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拖车配件的,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强度易操作的顶摇式拖车顶。
背景技术:
1、千斤顶是一种用于举升重物的工具,千斤顶的种类多种多样,其中拖车有针对提升其使用的拖车顶。拖车顶使用时多安装在拖车的前端,用于支撑拖车的前端。
2、拖车顶使用时与拖车前端连接,并将其抬起使其升高。不使用时将拖车顶与拖车分离并收起。但拖车需要较为频繁地使用拖车顶,因此需要不断地安装和拆卸拖车顶,使用拖车顶的操作变得较为繁琐,拖车顶的操作所需时间较长,降低了使用拖车顶的工作效率,因此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易操作的顶摇式拖车顶,为了解决因拖车顶需要频繁拆卸而导致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强度易操作的顶摇式拖车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高强度易操作的顶摇式拖车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中管,所述中管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内螺纹连接有内轴,所述中管套设有外管,所述外管与所述中管滑动连接,所述外管转动连接于所述内轴上,所述外管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用于限制自身转动的固定组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首次使用时将拖车固定在连接块上,并转动外管,使底座放置在地面上,并通过固定组件限制外管与连接块之间的转动,使拖车顶对拖车进行支撑,之后通过转动内轴,由于内轴螺纹连接在转动孔内,因此内轴向上移动,使得内轴带动外管向上移动,外管带着连接块上升,即对拖车进行抬升。
5、当不需要使用后,取消固定组件的限制,转动外管,直到底座离开地面且使拖车顶位于合适的角度即便于拖车携带的角度,然后通过固定组件进行固定,之后需要使用时只需将拖车顶转动和固定在对应的位置即可,使得在不影响拖车使用的情况下无需将拖车顶进行拆卸,并且在首次安装后无需再次进行安装,节省了拖车顶进行拆装的时间,提高了使用拖车顶的工作效率。
6、可选的,所述外管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转动杆,所述连接块开设有与所述转动杆滑移配合的环形槽,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环形槽的周向槽壁上的若干个滑移孔、滑移连接于所述滑移孔内的固定轴、设置于所述滑移孔内且用于带动所述固定轴复位滑移的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转动杆上的若干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对应的所述固定轴插接配合。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转动杆在环形槽内滑移实现拖车顶的转动,当需要限制外管与连接块之间的转动时,即转动杆到达对应的位置时,转动杆对固定轴产生挤压,使固定轴沿滑移孔的深度方向滑移,对弹性件产生挤压,弹性件受力收缩并保持复位的趋势,直到固定轴与转动轴上的固定孔相对,弹性件复位并对固定轴施加推力,使得固定轴与固定孔插接配合,从而限制转动杆在环形槽内的转动即将连接块与外管进行固定连接,实现拖车顶的转动与固定,使得拖车能够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携带拖车顶,节省了拖车顶进行拆装的时间,提高了使用拖车顶的工作效率。
8、可选的,所述转动杆设置有滑移块,所述固定孔开设于所述滑移块上,所述环形槽的槽底设置有与所述滑移块滑移配合的滑移腔,所述滑移孔开设于所述滑移腔的周向腔壁上。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块的宽度大于滑移槽两侧槽壁之间的宽度,因此在转动杆在环形槽内进行滑移的过程中,滑移腔的腔壁限制了滑移块朝靠近外管方向上的移动,降低了拖车顶在转动过程中与拖车顶脱落的情况,同时加强了转动杆与连接块之间的连接,增加了拖车顶的支撑强度,提高了使用拖车顶进行支撑的稳定性。
10、可选的,所述外管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转动杆轴向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穿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设于所述转动板上且位于所述环形槽的圆心处,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拖车顶的位置进行固定时,拧紧固定螺母,直到滑移块与滑移腔的腔底紧密抵接,即加强了连接块与固定板之间的连接,增加了拖车顶的支撑强度,提高了使用拖车顶进行支撑的稳定性。
12、可选的,所述内轴的一端套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设置有手柄,所述连接套的两端分别穿设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分别轴向穿设于所述内轴或所述手柄上,所述连接螺栓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母。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套将内轴一端与手柄一端固定连接,使用手柄带动内轴进行转动,手柄呈“z”字型,加长了驱动转动所施加的推力的力矩,所需的推力大小变小,使得拖车顶进行抬升时更加省力,提高了拖车顶使用的便捷性。
14、可选的,所述手柄的周向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套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连接螺栓穿设于两个所述连接板上。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的设置使得手柄能够在连接套上转动,当转动到合适的位置后,拧紧连接螺母即将手柄进行固定,使得施力的方向能够发生改变,既能够在拖车顶上端对手柄施加推力,也能够在外管的侧面推动手柄,使得拖车顶能够适用不同的使用场景,提高了拖车顶的实用性。
16、同时当拖车对拖车顶进行携带时,能够转动手柄,对手柄进行一定的折叠,减小拖车顶收纳所需的空间,便于拖车顶的携带,提高了拖车顶的便捷性。
17、可选的,所述外管转动连接有限位轴,所述内轴轴向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外管滑移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轴螺纹连接于所述限位孔内。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无需内轴转动带动外管上升时,将限位轴螺纹连接在限位孔内,从而限制支撑板的转动,而支撑板轴向固定连接在内轴的周向侧壁上,因此限制了内轴的转动,防止因误触使得手柄带动内轴转动,降低了因误触导致拖车顶发生意外升降情况的风险,提高了拖车顶使用的稳定性。
19、可选的,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有内管,所述中管套设于所述内管上,所述内管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锁定孔,所述中管开设有与所述锁定孔对应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滑移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滑移连接于对应的所述锁定孔内,所述升降杆上设置有用于带动自身复位滑移的限位组件。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内轴对外管进行精准抬升之前,取消升降杆与锁定孔之间的配合,即将升降杆从锁定孔内拉出,对内轴施加向上的拉力,即将中管和外管同时向上抬升,当到达合适的位置后,在内管上选择合适的锁定孔,通过限位组件使升降杆复位,即使升降杆与对应的锁定孔插接配合,并通过限位组件限制升降杆的滑移,从而将中管的高度进行固定,实现中管和外管的抬升。之后并可使用内轴对抬升高度进行精准调节。
21、本技术在转动内轴对拖车的抬升高度进行精准调节之前通过内管与中管之间的配合对抬升高度进行粗调,节省了抬升拖车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拖车顶使用的工作效率。
22、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升降杆上的复位件、设置于所述中管外壁上的弧形板、固定连接于弧形板上的限位板,所述复位件一端设置于所述升降杆的周向外壁上、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板上,所述升降杆滑移连接于所述限位板上。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进行粗调时,对升降杆施加拉力,使升降杆向远离内管的方向滑移,取消升降杆与锁定孔之间的配合,此时复位件受力收缩并保持复位的趋势,之后对内轴施加向上的拉力,即将中管和外管同时向上抬升,当到达合适的位置后,在内管上选择合适的锁定孔,取消对升降杆所施加的拉力,复位件复位并对升降杆施加推力,使升降杆朝靠近内管的方向移动,使得升降杆与对应的锁定孔插接配合,同时复位件复位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升降杆的滑移。
24、同时,当通过拉力拉动升降杆移动时,限位板限制了升降杆的滑移距离,防止升降杆滑移出连接孔而导致升降杆脱落影响后续的插接,提高了拖车顶的稳定性。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在首次使用后无需拆卸和再次安装,节省了拖车顶进行拆装的时间,提高了使用拖车顶的工作效率;
27、2、通过设置手柄使得拖车顶进行抬升时更加省力,提高了拖车顶使用的便捷性;
28、3、手柄能够转动使得拖车顶能够适用不同的使用场景,提高了拖车顶的实用性;
29、4、降低了因误触导致拖车顶发生意外升降情况的风险,并加强了拖车顶的支撑强度,提高了拖车顶使用的稳定性;
30、5、在使用内轴进行精调之前,能够对抬升高度进行粗调,节省了抬升拖车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拖车顶使用的工作效率。
1.一种高强度易操作的顶摇式拖车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设置有中管(3),所述中管(3)设置有固定座(31),所述固定座(31)上设置有转动孔(311),所述转动孔(311)内螺纹连接有内轴(8),所述中管(3)套设有外管(4),所述外管(4)与所述中管(3)滑动连接,所述外管(4)转动连接于所述内轴(8)上,所述外管(4)转动连接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上设置有用于限制自身转动的固定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易操作的顶摇式拖车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4)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转动杆(51),所述连接块(6)开设有与所述转动杆(51)滑移配合的环形槽(61),所述固定组件(7)包括设置于所述环形槽(61)的周向槽壁上的若干个滑移孔(71)、滑移连接于所述滑移孔(71)内的固定轴(72)、设置于所述滑移孔(71)内且用于带动所述固定轴(72)复位滑移的弹性件(73)、设置于所述转动杆(51)上的若干个固定孔(74),所述固定孔(74)与对应的所述固定轴(72)插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易操作的顶摇式拖车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51)设置有滑移块(511),所述固定孔(74)开设于所述滑移块(511)上,所述环形槽(61)的槽底设置有与所述滑移块(511)滑移配合的滑移腔(62),所述滑移孔(71)开设于所述滑移腔(62)的周向腔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强度易操作的顶摇式拖车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4)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转动杆(51)轴向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5)上,所述固定板(5)穿设有固定螺栓(52),所述固定螺栓(52)穿设于所述转动板上且位于所述环形槽(61)的圆心处,所述固定螺栓(52)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5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易操作的顶摇式拖车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8)的一端套设有连接套(82),所述连接套(82)设置有手柄(10),所述连接套(82)的两端分别穿设有连接螺栓(821),所述连接螺栓(821)分别轴向穿设于所述内轴(8)或所述手柄(10)上,所述连接螺栓(82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母(82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强度易操作的顶摇式拖车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0)的周向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102),所述连接套(82)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板(102)之间,所述连接螺栓(821)穿设于两个所述连接板(10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易操作的顶摇式拖车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4)转动连接有限位轴(431),所述内轴(8)轴向设置有支撑板(81),所述外管(4)滑移连接于所述支撑板(81)上,所述支撑板(81)开设有限位孔(811),所述限位轴(431)螺纹连接于所述限位孔(811)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易操作的顶摇式拖车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有内管(2),所述中管(3)套设于所述内管(2)上,所述内管(2)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锁定孔(21),所述中管(3)开设有与所述锁定孔(21)对应的连接孔(32),所述连接孔(32)内滑移连接有升降杆(321),所述升降杆(321)滑移连接于对应的所述锁定孔(21)内,所述升降杆(321)上设置有用于带动自身复位滑移的限位组件(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强度易操作的顶摇式拖车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9)包括套设于所述升降杆(321)上的复位件(91)、设置于所述中管(3)外壁上的弧形板(92)、固定连接于弧形板(92)上的限位板(93),所述复位件(91)一端设置于所述升降杆(321)的周向外壁上、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板(93)上,所述升降杆(321)滑移连接于所述限位板(93)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