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属于针织手套,具体为一种手套生产输线结构。
背景技术:
1、机械针织手套是一种由机械设备制造的手套,采用针织技术制成。机械针织手套的制造过程涉及使用针织机或编织机,这些机器具有多个针或钩,可以将纺线或线材编织成手套的形状。这种制造方法使得手套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适应性,可以适应不同手部尺寸和形状。所以手套的输线就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作效率因素。
2、如公开号为cn107156972a的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针织手套的送线机,包括置板、第一滑槽、储线辊、传动带、送线辊、撑板、第二滑槽、蓄线仓、出线槽、监控灯、滑杆、旋紧圈、第一夹盘、第二夹盘、运线杆、卡圈、连接板、抽缩柱、旋盘、内螺纹和抽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送线机通过运线杆卷取织线对针织手套进行送线生产,通过旋转第一、第二夹盘来改变运线杆的工作长度,以改变运线杆的卷线送线速率,保证了使用的灵活性,使针织手套生产精度更高;通过将储线辊在第一滑槽内上下滑动,来改变储线辊与送线辊之间的输线张力,配合监控灯在织线运送时监视织线输送角度,避免织线缠绕,保证了针织手套生产的高质量;该送线机操作方便,各构件连接灵活。
3、但是该申请中无法对排列错误的纺线进行顺序的更改,影响机械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无法对排列错误的纺线进行顺序的更改,影响机械的工作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手套生产输线结构。
2、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手套生产输线结构,包括主支撑框,所述主支撑框之间外表面焊接有换位工作框,所述主支撑框对应换位工作框外表面焊接有侧支撑板,所述换位工作框上表面活动连接有换位装置外壳,所述换位装置外壳对应换位工作框一侧表面活动连接有纺线导环。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纺线换位装置外壳的上方通过纺线导环内部穿过得以进行输线操作,将纺线导环的前端掰下,从而将换位装置外壳在换位工作框处上下活动,侧支撑板的支撑作用得以将整体调整装置放置在下一层,从而继续进行左右活动,纺线导环平行于换位工作框的前端,不至于被换位工作框限位,而侧支撑板对应换位装置外壳留有空间得以不阻碍纺线同样上层原位置的换位装置外壳可以对应位置左右位移,找到对应空间后,纺线导环前端抬起,下层的换位装置外壳上抬,换位工作框配合使其固定,通过上述操作,使得设备安装好纺线后可以自由活动调整对应纺线位置,方便流水线操作,同时在需要时候可以安装电机,从而完成机械化作业,在保证效率的同时不至于将纺线缠绕,简单快捷。
4、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换位装置外壳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上表面一侧活动连接有限位盖板。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槽安装在对应换位装置外壳上侧的凹槽处,对应纺线的外表面均做了圆滑处理,保证了纺线不至于拉力过大而崩断。
6、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换位装置外壳两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上下活动块,所述上下活动块之间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回拉金属件,所述上下活动块外表面在回拉金属件旁边固定连接有形变杆。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下活动块对应换位装置外壳两侧外表面,通过向内收缩,通过重力使得换位装置外壳下落,上下活动块凸起部分配合回拉金属件得以良好的下沉,形变杆为上下活动块两边提供推力,保证上下活动块一直推出,回拉金属件为上下活动块提供拉力,在形变杆弯曲形变后能够良好的将上下活动块从两边收缩。
8、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换位装置外壳外表面活动连接有限制块,所述限制块对应换位装置外壳内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在远离限制块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在换位装置外壳中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块在远离缓冲弹簧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固定于换位装置外壳的内部,通过弹簧将活动块带动限制块拉回至换位装置外壳的内部,活动块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保证限制块相对位置固定并且有缓冲效果。
10、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纺线导环对应换位装置外壳内部一端外表面下端固定连接有抬升块,所述纺线导环在抬升块的上方外表面焊接有上移块,所述上移块下表面焊接有限位块。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纺线导环的外部下压带动换位装置外壳内部一端上翘,抬升块带动形变杆将形变杆发生形变,在回拉金属件作用下将上下活动块缩回至换位装置外壳的内部,上移块带动限位块进行上移,在对应活动块的外表面限位下通过固定块将限制块拉回换位装置外壳的内部。
12、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支撑框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主支撑柱,所述侧支撑板对应换位装置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伸缩滑块。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滑块在换位装置外壳下层移动好后,伸缩支撑对应换位装置外壳的外表面,保证上方的换位装置外壳更好的左右活动,主支撑柱对主支撑框起到支撑作用。
14、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支撑柱下表面焊接有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上表面一端活动连接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上表面活动连接有纺线输出件。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纺线输出件为设备提供纺线,操作平台为设备提供操作支撑,放置盒用于固定纺线输出件,方便找到对应位置,通过位移保证纺线不至于缠绕在一起。
16、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平台在主支撑柱和纺线输出件之间上表面焊接有阻尼活动杆,所述阻尼活动杆之间外表面设置有支持板,所述支持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引导块。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尼活动杆内部有阻尼装置,将支持板进行旋转,通过引导块上方的凹槽可以将纺线放置,用于设备对纺线中间的支撑。
1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9、本申请中,使用时,纺线换位装置外壳的上方通过纺线导环内部穿过得以进行输线操作,将纺线导环的前端掰下,从而将换位装置外壳在换位工作框处上下活动,侧支撑板的支撑作用得以将整体调整装置放置在下一层,从而继续进行左右活动,纺线导环平行于换位工作框的前端,不至于被换位工作框限位,而侧支撑板对应换位装置外壳留有空间得以不阻碍纺线同样上层原位置的换位装置外壳可以对应位置左右位移,找到对应空间后,纺线导环前端抬起,下层的换位装置外壳上抬,换位工作框配合使其固定,通过上述操作,使得设备安装好纺线后可以自由活动调整对应纺线位置,方便流水线操作,同时在需要时候可以安装电机,从而完成机械化作业,在保证效率的同时不至于将纺线缠绕,简单快捷。
1.一种手套生产输线结构,包括主支撑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框(1)之间外表面焊接有换位工作框(2),所述主支撑框(1)对应换位工作框(2)外表面焊接有侧支撑板(3),所述换位工作框(2)上表面活动连接有换位装置外壳(4),所述换位装置外壳(4)对应换位工作框(2)一侧表面活动连接有纺线导环(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套生产输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位装置外壳(4)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引导槽(6),所述引导槽(6)上表面一侧活动连接有限位盖板(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套生产输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位装置外壳(4)两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上下活动块(16),所述上下活动块(16)之间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回拉金属件(17),所述上下活动块(16)外表面在回拉金属件(17)旁边固定连接有形变杆(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套生产输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位装置外壳(4)外表面活动连接有限制块(13),所述限制块(13)对应换位装置外壳(4)内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5),所述缓冲弹簧(15)在远离限制块(13)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块(14),所述活动块(14)在换位装置外壳(4)中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块(14)在远离缓冲弹簧(15)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套生产输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线导环(5)对应换位装置外壳(4)内部一端外表面下端固定连接有抬升块(8),所述纺线导环(5)在抬升块(8)的上方外表面焊接有上移块(9),所述上移块(9)下表面焊接有限位块(1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套生产输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框(1)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主支撑柱(19),所述侧支撑板(3)对应换位装置外壳(4)的外表面设置有伸缩滑块(18)。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手套生产输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柱(19)下表面焊接有操作平台(20),所述操作平台(20)上表面一端活动连接有放置盒(21),所述放置盒(21)上表面活动连接有纺线输出件(2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手套生产输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20)在主支撑柱(19)和纺线输出件(22)之间上表面焊接有阻尼活动杆(23),所述阻尼活动杆(23)之间外表面设置有支持板(24),所述支持板(24)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引导块(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