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织机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喷水织机的送经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织机的送经结构主要存在的缺点是润滑效果不佳且润滑油会进入电机影响电机使用寿命,另外齿轮箱和涡轮箱的承载力有限不适合高速重载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效果好且电机使用寿命长、适合高速重载运行的新型喷水织机的送经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喷水织机的送经结构,包括送经齿轮箱盖以及与送经齿轮箱盖配合连接的送经涡轮箱体,所述送经齿轮箱盖上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连接有设置在送经齿轮箱内的电机齿轮,所述电机齿轮啮合连接有送经小齿轮,所述送经小齿轮通过平键与齿轮轴配合连接,所述齿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送经齿轮箱盖和送经涡轮箱上的内孔配合的轴承,所述齿轮轴上的齿轮啮合连接送经大齿轮,所述送经大齿轮通过平键连接送经蜗杆,螺栓垫上弹垫和大垫圈后将送经大齿轮与送经蜗杆锁紧固定,所述送经蜗杆的两端通过滚珠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固定在送经涡轮箱体的内部孔内,所述送经蜗杆啮合连接有送经涡轮,所述送经涡轮套设在送经涡轮轴上并通过多齿挡圈和锁紧螺母锁紧连接,所述送经涡轮轴的外圆的一端安装有与送经涡轮箱体配合的轴承,另一端安装有与送经涡轮箱盖配合的轴承,所述送经涡轮轴的锥面连接送经输出齿轮,锁紧螺母与送经涡轮轴的外螺纹配合将送经输出齿轮与送经涡轮轴锁紧,所述送经涡轮箱体倾斜固定在墙板上。
3、优选的,所述电机齿轮、送经小齿轮、齿轮轴及送经大齿轮的齿形均为螺旋形。
4、优选的,所述送经蜗杆前段的外圆处设有与送经涡轮箱体的内孔配合的油封,所述送经涡轮箱体与送经涡轮轴中间安装有油封。
5、优选的,六颗螺栓套入平垫将送经涡轮箱盖锁紧在送经涡轮箱体上。
6、优选的,所述送经齿轮箱盖通过两个圆柱销与送经涡轮箱体的定位孔定位连接,并通过多颗螺栓将送经齿轮箱盖与送经涡轮箱体固定。
7、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送经齿轮箱盖配合送经涡轮箱体连接后形成齿轮箱与涡轮箱,齿轮箱和涡轮箱的中间有油封分割,两个箱体内转速不同可以添加不同润滑油,整个送经结构安装在墙板上有一定角度倾斜,运转时润滑油向送经涡轮箱体底部流淌,润滑油不会进入伺服电机提高了伺服电机的使用寿命,送经涡轮、送经蜗杆和两端轴承设置在送经涡轮箱体底部,浸在润滑油里,润滑效果好,免维护,且送经涡轮、送经蜗杆均采用高强度耐磨合金钢精密制造而成,保证了传动的精密度,齿轮箱内均使用螺旋齿轮传动,提高承载力,更适合高速运行,更加耐磨,齿轮箱及涡轮箱内各轴承型号加大,承载力翻倍,结构简单,适合织机高速重载运行。
1.一种新型喷水织机的送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送经齿轮箱盖以及与送经齿轮箱盖配合连接的送经涡轮箱体,所述送经齿轮箱盖上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连接有设置在送经齿轮箱内的电机齿轮,所述电机齿轮啮合连接有送经小齿轮,所述送经小齿轮通过平键与齿轮轴配合连接,所述齿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送经齿轮箱盖和送经涡轮箱上的内孔配合的轴承,所述齿轮轴上的齿轮啮合连接送经大齿轮,所述送经大齿轮通过平键连接送经蜗杆,螺栓垫上弹垫和大垫圈后将送经大齿轮与送经蜗杆锁紧固定,所述送经蜗杆的两端通过滚珠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固定在送经涡轮箱体的内部孔内,所述送经蜗杆啮合连接有送经涡轮,所述送经涡轮套设在送经涡轮轴上并通过多齿挡圈和锁紧螺母锁紧连接,所述送经涡轮轴的外圆的一端安装有与送经涡轮箱体配合的轴承,另一端安装有与送经涡轮箱盖配合的轴承,所述送经涡轮轴的锥面连接送经输出齿轮,锁紧螺母与送经涡轮轴的外螺纹配合将送经输出齿轮与送经涡轮轴锁紧,所述送经涡轮箱体倾斜固定在墙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喷水织机的送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齿轮、送经小齿轮、齿轮轴及送经大齿轮的齿形均为螺旋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喷水织机的送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经蜗杆前段的外圆处设有与送经涡轮箱体的内孔配合的油封,所述送经涡轮箱体与送经涡轮轴中间安装有油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喷水织机的送经结构,其特征在于:六颗螺栓套入平垫将送经涡轮箱盖锁紧在送经涡轮箱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喷水织机的送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经齿轮箱盖通过两个圆柱销与送经涡轮箱体的定位孔定位连接,并通过多颗螺栓将送经齿轮箱盖与送经涡轮箱体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