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润滑结构的凸轮轴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4-01  5


    【】本技术涉及凸轮轴的,特别是具有润滑结构的凸轮轴的。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凸轮轴是活塞发动机里的一个部件,可控制气门的开启和闭合动作,当凸轮轴旋转时,凸轮轴则会带动自身的凸轮旋转,从而带动活塞运动,最终实现气门的开启与闭合。凸轮轴承受周期性的冲击载荷。凸轮与挺柱之间的接触应力很大,相对滑动速度也很高,因此凸轮工作表面的磨损比较严重。

    2、现有专利cn219452198u公开了一种带自润滑结构的凸轮轴,其具有自润滑功能。但其凸轮和转轴是通过装配的形式进行固定的,凸轮和转轴容易出现分离的现象,同时凸轮的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而且活塞开始接触滚子时滚子与其他部件之间会存在一定的间隙,会造成活塞的振动,影响到设备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具有润滑结构的凸轮轴,能够使凸轮轴在具有润滑结构的同时其整体结构较为简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具有润滑结构的凸轮轴,包括主轴体、凸轮、润滑槽、储油孔、出油孔,所述主轴体上设有若干个凸轮,凸轮与主轴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主轴体的一端开设有一个轴线设置的储油孔,储油孔与主轴体位于同一中轴线上,所述凸轮的轮面上设有一圈润滑槽,润滑槽的侧壁与主轴体的中轴线垂直,所述润滑槽的槽底开设有一个出油孔,出油孔与储油孔相连通。

    3、作为优选,所述润滑槽开设在凸轮的中部。

    4、作为优选,所述出油孔的出油端位于润滑槽槽底的离主轴体中轴线最远处,出油孔与主轴体中轴线垂直且相交。

    5、作为优选,所述出油孔内设有内螺纹,出油孔内部拧有一个固定筒,固定筒内塞有一个渗油多孔陶瓷柱,渗油多孔陶瓷柱的靠近主轴体中轴线端设有限位盘,限位盘与渗油多孔陶瓷柱为一体式结构,固定筒的靠近主轴体中轴线端抵住限位盘。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储油孔和出油孔相配合,使得凸轮轴在运行时可缓慢的出油,对凸轮外部进行润滑,凸轮不易磨损;渗油多孔陶瓷柱的设置使得出油速度可通过更换不同孔隙率的渗油多孔陶瓷柱来进行调节,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7、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具有润滑结构的凸轮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体(1)、凸轮(2)、润滑槽(25)、储油孔(10)、出油孔(20),所述主轴体(1)上设有若干个凸轮(2),凸轮(2)与主轴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主轴体(1)的一端开设有一个轴线设置的储油孔(10),储油孔(10)与主轴体(1)位于同一中轴线上,所述凸轮(2)的轮面上设有一圈润滑槽(25),润滑槽(25)的侧壁与主轴体(1)的中轴线垂直,所述润滑槽(25)的槽底开设有一个出油孔(20),出油孔(20)与储油孔(10)相连通,所述出油孔(20)内设有内螺纹,出油孔(20)内部拧有一个固定筒(21),固定筒(21)内塞有一个渗油多孔陶瓷柱(22),渗油多孔陶瓷柱(22)的靠近主轴体(1)中轴线端设有限位盘(23),限位盘(23)与渗油多孔陶瓷柱(22)为一体式结构,固定筒(21)的靠近主轴体(1)中轴线端抵住限位盘(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润滑结构的凸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槽(25)开设在凸轮(2)的中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润滑结构的凸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孔(20)的出油端位于润滑槽(25)槽底的离主轴体(1)中轴线最远处,出油孔(20)与主轴体(1)中轴线垂直且相交。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具有润滑结构的凸轮轴,包括主轴体、凸轮、润滑槽、储油孔、出油孔,所述主轴体上设有若干个凸轮,凸轮与主轴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主轴体的一端开设有一个轴线设置的储油孔,储油孔与主轴体位于同一中轴线上,所述凸轮的轮面上设有一圈润滑槽,润滑槽的侧壁与主轴体的中轴线垂直,所述润滑槽的槽底开设有一个出油孔,出油孔与储油孔相连通。本技术通过将储油孔和出油孔相配合,使得凸轮轴在运行时可缓慢的出油,对凸轮外部进行润滑,凸轮不易磨损。

    技术研发人员:潘海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昌县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1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48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