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与流程

    专利2022-07-07  185


    本申请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越发重视,对空调的能力、能效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进一步提高空调的电能利用率成为各厂家重点发展的方向。相关技术中存在一些能效控制方案,比如,根据冷媒高压控制室外机转速的方案。但是,相关技术中的能效控制方案的效果需要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进风量和出风量;计算所述进风量与所述出风量的当前差值,以及计算所述当前差值与预设的差值阈值的差值;若所述差值不在预设范围,则控制进风风扇开启。

    可选的,还包括:根据所述差值调整所述进风风扇的转速。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差值调整所述进风风扇的转速,包括:若所述差值不在预设范围内的持续时间大于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则根据所述差值调整所述进风风扇的转速。

    可选的,所述预设范围包括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所述根据所述差值调整所述进风风扇的转速,包括:若所述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增加所述进风风扇的转速;若所述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降低所述进风风扇的转速。

    可选的,还包括:检测所述进风风扇的转速为最大转速的运行时间;若所述运行时间大于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则启动能效异常处理。

    可选的,所述启动能效异常处理,包括:进行能效调节,所述能效调节包括:控制上下扫风导风板打开到最大角度,左右扫风导风板回到中间位置,且调节出风电机最大转速运行预设的第三时间阈值;在运行第三时间阈值后,控制所述出风电机的转速恢复到调整前转速;在能效调节后,重新检测进风风扇的转速;若所述进风风扇的转速为最高转速,则再次进行能效调节;若所述能效调节的次数达到预设的最大次数,则进行能效异常报警。

    可选的,所述进行能效异常报警,包括:触发能效异常指示灯闪烁;或者,向用户发送提醒消息。

    可选的,所述获取进风量,包括:通过红外热成像传感器检测薄膜电阻表面的热量;根据预先配置的热量和风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检测的热量对应的风量作为进风量;其中,进风口风量检测装置包括所述红外热成像传感器和所述薄膜电阻,所述进风口风量检测装置设置在进风口。

    可选的,所述获取出风量,包括:通过光电开关检测浮漂转过的角度;根据预先配置的角度和风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检测的角度对应的风量作为出风量;其中,出风口风量检测装置包括所述浮漂和所述光电开关,所述出风口风量检测装置设置在出风口。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进风量和出风量;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进风量与所述出风量的当前差值,以及计算所述当前差值与预设的差值阈值的差值;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差值不在预设范围时,控制进风风扇开启。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包括:如本申请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控制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获取进风量和出风量,依据进风量和出风量的差值启动进风风量进行风量补偿,通过风量补偿可以尽量保证出风量稳定,因此可以提升能效控制效果。并且,通过进行风量补偿也可以降低出风电机负荷,避免电机长时间高负荷运行,延长电机寿命。满足国家节能减排要求。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空调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出风口风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进风口风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模块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模块。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相反,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1:获取进风量和出风量。

    其中,可以分别在进风口和出风口设置风量检测装置,以检测进风量和出风量。

    s12:计算所述进风量与所述出风量的当前差值,以及计算所述当前差值与预设的差值阈值的差值。

    一般来讲,当空调出风顺畅,进风量、出风量是动态平衡的,两者的差值是一个固定值(可称为差值阈值)。当空调出现脏堵等引起出风不畅的问题后,进风量和出风量的差值相对上述的固定值会有较大变化,因此可以基于两者差值进行异常判断。

    假设获取的进风量与出风量的当前差值表示为δt,上述的差值阈值δ,则当前差值与差值阈值的差值表示为:δ=δt-δ。

    s13:若所述差值不在预设范围内,则控制进风风扇开启。

    比如,预设范围表示为[-k,k],则时,启动进风风扇。

    上述的差值阈值δ和预设范围的值k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在进风风扇启动后,可以进行风量补偿,以尽量保证出风量稳定。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进风量和出风量,依据进风量和出风量的差值启动进风风量进行风量补偿,通过风量补偿可以尽量保证出风量稳定,因此可以提升能效控制效果。并且,通过进行风量补偿也可以降低出风电机负荷,避免电机长时间高负荷运行,延长电机寿命。满足国家节能减排要求。

    结合图2所示的空调结构,本申请实施例中,空调出风口和进风口分别安装有风量检测装置(图2中未示出),以及,在进风口处还安装了进风风扇。风量检测装置用于采集风量,进风风扇用于补偿风量。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出风口风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出风口风量检测装置包括浮漂和光电开关。浮漂和光电开关的固定端可以安装在出风口的壳体上。光电开关的数量可以根据空调的风挡进行划分,比如,光电开关①安装位置在理想环境、空调首次使用下空调转速设定为风挡1时吹动浮漂转过的角度θ1,同样光电开关②、③、④等安装位置为空调风挡2、3、4时浮漂转过的角度θ2、θ3、θ4。例如,在风挡1时,控制器主控系统mcu检测到光电开关1的电平信号发生了变化,则可以判定浮漂转过的角度为θ1,出风量是正常的,对应的风挡1时出风量值为ε出。理想情况下不同角度θ与出风量ε出的对应关系由厂家提前设定好。

    如图4所示,为进风口风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进风口风量检测装置包括薄膜电阻和红外热成像传感器,这两个元件安装在空调进风口的壳体上,且红外热成像传感器放在薄膜电阻的上方。固定方式有多种,如用注塑件进行固定。这两个元件分别接到空调的控制器主板上(即mcu),由主板提供电源和控制信号。

    薄膜电阻在通入持续稳定电流后会其表面会聚积一定的热量q,而q值与周围流通的空气流量大小即ε进有关,ε进代表进风量。假设在理想环境、空调首次使用下空调风挡1时对应的热量为q1,风挡2、3、4时对应的热量为q2、q3、q4,红外热成像传感器对薄膜电阻表面的热量进行实时采集,q值越低代表进风量越高。同样理想情况下不同q值与进风量ε进的对应关系由厂家提前设定好。

    图5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s501:采集进风口薄膜电阻表面的热量q。

    比如,红外热成像传感器检测到该热量q,并发送给空调的mcu。

    s502:将热量q换算为进风量ε进。

    比如,mcu根据预先配置的热量q与进风量ε进之间的关系,将热量换算为进风量。

    s503:采集出风口浮漂角度θ。

    比如,通过光电开关的电平变化检测到浮漂角度。

    s504:将角度θ换算为出风量ε出。

    比如,mcu根据预先配置的角度θ与出风量ε出之间的关系,将角度换算为出风量。

    s505:计算进风量与出风量的当前差值,并计算当前差值与差值阈值的差值。

    比如,当前差值δt=ε进-ε出,当前差值与差值阈值的差值:δ=δt-δ

    s506:判断是否-k≤δ≤k,若是,执行s507,否则,执行s508。

    s507:确定空调能效未出现衰减。之后可以重复执行s501及其后续步骤。

    s508:判断该差值不在[-k,k]范围内的持续时间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t>t1),若是,执行s510,否则重复执行s506及其后续步骤。

    s509:开启进风口处的进风风扇。

    当差值δ不在[-k,k]范围内,且持续时长大于设定阈值后,则判定空调风量出现异常。为抑制空调风量的衰减,控制器主控系统mcu会提高电机的输出能力,电机功耗变大,导致空调的能效变差。另一方面,电机负载变大会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为弥补这一缺陷,进风口处的进气风扇将被开启,增大了进入空调换热器的气流,减小空调内部的出风电机负载,δ重新回到区间[-k,k]内,能效恢复最佳状态。进气风扇采用低功率的直流电机拖动,输出电压在dc12v以下。

    s510:判断是否δ<-k,若是,执行s512,否则执行s511。

    s511:降低进风风扇的转速。之后重复执行s510及其后续步骤。

    s512:增加进风风扇的转速。

    s513:判断进风风扇的转速为最大转速的运行时间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t>t2),若是,执行s514,否则重复执行s510及其后续步骤。

    s514:控制上下扫风导风板打开到最大角度,左右扫风导风板回到中间位置,且调节出风电机最大转速运行预设的第三时间阈值(t=t3),并在运行t3时长后,控制出风电机的转速恢复到调整前转速。

    s515:判断进风风扇的转速是否为最大转速,若是,执行s516,重复执行s510及其后续步骤。

    s516:迭代次数加1,迭代次数的初始值为0。

    s517:判断迭代次数是否大于2,若是,执行s518,否则重复执行s515及其后续步骤。

    本实施例以最大次数为2为例进行说明,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其他的最大次数。

    s518:能效故障灯显示。

    本实施例以故障报警时,能效故障灯显示为例,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报警方式,比如推送消息给用户。

    上述的报警灯或者报警消息可以提醒用户排查问题,及时清洗空调、检查是否有异物,安装位置空气流通是否顺畅。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进风量和出风量,依据进风量和出风量的差值启动进风风量进行风量补偿,通过风量补偿可以尽量保证出风量稳定,因此可以提升能效控制效果。并且,通过进行风量补偿也可以降低出风电机负荷,避免电机长时间高负荷运行,延长电机寿命。通过根据差值调整进风风扇的转速,可以及时实现出风量的调节。通过设置最大次数,可以避免进风风扇长时间工作,可以及时进行报警。通过报警可以使得用户及时获知当前能效状况,便于用户进行能效改进操作。

    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61、计算模块62和控制模块63。

    获取模块61,用于获取进风量和出风量;

    计算模块62,用于计算所述进风量与所述出风量的当前差值,以及计算所述当前差值与预设的差值阈值的差值;

    控制模块63,用于在所述差值不在预设范围时,控制进风风扇开启。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差值调整所述进风风扇的转速。

    一些实施例中,调整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差值不在预设范围内的持续时间大于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则根据所述差值调整所述进风风扇的转速。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范围包括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调整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增加所述进风风扇的转速;若所述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降低所述进风风扇的转速。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能效异常处理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进风风扇的转速为最大转速的运行时间;若所述运行时间大于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则启动能效异常处理。

    一些实施例中,能效异常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进行能效调节,所述能效调节包括:控制上下扫风导风板打开到最大角度,左右扫风导风板回到中间位置,且调节出风电机最大转速运行预设的第三时间阈值;在运行第三时间阈值后,控制所述出风电机的转速恢复到调整前转速;在能效调节后,重新检测进风风扇的转速;若所述进风风扇的转速为最高转速,则再次进行能效调节;若所述能效调节的次数达到预设的最大次数,则进行能效异常报警。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能效报警模块,用于触发能效异常指示灯闪烁;或者,向用户发送提醒消息。

    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模块具体用于:通过红外热成像传感器检测薄膜电阻表面的热量;根据预先配置的热量和风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检测的热量对应的风量作为进风量;其中,进风口风量检测装置包括所述红外热成像传感器和所述薄膜电阻,所述进风口风量检测装置设置在进风口。

    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所述获取出风量,包括:通过光电开关检测浮漂转过的角度;根据预先配置的角度和风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检测的角度对应的风量作为出风量;其中,出风口风量检测装置包括所述浮漂和所述光电开关,所述出风口风量检测装置设置在出风口。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空调包括控制装置71和进风风扇72,该控制装置可以如图6所示。

    该空调还可以包括:进风口风量检测装置73和出风量风量检测装置74。进风口风量检测装置73,设置在进风口,用于检测进风量;出风口风量检测装置74,设置在出风口,用于检测出风量;所述进风口风量检测装置73和所述出风口风量检测装置74均与所述控制装置71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风量检测装置包括:红外热成像传感器和薄膜电阻。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风量检测装置包括:浮漂和光电开关。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装置、系统与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具体内容可以参见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进风量和出风量,依据进风量和出风量的差值启动进风风量进行风量补偿,通过风量补偿可以尽量保证出风量稳定,因此可以提升能效控制效果。并且,通过进行风量补偿也可以降低出风电机负荷,避免电机长时间高负荷运行,延长电机寿命。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t),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t)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进风量和出风量;

    计算所述进风量与所述出风量的当前差值,以及计算所述当前差值与预设的差值阈值的差值;

    若所述差值不在预设范围,则控制进风风扇开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差值调整所述进风风扇的转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差值调整所述进风风扇的转速,包括:

    若所述差值不在预设范围内的持续时间大于预设的第一时间阈值,则根据所述差值调整所述进风风扇的转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范围包括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所述根据所述差值调整所述进风风扇的转速,包括:

    若所述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增加所述进风风扇的转速;

    若所述差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降低所述进风风扇的转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所述进风风扇的转速为最大转速的运行时间;

    若所述运行时间大于预设的第二时间阈值,则启动能效异常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求特征在于,所述启动能效异常处理,包括:

    进行能效调节,所述能效调节包括:控制上下扫风导风板打开到最大角度,左右扫风导风板回到中间位置,且调节出风电机按照最大转速运行预设的第三时间阈值;在运行第三时间阈值后,控制所述出风电机的转速恢复到调整前转速;

    在能效调节后,重新检测进风风扇的转速;

    若所述进风风扇的转速为最高转速,则再次进行能效调节;

    若所述能效调节的次数达到预设的最大次数,则进行能效异常报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能效异常报警,包括:

    触发能效异常指示灯闪烁;或者,

    向用户发送提醒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进风量,包括:

    通过红外热成像传感器检测薄膜电阻表面的热量;

    根据预先配置的热量和风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检测的热量对应的风量作为进风量;

    其中,进风口风量检测装置包括所述红外热成像传感器和所述薄膜电阻,所述进风口风量检测装置设置在进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出风量,包括:

    通过光电开关检测浮漂转过的角度;

    根据预先配置的角度和风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检测的角度对应的风量作为出风量;

    其中,出风口风量检测装置包括所述浮漂和所述光电开关,所述出风口风量检测装置设置在出风口。

    10.一种空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进风量和出风量;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进风量与所述出风量的当前差值,以及计算所述当前差值与预设的差值阈值的差值;

    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差值不在预设范围时,控制进风风扇开启。

    11.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风口风量检测装置,设置在进风口,用于检测进风量;

    出风口风量检测装置,设置在出风口,用于检测出风量;

    所述进风口风量检测装置和所述出风口风量检测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风量检测装置包括:红外热成像传感器和薄膜电阻。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风量检测装置包括:浮漂和光电开关。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出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属于电器设备领域。该空调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进风量和出风量;计算所述进风量与所述出风量的当前差值,以及计算所述当前差值与预设的差值阈值的差值;若所述差值不在预设范围,则控制进风风扇开启。该方法能够提升空调能效,延长电机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庄治强;祝红亮;陈炫锐;苏官华;张秘;谢伟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6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4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