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充电防护,具体地,涉及一种充电模组、一种自移动设备、一种充电方法和一种断电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工业生产线上的自动化设备,到家庭中的清洁机器人,再到医疗领域的手术机器人,餐厅的送餐机器人,酒店的送物机器人等,它们都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2、上述这些机器人多采用电驱的形式,而为了满足机器人的能源供应和自主续航,机器人上配备有自动回充电结构,但是现有的自动回充电结构多采用前置或下置弹片接触的结构设计,在充电过程中,容易导致接触不良。
3、此外,上述这种设计还存在热插拔的问题,即在电路导通或断开的过程中存在带电操作,从而容易产生电火花现象,这不仅会对电池造成损害,还可能导致极片氧化等问题,影响充电桩等充电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充电模组,该充电模组能够避免机器人等在充电时热插拔的问题,避免了容易产生电火花的情况,进而避免了容易造成电池损害和极片氧化的情况,提升了充电桩等充电结构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与上述充电模组配合使用的自移动设备。
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基于上述充电模组和上述自移动设备的充电方法。
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基于上述充电模组和上述自移动设备的断电方法。
6、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模组用于与受电模组电连接,且所述充电模组包括:
7、安装座;
8、极柱,所述极柱可滑移地装配于所述安装座,所述极柱用于与所述受电模组电接触,且所述极柱通过所述受电模组的止抵实现相对于所述安装座的滑移;
9、触发件,所述触发件通过所述极柱的滑移或与所述受电模组的感应实现触发操作,所述触发操作用于实现所述极柱和所述受电模组之间的电路的切断或导通;
10、在所述受电模组充电时,所述触发操作滞后于所述极柱和所述受电模组的接触,且所述极柱和所述受电模组在所述电接触和所述触发操作均执行后电路导通;
11、在所述受电模组断电时,所述触发操作先于所述极柱和所述受电模组的接触解除,且所述极柱和所述手电模组在所述触发操作后电路切断。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发件有多个,多个所述触发件的触发操作不同步进行。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触发件包括:
14、第一触发件,所述第一触发件设于所述安装座,且所述第一触发件通过与所述极柱的接触或通过所述极柱的滑移止抵实现触发操作;
15、第二触发件,所述第二触发件独立于所述安装座,且所述第二触发件通过与所述受电模组的感应实现触发操作。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发件为触点,所述第一触发件通过与所述极柱的接触实现电路导通,所述第一触发件通过与所述极柱的分离实现电路切断。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发件为开关,所述第一触发件通过所述极柱的滑移止抵实现启闭切换以触发所述触发操作。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发件为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用于与所述受电模组上的磁体感应以实现所述触发操作。
19、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设于所述安装座并作用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极柱之间,且所述复位件用于向所述极柱施加复位作用力以使所述极柱具有与所述第一触发件解除解除或止抵的趋势。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发件、所述安装座、所述极柱形成导电单元,所述导电单元有两个,两个所述导电单元分别正极导电单元和负极导电单元,且所述第二触发件设于两个所述导电单元之间。
21、本发明实施例的自移动设备,所述自移动设备包括受电模组,所述受电模组用于与上述充电模组的极柱接触,所述受电模组包括:
22、壳体;
23、极片,所述极片设于所述壳体,且所述极片用于与所述极柱止抵接触以实现所述受电模组和所述充电模组的电连接;
24、磁体,所述磁体设于所述壳体,且所述磁体用于与所述第二触发件感应。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片有两个,两个所述极片分别为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用于与所述正导电单元的极柱止抵接触,所述负极片用于与所述负导电单元的极柱止抵接触。
26、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方法基于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充电模组和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自移动设备实现,所述充电方法包括:
27、将受电模组向靠近充电模组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极柱和所述受电模组接触;
28、继续向靠近充电模组的方向移动所述受电模组,并直至多个所述触发件依次实现电路导通的触发操作;
29、接通所述极柱和所述受电模组之间的电路。
30、本发明实施例的断电方法基于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充电模组和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自移动设备实现,所述断电方法包括:
31、将受电模组向远离充电模组的方向移动,直至一个所述触发件实现电路切断的触发操作;
32、切断所述极柱和所述受电模组之间的电路;
33、继续向远离充电模组的方向移动所述受电模组,并直至剩余的所述触发件实现电路切断的触发操作;
34、继续向远离充电模组的方向移动所述受电模组,并直至所述极柱和所述受电模组分离。
35、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模组、自移动设备、充电方法和断电方法,在使用或操作时能够避免热插拔的问题,避免了容易产生电火花的情况,进而避免了容易造成电池损害和极片氧化的情况,提升了充电桩等充电结构的使用寿命。
1.一种充电模组,其特征在于,用于与受电模组电连接,且所述充电模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有多个,多个所述触发件的触发操作不同步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触发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件为触点,所述第一触发件通过与所述极柱的接触实现电路导通,所述第一触发件通过与所述极柱的分离实现电路切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件为开关,所述第一触发件通过所述极柱的滑移止抵实现启闭切换以触发所述触发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发件为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用于与所述受电模组上的磁体感应以实现所述触发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设于所述安装座并作用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极柱之间,且所述复位件用于向所述极柱施加复位作用力以使所述极柱具有与所述第一触发件解除解除或止抵的趋势。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件、所述安装座、所述极柱形成导电单元,所述导电单元有两个,两个所述导电单元分别正极导电单元和负极导电单元,且所述第二触发件设于两个所述导电单元之间。
9.一种自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移动设备包括受电模组,所述受电模组用于与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模组的极柱接触,所述受电模组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有两个,两个所述极片分别为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用于与所述正导电单元的极柱止抵接触,所述负极片用于与所述负导电单元的极柱止抵接触。
11.一种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模组和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自移动设备实现,所述充电方法包括:
12.一种断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模组和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自移动设备实现,所述断电方法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