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29  34


    本发明涉及净化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1、mto(甲醇制烯烃)反应器气相出口会夹带很多催化剂细粉,经急冷塔水洗后气相中大量的细粉转移到急冷水中,经测量所含细粉的平均粒径普遍低至1-10μm,同时洗涤过程中,气相组成中的少量c5+的物质经冷却也进入液相中,二者的联合作用极大可能堵塞后续水循环中流经的设备,必须设置高效的分离设备,从急冷水中将催化剂细粉分离出来。

    2、目前,工业装置上主要运用多级旋流技术进行液固分离,但实际运行情况表明,该技术要求苛刻,且受到旋流分离器分离精度的限制,当进料急冷水水浆中微米级细粉占比较大时,细粉脱除效率发生明显降低,不甚理想。

    3、为提高对催化剂超细粉末的分离,有些现有技术使用精密过滤分离水中细粉,但由于细粉和油相很快形成对设备的堵塞,造成实际运行中需要较高频次的反复冲洗,操作周期较短,严重影响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净化装置,以解决净化装置容易被堵塞、需要频繁冲洗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净化装置,其中,所述净化装置包括彼此连通的、柱状的上净化容器和下净化容器,所述上净化容器的内径大于所述下净化容器的内径,所述上净化容器中设置有上滤料床层且所述下净化容器中设置有下滤料床层,所述上滤料床层的颗粒度大于所述下滤料床层的颗粒度。

    3、可选择的,所述净化装置包括支撑所述上滤料床层的上垫料段和设置在所述上滤料床层上侧的整流构件。

    4、可选择的,所述净化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滤料床层上侧的破泡器和设置在所述下滤料床层下侧的下垫料段。

    5、可选择的,所述上净化容器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分布器,所述下净化容器的底部设置有净化水出口。

    6、可选择的,所述上净化容器中设置有位于所述进料分布器下侧的锥形分流件。

    7、可选择的,所述净化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净化容器和所述下净化容器之间的渐缩段。

    8、可选择的,所述上净化容器的侧部设置有位于所述上滤料床层上侧的反冲溢流口,所述下净化容器的底部设置有反冲水入口。

    9、可选择的,所述净化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渐缩段中的上扰动气分布器和设置在所述下净化容器中且位于所述下滤料床层下侧的下扰动气分布器。

    10、可选择的,所述上净化容器的顶部设置有反冲废气出口。

    11、可选择的,所述上扰动气分布器以及下扰动分布器的出口方向朝下。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滤料床层长而复杂的颗粒间通道可以过滤掉大部分杂质,并且由于孔隙尺寸较大而不容易被堵塞,而孔隙尺寸较小的下滤料床层可以对待净化水进行二次过滤,保证水中的固体杂质和油类物质被充分地过滤掉,可以避免滤料床层过于频繁地被堵塞,延缓床层阻力增加,延长了操作周期,提高了净化水的质量;另外,可以通过反冲水和反冲气对净化床层进行反冲,以冲洗过滤下来的杂质,实现对滤料的清洗,以恢复净化装置的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包括彼此连通的、柱状的上净化容器(15)和下净化容器(16),所述上净化容器(15)的内径大于所述下净化容器(16)的内径,所述上净化容器(15)中设置有上滤料床层(3)且所述下净化容器(16)中设置有下滤料床层(8),所述上滤料床层(3)的颗粒度大于所述下滤料床层(8)的颗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包括支撑所述上滤料床层(3)的上垫料段(4)和设置在所述上滤料床层(3)上侧的整流构件(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滤料床层(8)上侧的破泡器(7)和设置在所述下滤料床层(8)下侧的下垫料段(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净化容器(15)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分布器(1),所述下净化容器(16)的底部设置有净化水出口(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净化容器(15)中设置有位于所述进料分布器(1)下侧的锥形分流件(17)。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净化容器(15)和所述下净化容器(16)之间的渐缩段(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净化容器(15)的侧部设置有位于所述上滤料床层(3)上侧的反冲溢流口(13),所述下净化容器(16)的底部设置有反冲水入口(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渐缩段(5)中的上扰动气分布器(6)和设置在所述下净化容器(16)中且位于所述下滤料床层(8)下侧的下扰动气分布器(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净化容器(15)的顶部设置有反冲废气出口(1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扰动气分布器(6)以及下扰动分布器(12)的出口方向朝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净化领域,公开了一种净化装置,包括彼此连通的、柱状的上净化容器(15)和下净化容器(16),所述上净化容器(15)的内径大于所述下净化容器(16)的内径,所述上净化容器(15)中设置有上滤料床层(3)且所述下净化容器(16)中设置有下滤料床层(8),所述上滤料床层(3)的颗粒度大于所述下滤料床层(8)的颗粒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上滤料床层长而复杂的颗粒间通道可以过滤掉大部分杂质,并且由于孔隙尺寸较大而不容易被堵塞,延缓床层阻力增加,延长操作周期;而孔隙尺寸较小的下滤料床层可以对待净化水进行二次过滤,保证水中的固体杂质和油类物质被充分地过滤掉,提高了净化水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俞志楠,郑毅骏,李晓红,王艳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623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