压缸,位于架体同一侧的若干个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均用于与车架其中一端的后侧相抵靠并由后向前顶紧车架;通过在架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若干个由上至下间隔分布的第三液压缸后,位于架体同一侧的若干个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均能够与车架其中一端的后侧相抵靠并由后向前顶紧车架,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对车架的装夹牢固度及可靠性。

    6、本实用新型的车架加工用装夹工装,其中,架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若干个由上至下间隔分布的第四液压缸,架体的左右两侧还固定有若干个由上至下间隔分布的第五液压缸,位于架体同一侧的第五液压缸和第四液压缸呈水平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四液压缸的活塞杆均用于与车架其中一个端部的外侧壁相抵靠,每个第五液压缸的活塞杆均用于与车架其中一个端部的内侧壁相抵靠,位于架体同一侧的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用于配合夹紧车架的端部;通过在架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若干个第四液压缸和第五液压缸后,位于架体同一侧的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能够配合夹紧车架的端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对车架的装夹牢固度及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车架加工用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和固定在基座(1)上的架体(2),所述架体(2)用于包围在车架(3)的外侧,所述架体(2)的前侧形成用于供车架(3)放入到架体(2)的内侧或从架体(2)的内侧取出的开口;所述基座(1)上端的左右两侧均竖向固定有第一顶杆(4),每个所述第一顶杆(4)的上端均用于与车架(3)对应侧边的下端相抵靠并支撑所述车架(3);所述架体(2)中部的前侧固定有若干个第二顶杆(5),其中一部分第二顶杆(5)位于所述架体(2)的上部,另一部分第二顶杆(5)位于所述架体(2)的下部,每个所述第二顶杆(5)的前端均用于与车架(3)中部的后侧相抵靠;所述架体(2)中部的前侧还固定有若干个液压旋转缸(6),其中一部分液压旋转缸(6)位于所述架体(2)的上部,另一部分液压旋转缸(6)位于所述架体(2)的下部,若干个所述液压旋转缸(6)用于将车架(3)压紧在架体(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加工用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2)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有第一液压缸(7),所述架体(2)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有第二液压缸(8),每个所述第一液压缸(7)的活塞杆均用于与车架(3)其中一个端部的上端相抵靠,每个所述第二液压缸(8)的活塞杆均用于与车架(3)其中一个端部的下端相抵靠,位于所述架体(2)同一侧的第一液压缸(7)和第二液压缸(8)竖向对应,位于所述架体(2)同一侧的第一液压缸(7)和第二液压缸(8)用于配合夹紧车架(3)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架加工用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若干个由上至下间隔分布的第三液压缸(9),位于所述架体(2)同一侧的若干个第三液压缸(9)的活塞杆均用于与车架(3)其中一端的后侧相抵靠并由后向前顶紧所述车架(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架加工用装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若干个由上至下间隔分布的第四液压缸(10),所述架体(2)的左右两侧还固定有若干个由上至下间隔分布的第五液压缸(11),位于所述架体(2)同一侧的第五液压缸(11)和第四液压缸(10)呈水平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四液压缸(10)的活塞杆均用于与车架(3)其中一个端部的外侧壁相抵靠,每个所述第五液压缸(11)的活塞杆均用于与车架(3)其中一个端部的内侧壁相抵靠,位于所述架体(2)同一侧的第一液压缸(7)和第二液压缸(8)用于配合夹紧车架(3)的端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揭示一种车架加工用装夹工装,包括基座和固定在基座上的架体,架体用于包围在车架的外侧;基座上端的左右两侧均竖向固定有第一顶杆,每个第一顶杆的上端均用于与车架对应侧边的下端相抵靠并支撑车架;架体中部的前侧固定有若干个第二顶杆,其中一部分第二顶杆位于架体的上部,另一部分第二顶杆位于架体的下部,每个第二顶杆的前端均用于与车架中部的后侧相抵靠;架体中部的前侧还固定有若干个液压旋转缸,其中一部分液压旋转缸位于架体的上部,另一部分液压旋转缸位于架体的下部,若干个液压旋转缸用于将车架压紧在架体上;本技术具有对车架装夹方便的优点,且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沙岳成,黄辽辽,葛坚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凯利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8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662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