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烯烃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5-04-29  10


    本发明涉及离型膜,尤其涉及一种聚烯烃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市面上的离型膜多以pet为基材,也叫pet硅油膜,是在pet薄膜的表面涂上一层硅油,以降低pet薄膜表面的附着力,达到离型的效果,pet离型膜现已广泛应用于包装、印刷、卫生用纸、胶粘制品、模切冲型加工等行业领域,但在用于fpc(柔性电路板)板上通常存在离型性差、膜面较硬、硅转移等问题,影响产品的使用效果,则会选择tpx(聚4-甲基戊烯)离型膜,因其低表面张力无需涂覆即可轻易剥离,但由于tpx粒子价格居高不下,而离型膜又作为电路板市场上不可或缺的产品,于是寻找可替代tpx离型膜的产品显得越来越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纯tpx离型膜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烯烃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聚烯烃离型膜具有良好的离型效果,离型力稳定均匀,且成本较低。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烯烃离型膜,所述聚烯烃离型膜依次包括上层、和中间层。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膜依次包括上层、中间层和下层。

    4、所述上层包括聚烯烃树脂、tpx树脂和聚烯烃表面修饰剂。

    5、所述上层由聚丙烯嵌段共聚物50-80份,tpx树脂0-30份和聚烯烃表面修饰剂5-30份组成,聚丙烯嵌段共聚物、tpx树脂和聚烯烃表面修饰剂的总份数为100份;所述中间层由聚丙烯嵌段共聚物40-70份、和聚丙烯均聚物30-60份组成,聚丙烯嵌段共聚物和聚丙烯均聚物的总份数为100份。

    6、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烯烃离型膜,所述保护膜依次包括上层、中间层和下层。

    7、所述上层和下层均包括聚烯烃树脂、tpx树脂和聚烯烃表面修饰剂。

    8、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烯烃离型膜,所述保护膜依次包括上层、中间层和下层;其中,所述上层包括聚烯烃树脂、tpx树脂和聚烯烃表面修饰剂,所述下层包括聚烯烃树脂、tpx树脂和聚烯烃表面修饰剂,所述中间层由聚烯烃树脂组成。进一步的,所述下层与上层的成份相同。

    9、进一步的,所述上层和下层均由聚丙烯嵌段共聚物50-80份,tpx树脂0-30份和聚烯烃表面修饰剂5-30份组成,聚丙烯嵌段共聚物、tpx树脂和聚烯烃表面修饰剂的总份数为100份;所述中间层由聚丙烯嵌段共聚物40-70份、和聚丙烯均聚物30-60份组成,聚丙烯嵌段共聚物和聚丙烯均聚物的总份数为100份。所述份数为重量份。

    10、进一步的,所述上层和下层均由聚丙烯嵌段共聚物50-70份,tpx树脂0-20份和聚烯烃表面修饰剂30份组成。所述中间层由聚丙烯嵌段共聚物40-70份、和聚丙烯均聚物30-60份组成。前述技术方案包括实施例5和实施例8。

    11、聚烯烃表面修饰剂为聚烯烃与硅的共聚物,共聚物中硅的浓度为30%。所述百分含量为重量百分含量。

    12、所述上层:中间层:下层的厚度比为3:2:3。

    13、进一步的,所述上层和下层中的聚丙烯嵌段共聚物,其密度为0.91-0.93g/cm3,熔融指数为8.0-10.0g/10min。聚丙烯嵌段共聚物可以使材料保持较好的韧性。

    14、tpx树脂为聚4-甲基戊烯树脂。

    15、进一步的,所述上层和下层中的tpx树脂,其密度为0.83-0.85g/cm3,熔融指数为20.0-25.0g/10min。由于tpx树脂熔点较高,表面张力较低,因此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离型性,同时与聚烯烃材料也有较好的相容性,添加在聚烯烃里可以提高材料的耐热性和离型性。

    16、进一步的,所述上层和下层中的聚烯烃表面修饰剂为聚烯烃与硅的共聚物,共聚前的聚烯烃的密度为0.90-0.93g/cm3,熔融指数为3.0-4.0g/10min,共聚物中硅的浓度为30%,浓度为重量百分比。与硅共聚的聚烯烃可以是聚乙烯,也可以是聚丙烯。添加聚烯烃与硅的共聚物可以在离型膜材料表面形成一层硅层,从而有效提高离型膜表面的离型性,因其与聚烯烃较好的相容性,不会影响聚烯烃材料的物理性能,也不会出现硅析出的问题。

    17、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层的聚丙烯均聚物,其密度为0.90-0.91g/cm3,熔融指数为6.0-9.0g/10min。在中间层添加聚丙烯均聚物来保证材料的刚性,通过调节中间层中的聚丙烯嵌段共聚物和聚丙烯均聚物的比例来调整膜的软硬,确保实现较好的离型效果。

    18、中间层的聚丙烯嵌段共聚物与上下层的聚丙烯嵌段共聚物相同。

    1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聚烯烃离型膜的制备方法,是以三层共挤流延的方式制备而成。

    20、进一步的,所述的聚烯烃离型膜总厚度为80μm,上层厚度:中间层厚度:下层厚度=3:2:3。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创新点主要是在聚烯烃树脂上添加聚烯烃表面修饰剂或聚烯烃修饰剂和tpx树脂的组合物,来实现较好的离型效果,从而取代pet离型膜和纯tpx离型膜。

    22、现有柔性电路板上用的离型膜是纯tpx离型膜,tpx树脂价格远高于聚烯烃树脂,纯tpx离型膜的成本远高于聚烯烃离型膜。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则是在聚烯烃薄膜的基础上添加tpx与聚烯烃表面修饰剂来达到同样的离型效果,同时添加量相比减少了一半以上,更显成本优势。

    23、与现有的离型膜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聚烯烃离型膜的离型性和物理性能均好,离型力稳定,且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技术特征:

    1.一种聚烯烃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离型膜依次包括上层、和中间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离型膜依次包括上层、中间层和下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包括聚烯烃树脂、tpx树脂和聚烯烃表面修饰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烯烃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和下层均包括聚烯烃树脂、tpx树脂和聚烯烃表面修饰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烯烃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由聚丙烯嵌段共聚物50-80份,tpx树脂0-30份和聚烯烃表面修饰剂5-30份组成,聚丙烯嵌段共聚物、tpx树脂和聚烯烃表面修饰剂的总份数为100份;所述中间层由聚丙烯嵌段共聚物40-70份、和聚丙烯均聚物30-60份组成,聚丙烯嵌段共聚物和聚丙烯均聚物的总份数为100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烯烃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和下层均由聚丙烯嵌段共聚物50-80份,tpx树脂0-30份和聚烯烃表面修饰剂5-30份组成,聚丙烯嵌段共聚物、tpx树脂和聚烯烃表面修饰剂的总份数为100份;所述中间层由聚丙烯嵌段共聚物40-70份、和聚丙烯均聚物30-60份组成,聚丙烯嵌段共聚物和聚丙烯均聚物的总份数为100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烯烃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中间层:下层的厚度比为3:2:3。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聚烯烃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嵌段共聚物的密度为0.91-0.93g/cm3,熔融指数为8.0-10.0g/10min;所述tpx树脂为聚4-甲基戊烯树脂,密度为0.83-0.85g/cm3,熔融指数为20.0-25.0g/10min;所述聚烯烃表面修饰剂为聚烯烃与硅的共聚物,其中,共聚前的聚烯烃的密度为0.90-0.93g/cm3,熔融指数为3.0-4.0g/10min,硅的添加浓度为30%。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聚烯烃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均聚物的密度为0.90-0.91g/cm3,熔融指数为6.0-9.0g/10min。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烯烃离型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烯烃离型膜以三层共挤流延的方式制备而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离型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烯烃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聚烯烃离型膜,依次包括上层、中间层和下层;其中,上层和下层均包括聚烯烃树脂、TPX树脂和聚烯烃表面修饰剂,中间层由聚烯烃树脂组成。该聚烯烃离型膜的离型效果好,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同时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陈强,王志明,田佳乐,胡金福,李刚,唐海江,张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象山激智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62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