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配电网,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传统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流程主要包括收集样本数据,包括设备故障率、运行条件和环境条件,对设备故障率进行模糊化处理,建立不同设备的故障率模糊可能性分布模型,基于模糊聚类分析法并根据不同的运行工况和环境条件,对配电网设备进行模糊分类,确定设备的分类并获取故障率区间,结合可能性分布模型预测该设备的故障率。模拟配电网系统的运行状态,得出负荷点和系统的可靠性指标,进而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进行评估。
2、但这些反映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指标是宏观的、总结性的指标,其评估仅能反映过去时段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总体概况,不能明确电网运行中具体哪些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不能为配电网改造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从而,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不利于反映配电网的真实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准确率低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
4、基于目标配电网的各设备以及各设备之间的供电线路连接关系,确定所述目标配电网对应的无向赋权图,所述无向赋权图包括节点和边,节点表示所述目标配电网的各设备,边表示所述目标配电网中存在电力连接关系的两个设备之间的供电线路;
5、基于所述等效图论模型中各节点的归属关系,将所述目标配电网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包括一条或多条供电线路;
6、基于各区域中供电线路的各可靠性指标对应的评分和各区域中供电线路出现故障的概率,确定所述目标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评估分数,所述可靠性指标包括供电线路的电量不足期望值、年均断电频率、年均断电时间、用户平均断电频率和平均供电可用率中至少一项;
7、基于所述供电可靠性评估分数,评估所述目标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8、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等效图论模型中各节点的归属关系,将所述目标配电网划分为多个区域,包括:
9、基于各节点的地理分布,将归属于相同位置区域的节点划分到一个区域;或者
10、基于不同区域的电力需求,将归属于相同电力需求的节点划分到一个区域;或者,
11、基于各节点的供电能力,将归属于相同供电能力的节点划分到一个区域;或者
12、基于所述电网的拓扑结构,将归属于相似连接模式或相似依赖关系的节点划分到一个区域。
13、可选地,同一区域内各节点对应的最大负荷容量不超过预设供应负荷容量。
14、可选地,所述基于各区域中供电线路的各可靠性指标对应的评分和各区域中供电线路出现故障的概率,确定所述目标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评估分数,包括:
15、基于各可靠性指标的权重和各可靠性评价指标对应的停电概率,分别确定各区域中供电线路的可靠性评估分数;
16、基于各区域中设备出现的故障、供电线路出现的故障和负荷点出现的故障,确定各区域中供电线路出现的综合故障概率;
17、基于各区域中供电线路的可靠性评估分数和综合故障概率,确定所述目标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评估分数。
18、可选地,所述基于各可靠性指标的权重和各可靠性评价指标对应的停电概率,分别确定各区域中供电线路的可靠性评估分数,包括:
19、基于供电线路的不同可靠性指标在所述目标配电网的可靠性评估中的重要程度,设置各可靠性指标的权重;
20、通过将各可靠性指标分别输入到预设故障停电概率预测模型,得到各可靠性指标对应的停电概率,所述预设故障停电概率估计模型基于所述目标配电网的历史运行数据训练得到,用于预测所述目标配电网在不同可靠性指标下发生故障停电的概率;
21、将各可靠性指标对应的停电概率量化为所述目标配电网对应的性能等级;
22、基于目标区域中供电线路的各可靠性指标对应权重和所述目标配电网对应的性能等级,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供电线路的可靠性评估分数。
23、可选地,所述基于目标区域中供电线路的各可靠性指标对应权重和所述目标配电网对应的性能等级,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供电线路的可靠性评估分数,包括:
24、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供电线路的可靠性评估分数:
25、
26、其中,l表示所述目标区域中供电线路的可靠性评估分数,m表示所述目标区域中供电线路对应的可靠性指标的数量,wj表示可靠性指标j对应的权重,rj表示可靠性指标j对应的所述目标配电网的性能等级。
27、可选地,所述基于各区域中设备出现的故障、供电线路出现的故障和负荷点出现的故障,确定各区域中供电线路出现的综合故障概率,包括:
28、基于目标区域中设备出现的故障,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设备故障概率;
29、基于目标区域中供电线路出现的故障,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供电线路故障概率;
30、基于目标区域中负荷点出现的故障,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负荷点故障概率;
31、基于所述设备故障概率、供电线路故障概率和负荷点故障概率,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供电线路出现的综合故障概率。
32、可选地,所述基于各区域中供电线路的可靠性评估分数和综合故障概率,确定所述目标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评估分数,包括:
33、通过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目标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评估分数:
34、
35、其中,h表示所述目标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评估分数,α为修正因子,n表示所述目标配电网包括的区域的数量,fi表示区域i中供电线路的可靠性评估分数,βi,i(g)表示区域i中供电线路出现的综合故障概率。
36、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37、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3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基于目标配电网的各设备以及各设备之间的供电线路连接关系,确定所述目标配电网对应的无向赋权图,所述无向赋权图包括节点和边,节点表示所述目标配电网的各设备,边表示所述目标配电网中存在电力连接关系的两个设备之间的供电线路;基于所述等效图论模型中各节点的归属关系,将所述目标配电网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包括一条或多条供电线路;基于各区域中供电线路的各可靠性指标对应的评分和各区域中供电线路出现故障的概率,确定所述目标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评估分数,所述可靠性指标包括供电线路的电量不足期望值、年均断电频率、年均断电时间、用户平均断电频率和平均供电可用率中至少一项;基于所述供电可靠性评估分数,评估所述目标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由此根据每条线路的综合得分及每条供电线路的配电负荷特点进行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评估,可以突出薄弱环节,有利于反映配电网的真实情况,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的准确率,便于后续配电网的优化。
1.一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等效图论模型中各节点的归属关系,将所述目标配电网划分为多个区域,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同一区域内各节点对应的最大负荷容量不超过预设供应负荷容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区域中供电线路的各可靠性指标对应的评分和各区域中供电线路出现故障的概率,确定所述目标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评估分数,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可靠性指标的权重和各可靠性评价指标对应的停电概率,分别确定各区域中供电线路的可靠性评估分数,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目标区域中供电线路的各可靠性指标对应权重和所述目标配电网对应的性能等级,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供电线路的可靠性评估分数,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区域中设备出现的故障、供电线路出现的故障和负荷点出现的故障,确定各区域中供电线路出现的综合故障概率,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区域中供电线路的可靠性评估分数和综合故障概率,确定所述目标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评估分数,包括:
9.一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