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安装机构及压套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28  36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的压装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活动安装机构及压套设备。


    背景技术:

    1、减震衬套是一种常用的汽车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的悬挂系统中。减震衬套作为汽车悬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起到保护其他悬挂部件的作用。它能够减少悬挂系统中各部件的磨损和振动,提高整个悬挂系统的使用寿命。

    2、目前衬套多采用压装的方式,相关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申请“衬套压装机”,申请号:cn201210580185.9,公开了包括机架、工作转台、连杆液压夹具、连杆小孔定位装置、连杆小孔内表面加热装置、衬套上料装置、衬套压装装置、衬套引导装置;工作转台固定在机架上,位于设备中心,设有三个工位,包括连杆装卸工位、连杆小孔加热工位、衬套压装工位,连杆液压夹具均匀分布安装在工作转台上,同工作转台一起绕中心轴旋转;连杆小孔内表面加热装置、衬套上料装置、衬套压装装置分布于工作转台周边,夹紧固定的连杆随转台旋转一周完成连杆小孔衬套的压装工作。

    3、但本申请所涉及的是副车架结构体积较大,且多处需要安装衬套。因为各个待安装的副车架本身存在一定的结构误差,其表面设置的各个待安装衬套的安装孔位置可能也各有偏差。因此目前装配位置固定的衬套压装机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值得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活动安装机构及压套设备,设置活动的安装座,能够适应存在一定偏差的副车架安装孔,配合实现压装工序。

    2、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活动安装机构及压套设备,包括底座与安装座,所述的底座上安装有浮动组件,所述的安装座设置在浮动组件上,浮动组件受力则发生形变,安装座设置有贯穿的通道,安装座连接校准组件,校准组件与动力缸连接并可伸出通道与衬套连接;待装配的副车架安装在安装座上,安装座受力可相对于底座移动。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在于,首先设置安装座与底座之间通过浮动组件连接。那么这就使得安装座相对于固定的底座是一个可活动的结构。在副车架安装在安装座上,此时的副车架会通过其他的基准定位进行固定,如果副车架安装在安装座上的这个安装孔没有位置偏差,是标准结构件,那么安装座是不受力的,那么浮动组件也不受力形变。若副车架安装在安装座上的这个安装孔存在位置偏差,那么副车架会对安装座有一个力,这个力将迫使浮动组件发生形变,从而使得安装座相对于底座发生偏移适应副车架安装孔的位置。本申请通过增设浮动组件,使得安装座成为一个活动的安装座,能够适应存在一定偏差的副车架安装孔。其次,本申请设置校准组件,将安装组件与安装座连接,那么安装座在移动时会带动校准组件同步移动,因此校准组件与副车架安装孔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本申请设计校准组件伸出通道与衬套连接,可以确保衬套与副车架安装孔的相对位置是准确的,辅助后续对衬套进行压装工序。

    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浮动组件包括x向浮动板与y向浮动板,所述的x向浮动板与y向浮动板活动连接。通过x向浮动板与y向浮动板的设计实现了安装座在水平面上可以发生预定范围内的偏移,足够解决副车架安装孔的偏差问题。

    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x向浮动板与底座之间通过x向侧板连接,所述的x向侧板安装在x向浮动板的x侧方向处,所述的x向侧板设置有沿着x向设置的x向限位轴,x向限位轴伸入到x向浮动板内。x向限位轴的设置限制了x向浮动板相对于底座只能发生沿着x向移动。实现了x向浮动板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沿着x向移动。

    6、更具体的,本申请的x向浮动板开设有多个腰型孔,腰形孔的长度方向为x向,所述的x向浮动板与底座之间通过腰形孔的连杆连接,连杆伸入腰形孔内,连杆可在腰形孔内沿x向移动。上述连接结构设计,实现了x向浮动板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沿着x向移动预定的距离。移动的距离范围由腰型孔的长度决定。

    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y向浮动板的y侧方向处设置有y向侧板,x向浮动板与y向浮动板之间通过y向侧板连接,所述的y向侧板设置有沿着y向设置的y向限位轴,y向限位轴伸入到y向浮动板内。y向限位轴的设置限制了y向浮动板相对于底座只能发生沿着y向移动。实现了y向浮动板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沿着y向移动。

    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y向浮动板的底面与x向浮动板的顶面之间安装有滚珠。滚珠的设置减小了x向浮动板与y向浮动板之间的摩擦力,y向浮动板在相对于x向浮动板活动时,所要克服的力较小。

    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x向浮动板通过两组x向弹簧与底座连接,x向弹簧对x向浮动板施加x向的力且两组x向弹簧的施力方向相反;所述的y向浮动板通过两组y向弹簧与x向浮动板连接,y向弹簧对y向浮动板施加y向的力且两组y向弹簧的施力方向相反。通过两组相反方向的施力,能够将整个浮动组件导回到初始位置。

    10、具体的说,x向弹簧安装在x向浮动板与x向侧板之间;y向弹簧安装在y向浮动板与y向侧板之间。优选的,x向弹簧、y向弹簧的最大弹力值为安装座的重量加上四分之一的副车架的重量。

    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通道贯穿x向浮动板与y向浮动板,所述的动力缸的输出轴穿过x向浮动板与y向浮动板与校准组件连接。在本申请中,校准组件是安装在安装座的通道内的。

    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校准组件的顶部为作用端,所述的作用端的外径与副车架安装孔的内径相适应。即校准组件的作用端能够从安装有副车架的安装座穿出。

    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作用端的顶面设置有与衬套底部结构相适应的容纳槽,所述的作用端上还设置有与衬套内孔相适应的轴件;衬套套设在轴件外,衬套的底部嵌入到容纳槽内。

    14、一种压套设备,包括冲压装置与所述的活动安装机构,所述的冲压装置设置在活动安装机构的上方,冲压装置工作则对衬套施力带动衬套压入到副车架安装孔内。在副车架的安装孔、衬套均在本申请的活动安装机构上完成安装后,再驱动冲压装置将衬套压入到安装孔内,即完成了衬套在副车架上的装配。

    15、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实施方式可任意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活动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与安装座(2),所述的底座(1)上安装有浮动组件,所述的安装座(2)设置在浮动组件上,浮动组件受力则发生形变,安装座(2)设置有贯穿的通道(3),安装座(2)连接校准组件(4),校准组件(4)与动力缸(5)连接并可伸出通道(3)与衬套连接;待装配的副车架安装在安装座(2)上,安装座(2)受力可相对于底座(1)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动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动组件包括x向浮动板(6)与y向浮动板(7),所述的x向浮动板(6)与y向浮动板(7)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动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x向浮动板(6)与底座(1)之间通过x向侧板(8)连接,所述的x向侧板(8)安装在x向浮动板(6)的x侧方向处,所述的x向侧板(8)设置有沿着x向设置的x向限位轴(10),x向限位轴(10)伸入到x向浮动板(6)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动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y向浮动板(7)的y侧方向处设置有y向侧板(9),x向浮动板(6)与y向浮动板(7)之间通过y向侧板(9)连接,所述的y向侧板(9)设置有沿着y向设置的y向限位轴(11),y向限位轴(11)伸入到y向浮动板(7)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动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y向浮动板(7)的底面与x向浮动板(6)的顶面之间安装有滚珠。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动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x向浮动板(6)通过两组x向弹簧(12)与底座(1)连接,x向弹簧(12)对x向浮动板(6)施加x向的力且两组x向弹簧(12)的施力方向相反;所述的y向浮动板(7)通过两组y向弹簧(13)与x向浮动板(6)连接,y向弹簧(13)对y向浮动板(7)施加y向的力且两组y向弹簧(13)的施力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动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道(3)贯穿x向浮动板(6)与y向浮动板(7),所述的动力缸(5)的输出轴穿过x向浮动板(6)与y向浮动板(7)与校准组件(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动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校准组件(4)的顶部为作用端(4a),所述的作用端(4a)的外径与副车架安装孔的内径相适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活动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用端(4a)的顶面设置有与衬套底部结构相适应的容纳槽,所述的作用端(4a)上还设置有与衬套内孔相适应的轴件(14);衬套套设在轴件(14)外,衬套的底部嵌入到容纳槽内。

    10.一种压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压装置与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活动安装机构,所述的冲压装置设置在活动安装机构的上方,冲压装置工作则对衬套施力带动衬套压入到副车架安装孔内。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活动安装机构及压套设备,属于汽车零部件的压装设备领域,包括底座与安装座,所述的底座上安装有浮动组件,所述的安装座设置在浮动组件上,浮动组件受力则发生形变,安装座设置有贯穿的通道,安装座连接校准组件,校准组件与动力缸连接并可伸出通道与衬套连接;待装配的副车架安装在安装座上,安装座受力可相对于底座移动。设置活动的安装座,能够适应存在一定偏差的副车架安装孔,配合实现压装工序。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军,鲍方明,苑海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海建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09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61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