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要求在2019年11月22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911159775.2、发明名称为“一种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以及要求在2019年9月11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910860821.5、发明名称为“一种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业务流转发时,一般网络设备根据数据报文中的目的地址来查找下一跳网络设备,进而将数据报文转发给下一跳网络设备。而网络设备上可能存在多个用于与下一跳网络设备通信的接口,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是网络设备随机或者根据接口的活跃情况选择一个接口将数据报文转发给下一跳网络设备,针对不同的业务流无法实现转发资源的隔离,有些接口可能一直未被选择而导致接口资源的浪费。技术实现要素: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接口资源浪费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在该方法中,第一网络设备获取携带目的地址以及第一标识信息的第一数据报文。然后,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目的地址以及第一标识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属于第一网络设备上存在的用于连接第二网络设备的接口资源对象,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的下一跳网络设备;进一步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将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第二网络设备。在该实施例中,该第一标识信息可以称为自定义全局策略标识(self-definitionglobalpolicyidentification,缩写为:sdgpid),该sdgpid具有全局意义,用于选择转发资源(接口资源对象)。可以理解的是,该全局的标识信息还可以命名为其它的名字。该第一标识信息取不同的值,可以对应于不同的网络切片。上述方案中,在转发面上通过第一标识信息和目的地址来指示从哪个或者哪几个接口资源对象转发。进一步的,两个网络设备间路径实际上仅存在一条,但在转发面,针对不同的业务流实际上是对应于不同的传输路径。实现了拓扑算路结果的复用,减少接口资源浪费。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目的地址以及第一标识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目的地址确定第二接口资源对象;根据第二接口资源对象和第一标识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其中,第二接口资源对象属于第一网络设备上存在的用于连接第二网络设备的接口资源对象。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目的地址确定第二接口资源对象,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目的地址查询路由转发表确定第二接口资源对象,路由转发表包括目的地址中的地址信息与第二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的对应关系,第二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用于标识第二接口资源对象。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二接口资源对象和第一标识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映射关系,确定第二接口资源对象和第一标识信息共同对应的第一接口资源对象;该映射关系中包括第二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第一标识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的对应关系,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用于标识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和第二接口资源对象均包括:物理子接口或者逻辑子接口或者报文队列。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目的地址以及第一标识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目的地址和第一标识信息查询资源路由表以确定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资源路由表包括目的地址中的地址信息、第一标识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的对应关系,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用于标识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目的地址以及第一标识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目的地址确定目标接口,目标接口为第一网络设备上存在的用于连接第二网络设备的接口;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标识信息确定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属于目标接口。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目的地址确定目标接口,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目的地址从路由转发表确定目标接口标识,路由转发表包括目的地址中的地址信息与目标接口标识的对应关系,目标接口标识用于标识目标接口。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标识信息与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存在映射关系;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标识信息确定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至少接口资源对象,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映射关系,确定第一标识信息所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接口为物理接口,第一接口资源对象为物理子接口、逻辑子接口或者报文队列;或者,目标接口为绑定接口,第一接口资源对象为物理接口。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接口为绑定接口,绑定接口用于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建立邻居关系。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接口资源对象转发业务流时采用第一每跳行为phb;第一网络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将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第二网络设备,包括:第一网络设备使用第一phb并通过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将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第二网络设备。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标识信息与n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存在映射关系,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目的地址以及第一标识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包括:第一网络设备从第一标识信息所映射的n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中确定用于转发第一数据报文所属业务流的m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m为小于或者等于n的正整数。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n个接口资源对象分别配有转发业务流所采用的phb;第一网络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将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第二网络设备,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在确定用于转发第一数据报文所属业务流的m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后,采用m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分别配置的phb,通过m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转发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n为2,第一标识信息对应于主接口资源对象和辅接口资源对象;第一网络设备从第一标识信息所映射的n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中确定用于转发第一数据报文所属业务流的m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主接口资源对象的带宽满足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的流量的要求时,确定主接口资源对象用于转发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或者,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主接口资源对象的带宽不满足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的流量的要求时,确定主接口资源对象和辅接口资源对象用于转发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主接口资源对象转发业务流时采用第二phb,辅接口资源对象转发业务流时采用第三phb;第一网络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将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第二网络设备,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在确定主接口资源对象用于转发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时,采用第二phb,通过主接口资源对象将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第二网络设备,或者,第一网络设备在确定主接口资源对象和辅接口资源对象用于转发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时,采用第二phb,通过主接口资源对象将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转发给第二网络设备,以及采用第三phb,通过辅接口资源对象将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转发给第二网络设备。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phb为加速转发ef、类选择码cs、确保转发af、尽力而为be中的任一项;或者,第三phb为ef、cs、af、be中的任一项。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获得第一数据报文,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上一跳网络设备的第一数据报文;或者,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报文。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数据报文的转发路径上的头端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获得第一数据报文,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数据报文,第二数据报文关联第一网络切片;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与第一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将第一标识信息插入第二数据报文中得到第一数据报文。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控制器发送的网络切片的标识与第一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以及第一网络设备上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与第一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扩展标签长度内容tlv,扩展tlv中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标识信息作为熵标签包含在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目的地址,第一标识信息占用目的地址中的k个比特位,k为正整数。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k个比特位为目的地址中的连续k个低比特位,或者,k个比特位为目的地址中的连续k个高比特位。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通信分类字段,通信分类字段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流标签,流标签包括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在该方法中,第一网络设备获取携带目的地址以及第一标识信息的第一数据报文。然后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目的地址确定目标接口。该目标接口为第一网络设备上存在的用于连接第二网络设备的接口,该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的下一跳网络设备。进一步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标识信息确定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并通过该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将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第二网络设备。在该实施例中,该第一标识信息可以称为自定义全局策略标识(self-definitionglobalpolicyidentification,缩写为:sdgpid),该sdgpid具有全局意义,用于选择转发资源(接口资源对象)。可以理解的是,该全局的标识信息还可以命名为其它的名字。该第一标识信息取不同的值,可以对应于不同的网络切片。上述方案中,在确定转发路径后,即确定目标接口,在转发面上通过第一标识信息来指示从目标接口上的哪个或者哪几个接口资源对象转发。进一步的,两个网络设备间路径实际上仅存在一条,但在转发面,针对不同的业务流实际上是对应于不同的传输路径。实现了拓扑算路结果的复用,减少接口资源浪费。该目标接口可以为绑定接口,接口资源对象为物理接口,在该情况下,并非随机选择一个子接口来将数据报文转发,而是通过第一标识信息来标识数据报文从哪个接口或者哪几个接口转发,也就是在两个网络设备之间,基于各个接口规划数据报文的多条传输路径,从而提高接口资源利用率。该目标接口可以为物理接口,接口资源对象可以为物理子接口。另外,目标接口可以是物理接口,而接口资源对象可以为逻辑子接口或报文对象,在该情况下,网络设备之间仅存在一个物理接口时,为了提高接口资源利用率,可以针对网络设备在物理接口上配置多个逻辑子接口或者报文队列,从而实现两个网络设备之间存在多条传输路径,而在控制面计算转发路径时,仅基于物理接口来确定即可,在转发面,不同的业务流实际上是对应于不同的传输路径。实现了拓扑算路结果的复用,减少接口资源浪费。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目的地址确定目标接口时,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路由转发表中包括的目的地址与目标接口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目的地址对应的目标接口标识,该目标接口标识用于标识目标接口。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标识信息确定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时,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标识信息与目标接口上的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存在一一映射关系,确定第一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第一接口资源对象。上述设计中,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是一一映射的,针对不同的业务流通过不同的接口资源对象转发,也就是针对不同的业务流通过两个网络设备之间的一条传输路径来传输到下一跳网络设备,实现不同的业务流之间的传输路径隔离。在应用到网络切片的场景下时,不同的接口资源对象可以供不同的网络切片使用。两个网络设备之间的目标接口对应于多个接口资源对象,不同的接口资源对象可以供不同的网络切片使用,通过第一标识信息来区分各个接口资源对象,即区分不同的网络切片。采用flex-algoid来算出不同的路径后,在转发面上通过第一标识信息来实现不同网络切片间数据面转发资源的隔离,进一步的,两个网络设备间路径实际上仅存在一条,但在转发面,针对不同的数据实际上是对应于不同的传输路径。实现了拓扑算路结果的复用,减少资源浪费。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存储有第一映射转发表;第一映射转发表中包括目标接口标识、第一标识信息以及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的对应关系;进一步的,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映射关系,确定第一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时,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映射转发表确定目标接口标识所标识的目标接口上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该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用于标识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接口资源对象转发业务流时采用第一每跳行为phb;第一网络设备通过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将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第二网络设备,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映射关系,确定第一标识信息所对应的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后,使用第一phb并通过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将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第二网络设备。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标识信息与n个接口资源对象存在映射关系,n为大于1的整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标识信息确定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包括:第一网络设备从第一标识信息所映射的n个接口资源对象中确定用于转发第一数据报文所属业务流的m个接口资源对象,m为小于或者等于n的正整数。上述设计中,从第一标识信息映射的多个接口资源对象中确定用于转发该第一数据报文所属业务流的m个接口资源对象,比如可以根据该业务流的流量与n个接口资源对象分别对应的带宽,从第一标识信息映射的多个接口资源对象中确定用于转发该第一数据报文所属业务流的m个接口资源对象,保证业务流的转发的服务质量,并且提高业务流转发的灵活性。示例性地,上述设计应用于网络切片的场景上时,第一标识信息取不同的值对应于不同的网络切片。不同的网络切片可以分别映射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存在的多个接口资源对象中的一个接口资源对象或者多个接口资源对象,同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可以由两个或者多个网络切片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在执行转发数据报文之前,接收控制器发送的所述网络切片的标识与第一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以及第一网络设备上的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能够被其映射的网络切片标识所标识的网络切片使用。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n个接口资源对象分别配有转发业务流所采用的phb;第一网络设备通过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将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第二网络设备,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在确定用于转发第一数据报文所属业务流的m个接口资源对象后,采用m个接口资源对象分别配置的phb,通过m个接口资源对象转发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针对每个第一标识信息取值下的各个接口资源对象分别配置phb,同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可以由两个或者多个业务流共享,同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对于不同的业务流可以采用不同的phb,进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以第一标识信息对应于两个接口资源对象为例,即n为2,第一标识信息对应于主接口资源对象和辅接口资源对象;第一网络设备从第一标识信息所映射的n个接口资源对象中确定用于转发第一数据报文所属业务流的m个接口资源对象,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主接口资源对象的带宽满足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的流量的要求时,确定主接口资源对象用于转发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或者,第一网络设备确定主接口资源对象的带宽不满足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的流量的要求时,确定主接口资源对象和辅接口资源对象用于转发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主接口资源对象转发业务流时采用第二phb,辅接口资源对象转发业务流时采用第三phb;第一网络设备通过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将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第二网络设备,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在确定主接口资源对象用于转发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时,采用第二phb,通过主接口资源对象将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第二网络设备,或者,第一网络设备在确定主接口资源对象和辅接口资源对象用于转发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时,采用第二phb,通过辅接口资源对象将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第二网络设备,或者采用第三phb,通过辅接口资源对象将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第二网络设备。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phb为加速转发ef、类选择码cs、确保转发af、尽力而为be中的任一项;或者,所述第三phb为ef、cs、af、be中的任一项。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在确定主接口资源对象和辅接口资源对象用于转发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时,第二phb为ef,第三phb为af;或者,第二phb为ef,第三phb为be。上述设计中,针对某一业务流的流量高于接口资源对象时,针对大部分流量采用加速转发,针对剩余的部分流量降低服务等级后,可以与其它业务流共享的接口资源对象转发,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获得第一数据报文,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一种方式是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上一跳网络设备的第一数据报文;另一种方式是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报文。在该设计下,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第一数据报文的转发路径上的头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第一数据报文的转发路径上的中间网络设备。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数据报文的转发路径上的头端网络设备时,第一网络设备获得第一数据报文时,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数据报文,该第二数据报文关联第一网络切片。然后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与第一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将第一标识信息插入第二数据报文中,从而得到了第一数据报文。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接口为绑定接口,绑定接口用于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建立邻居关系。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第一标识信息。比如,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扩展标签长度内容tlv,扩展tlv中包括第一标识信息。再比如,第一标识信息作为熵标签包含在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所述目的地址,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占用所述目的地址中的k个比特位,k为正整数。比如,所述k个比特位为所述目的地址中的连续k个低比特位,或者,所述k个比特位为所述目的地址中的连续k个高比特位。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通信分类字段,所述通信分类字段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流标签,所述流标签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报文传输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器在创建第一网络切片时,创建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与第一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以及第一网络设备上的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与第一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该第一网络切片能够使用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的权限。然后,控制器将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与第一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以及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与第一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一种示例中,第一标识信息的取值与接口资源对象一一对应。即不同的网络切片单独享有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另一种示例中,一个第一标识信息的取值可以对应于多个接口资源对象。不同的网络切片对应于不同的第一标识信息的取值,不同的网络切片中共享某个接口资源对象。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器为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映射的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配置phb。示例性地,控制器为不同的第一标识信息取值映射的同一个接口资源对象配置不同的phb。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接口为物理接口,第一接口资源对象为物理子接口、逻辑子接口或者报文队列;或者,目标接口为绑定接口,接口资源对象为物理接口。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报文传输的控制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获得第一数据报文,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携带路由信息以及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路由信息确定目标接口,所述目标接口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上存在的用于连接第二网络设备的接口,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下一跳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路由信息为目的地址。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所述目的地址和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扩展标签长度内容tlv,所述扩展tlv中包括所述目的地址和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作为熵标签包含在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目的地址,所述目的地址包括所述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路由信息占用所述目的地址的高比特位,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占用所述目的地址的低比特位;或者,所述路由信息占用所述目的地址的低比特位,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占用所述目的地址的高比特位。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所述目的地址和通信分类字段,所述通信分类字段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所述目的地址和流标签,所述流标签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或者第四方面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即该装置可以是第一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能够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的芯片。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各实施例的功能,或者具有实现第二方面的各实施例的功能,或者具有实现第四方面的各实施例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数据传输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三方面所述的控制器,即该装置可以是控制器,也可以是能够应用于控制器的芯片。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的各实施例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用于接收通信消息,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进行通信,通过通信接口接收的通信消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实现方法中的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或者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实现方法中的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或者执行上述第四方面的任一实现方法中的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可选地,网络设备中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当该网络设备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指令,以使该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实现方法中的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或者以使该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实现方法中的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或者以使该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实现方法中的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需要说明的是,该存储器可以设置于网络设备之外。另外该存储器位于网络设备之内时,该存储器可以集成于处理器中,也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之外。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总线。其中,处理器通过总线耦接通信接口。其中,存储器可以包括可读存储器以及随机存取存储器。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器,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用于接收通信消息,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进行通信,通过通信接口接收的通信消息,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实现方法中的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可选地,网络设备中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当该网络设备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指令,以使该装置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实现方法中的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需要说明的是,该存储器可以设置于网络设备之外。另外该存储器位于网络设备之内时,该存储器可以集成于处理器中,也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之外。装置还可以包括总线。其中,处理器通过总线耦接通信接口。其中,存储器可以包括可读存储器以及随机存取存储器。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系统,包括第五方面所述的装置和第六方面所述的装置,或者包括第七方面所述的网络设备和第八方面所述的控制器。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系统还可以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与该两种网络设备进行交互的其他网络设备,例如传输路径上的其它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上述各方面的任意的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被执行。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中的任意的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另外,第四方面至第十一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不同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系统架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区分服务架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ipv4报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ipv6报文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isisfadsub-tlv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创建网络切片的流程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切片tlv格式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flex-algorithmsub-tlv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sdgp-idsub-tlv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切片对应的转发路径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sdgp-id与子接口之间映射关系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数据报文转发流程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承载sdgp-id的ipv6报文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承载sdgp-id的ipv4报文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mpls报文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sdgp-id的报文转发过程示意图;图17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ipv6报文中目的地址结构示意图;图17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ipv6报文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srv6报文中sid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srv6报文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ipv6报文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ipv6报文结构示意图;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资源id与子接口之间映射关系示意图;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数据报文转发流程示意图;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网络切片对应的转发路径示意图;图25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数据报文转发流程示意图;图25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再一种数据报文转发流程示意图;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转发路径示意图;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igp下的拓扑结构示意图;图2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再一种ipv6报文结构示意图;图29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数据报文转发路径示意图;图29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数据报文转发路径示意图;图29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数据报文转发路径示意图;图3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装置1900结构示意图;图3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装置2000结构示意图;图3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装置2100结构示意图;图3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装置2200结构示意图;图3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装置2300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包括控制器和网络设备的网络系统中,参见图1所示。网络设备也可以称为节点,是在网络系统中提供路由转发功能的设备,例如,可以是路由器、交换机、转发器或者标签交换路由器(labelswitchingrouter,lsr)等,不作限定。图1中以网络系统中包括8个网络设备为例,分别为a,b,c,d,e,f,g,h。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网络系统中包括的网络设备的数量。在对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技术概念进行说明。1)网络切片。第五代(5thgeneration,5g)移动通信技术系统提出网络切片(networkslice)概念,一个网络切片满足某一类或一个用例的连接通信服务需求,整个5g系统由满足不同连接能力的大量网络切片组成。目前,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协议定义的网络切片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mobilebroadband,embb)、超高可靠超低时延连接(ultra-reliablelowlatencycommunications,urllc)和海量机器类连接(massivemachinetypeconnection,mmtc)。每种网络切片类型针对特定的业务类型。例如:embb切片类型针对高数据速率、移动性高的业务;urllc切片可以用于处理高可靠性并且低延时的通信场景;mmtc切片可以服务于数量多、小数据量、可容忍时延和不频繁接入的业务(如传感器、穿戴设备业务)。随着用户和业务对网络服务的订制化要求不断提高,不同网络服务的差异化进一步增大。在5g通信网络研究的深入和商用部署大规模展开的背景下,网络切片的类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大幅增长。2)服务等级协议(servicelevelagreement,sla)指用户(比如个人、企业、有业务往来的相邻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nternetserviceprovider,isp)等)和服务提供商签署的关于业务流在网络中传递时所应当获得的待遇。sla包括很多方面,例如付费协议。sla中关于技术说明部分称为服务等级规范(servicelevelspecification,sls)。sls的重点在于流量控制说明(trafficconditioningspecification,tcs),tcs描述了每个服务层次的详细性能参数,如平均速率、峰值速率、承诺突发尺寸、最大突发尺寸等。tcs是差分服务(diffserv)网络进行流控的主要依据。3)diffserv是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qos)提供的一种服务模型。当网络出现拥塞时,diffserv模型根据业务的不同服务等级约定,有差别地进行流量控制和转发来解决拥塞问题。充分考虑了ip网络本身灵活性、可扩展性强的特点,将复杂的服务质量保证通过报文自身携带的信息转换为单跳行为,不需要额外的信令交互。diffserv的基本思想是在网络边缘将进入的流分成各种不同的类型,将同种类型的流合并起来进行统一管理,保证相同的传输速率、延迟、抖动等服务质量参数,并对每一种类型在网络中分别进行处理。业务分类和汇聚工作由网络中的边缘节点进行,首先数据包被标识为一定的服务类型,并记录在包头字段里,然后将包按一定的流量控制策略送入网络。网络中的内部节点通过检查包头来确定对包进行何种处理。参见图2所示示例一种diffserv网络模型。图2中,用于实现diffserv功能的网络节点称为差分服务(differentiatedservice,ds)节点,ds节点根据功能可以分为ds边界节点和ds内部节点。ds边界节点:负责连接另一个ds域或者连接一个没有ds功能的域的节点。ds边界节点负责将进入此ds域的业务流进行分类和可能的流量调整。ds内部节点:用于在同一个ds域中连接ds边界节点和其他内部节点。ds内部节点仅需基于差分服务代码点(differentiatedservicescodepoint,dscp)值进行简单的流分类以及对相应的流实施流量控制。ds域(dsdomain)是指一组采用相同的服务提供策略和实现相同每跳行为(perhopbehaviors,phb)的相连ds节点组成。一个ds域由相同管理部门的一个或多个网络组成,一个ds域可以是一个isp,也可以是一个企业的内部网。4)phb,也可以称为逐跳行为。不同的phb可以通过ipv4报文和ipv6报文中的不同dscp取值来体现。dscp取值位于ipv4报文头中的服务类型(typeofservice,tos)字段,位于ipv6报文头中的流量类别(trafficclass,tc)字段。参见图3所示,示例一种ipv4报文格式,ipv4报文中的version(版本)表示数据报文的ip版本号。头部长度(heatherlength)表示数据报文的报文头的长度。totallength(总长度)表示数据报文的总长度,可以用于计算数据报文中有效载荷的长度。identification(标识符)字段长度为16位,通常与标记字段和分片偏移字段一起用于数据包的分段。如果数据包原始长度超过数据包所要经过的数据链路的最大传输单元(maximumtransmissionunit,mtu),那么必须将数据包分段为更小的数据包。例如,一个大小为5000字节的数据包在穿过网络时,如果遇到一条mtu为1500字节的数据链路,即数据帧最多容纳大小为1500字节的数据包。节点需要在数据成帧之前将数据包分段成多个数据包,其中每个数据包长度不得超过1500字节;然后路由器在每片数据包的标识字段上打上相同的标记,以便接收设备可以识别出属于一个数据包的分段。标记(ipflags)字段长度为3位,第1位没有使用。第二位不分段位(df),置1之后路由器不能对其分段处理,如果超过mtu值则路由器不能对其转发将其丢弃,并向源点发送错误消息。分片偏移(fragmentoffset)字段长度为13位,用于指明分段起始点相对于报头起始点的偏移量。由于分段到达时可能错序,所以分段偏移字段可以使接收者按照正确的顺序重组数据包。生存时间(timetolive)字段长度为8位,用于指示传输的跳数。协议(protocol)字段长度为8位,指示数据报文的协议号。头部校验和(headerchecksum)是针对ip报文头的纠错字段。源地址(sourceaddress)和目的地址(destinationaddress)分别表示发送者数据报文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ip地址。可选字段(options),数据部分为数据报文承载的数据。参见图4所示,示例一种ipv6报文格式。ipv6报文中的version(版本)表示数据报文的ip版本号。tc用于区分服务,用于对数据报文的业务类型进行标识。流标签(flowlabel)用于标记属于同一业务流的数据报文。流标签、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共同作用唯一标识一个业务流。同一个业务流中的所有数据报文具有相同的流标签,以便于对有同样qos要求的流进行处理。净荷长度(payload)包括数据报文净荷的字节长度。下一报头(nextheader)字段指出ipv6基本报头之后所跟的下一个扩展报头字段中的协议类型。跳极限(hoplimit),一般长度为8位,每当一个节点对数据报文进行一次转发,该字段的值减1,如果该字段达到0,则该数据报文被丢弃。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表示发送者数据报文源节点和目的节点的ip地址。phb描述了ds节点对具有相同dscp的分组采用的外部可见的转发行为。可以用优先级来定义phb,也可以用一些可见的服务特征如分组延迟、抖动或丢包率来定义。phb只定义了一些外部可见的转发行为,没有指定特定的实现方式。目前标准协议定义了四种phb:类选择码(classselector,cs),加速转发(expeditedforwarding,ef),确保转发(assuredforwarding,af)和尽力而为(best-effort,be)。其中,be是缺省的phb。cs所代表的服务等级与在现有网络中使用的ip优先级相同。ef被定义为这样的一种转发处理:从任何ds节点发出的信息流速率在任何情况下必须获得等于或大于设定的速率。efphb在ds域内不能被重新标记,仅允许在边界节点重新标记。af满足如下需求:用户在与isp订购带宽服务时,允许业务量超出所订购的规格。对不超出所订购规格的流量要求确保转发的质量;对超出规格的流量将降低服务待遇继续转发,而不只是简单地被丢弃。be对应于传统的ip分组投递服务,只关注可达性,其他方面不做任何要求。5)灵活算法(flex-algorithm,flex-algo)。flex-algorithm的定义在文稿【draft-ietf-lsr-flex-algo】中定义。在目前可以采用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gatewayprotocol,igp)计算最佳路径(可以简称为算路)。igp是在一个自治网络内网关(主机和路由器)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igp协议基于分配给链路的igp度量(metric)计算网络上的最佳路径。由于igp度量未反映的流量要求,因此基于igp度量计算最佳路径通常由流量工程路径替换。许多网络部署各种流量工程,比如资源预留协议流量工程(resourcereservationprotocol-trafficengineer,rsvp-te)或段路由流量工程(segmentrouting-trafficengineering,sr-te),在该情况下,网络强制基于rsvp-te或sr-te使用最短igp路径的度量或约束计算最佳路径。flex-algorithm提出通过定义一组约束的组合在igp域内泛洪,使igp域内节点基于相同的约束计算基于约束的路径,从而实现分布式te。每个flexible-algorithm中定义的约束的组合可以用flexible-algorithmid来表示。flexible-algorithmid是128-255范围内的一个数字标识符,通过配置与灵活算法定义(flexible-algorithmdefinition,fad)相关联。fad是由(a)计算类型(calc-type),(b)度量类型(metric-type),(c)链路约束,组成的集合。metric-type标识flex-algorithm的计算过程中所采用的度量类型。其中:metric-type为0时,表示igpmetric,metric-type为1时表示最小单项链路延迟(minunidirectionallinkdelay),metric-type为2表示temetric。calc-type为0表示最短路径优先(strictshortestpathfirst,spf),calc-type为1表示约束(strict)spf。链路约束通过include/excludeadmin-group(链路颜色:color)描述。链路颜色也可以称为亲和属性,是一个表示链路属性的32位向量,比如用来表示链路带宽、性能或管理策略等。同一种颜色的链路对应相同的链路属性,比如链路着色为绿色,则各个着色为绿色的不同链路的链路属性相同。示例性地,isisfadsub-tlv用来承载flex-algorithm的定义的内容。图5所示为isisfadsub-tlv的结构示意图。图5中,type字段标识该tlv的类型,length字段表示tlv的字节长度,flex-algorithm字段标识flexible-algorithmid值,metric-type字段标识该flexible-algorithm的计算过程中采用的metric类型。calc-type字段标识为指定的igp算法定义的计算模型,并且度量和约束不得被继承。优先级(priority)取值范围为0-255,标识该tlv发布的优先级。子tlv(sub-tlvs)字段为可选部分。比如可以通过在sub-tlvs添加excludeadmingroupsub-tlv或include-anyadmingroupsub-tlv或include-alladmingroupsub-tlv,给不同链路配置不同的链路属性(color)。excludeadmingroupsub-tlv用于发布在flex-algorithm算路时被排除在外的规则。include-anyadmingroupsub-tlv用于发布在flex-algorithm算路时所需包含的任一规则,include-alladmingroupsub-tlv用于发布在flex-algorithm算路时所需包含的所有规则。目前,在网络切片的场景下,可以采用flexible-algorithm技术来与网络切片结合,用不同的flexible-algorithmid来区分不同的网络切片,也就是说为不同的网络切片定义不同的约束属性,从而实现不同的业务流在不同的网络切片中转发。控制器侧在基于每个flexible-algorithmid所标识的算法约束,进行算路时,需要基于每个flexible-algorithmid所标识的算法约束进行算路,计算转发路径,并生成路由表,即使不同的网络切片对应的转发设备相同时,也无法实现拓扑算路结果的复用,从而导致接口资源浪费。非网络切片的场景下,网络设备上可能存在多个用于与下一跳网络设备通信的接口,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是网络设备随机或者根据活跃状态选择一个接口将数据报文转发给下一跳网络设备,无法实现转发资源的隔离,而有些接口可能会被闲置而导致接口资源的浪费。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增加一个或者多个标识信息,用于确定网络设备的接口上转发数据报文的接口资源对象。其中网络设备的接口可以是物理接口,或者由多个物理接口组合的绑定接口。接口资源对象可以是物理接口、物理子接口、逻辑子接口(比如信道化子接口、或者flex-e子接口)、或者报文队列。不同的接口资源对象可以对应于不同的接口转发资源。如下作为一种示例,以增加一个标识信息来确定网络设备的接口上转发数据报文的接口资源对象为例。本申请实施例中增加一个全局的标识信息,全局的标识信息用于选择接口上的接口资源对象来转发数据报文。全局的标识信息可以称为第一标识信息,也可以称为自定义全局策略标识(self-definitionglobalpolicyidentification,缩写为:sdgpid),该sdgpid具有全局意义,用于选择转发资源。全局的标识信息还可以命名为其它的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如下描述时以称为sdgpid为例进行说明。由控制器创建各个不同的sdgpid的取值与一个或者多个接口资源对象的映射关系。在同一个sdgpid的取值对应多个接口资源对象的情况下,同一接口资源对象可以对应到多个sdgp-id上,当然一个接口资源对象也可以对应一个sdgp-id。控制器创建各个不同的sdgpid的取值与一个或者多个接口资源对象的映射关系后,发送到网络设备侧。以网络设备侧的第一网络设备为例,第一网络设备获得到业务流中第一数据报文后,根据第一数据报文携带的目的地址确定目标接口,该目标接口为第一网络设备上存在的用于连接第二网络设备的接口,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的下一跳网络设备;然后根据第一数据报文中携带的第一标识信息(sdgp-id)确定该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进而通过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将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述第二网络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在将sdgpid应用于承载网网络切片技术中时,可以定义不同的sdgpid取值对应于不同的网络切片。不同的网络切片对应于一个或者多个接口资源对象,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可以供一个网络切片使用,也可以供多个网络切片使用。以应用到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network,sdn)场景为例,自定义全局策略标识所对应的接口资源对象可以由sdn控制器定义,并下发到网络设备侧。在数据报文转发过程中,自定义全局策略标识携带在数据报文中,数据报文中还携带目的地址,网络设备解析数据报文,通过目的地址确定网络设备上存在的且连接下一跳网络设备的接口,然后再根据sdgp-id的选择该接口上的接口资源对象,从而实现业务流的转发。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报文可以但不仅限于为ipv4报文头、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labelswitching,mpls)报文、ipv6报文。后续描述时,以应用到网络切片的场景为例。如下首先对sdgp-id与接口资源对象存在一一映射关系为例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为控制器创建网络切片过程下发sdgp-id与接口资源对象的映射关系的流程示意图。s601,控制器接收切片管理器发送的网络切片创建请求,网络切片创建请求中可以包括网络切片需求信息。例如,网络切片需求信息可以包括网络切片名称(networksliceid)、网络切片的类型及sla诉求等参数。切片管理器在请求创建网络切片时,可以一次请求创建一个网络切片,也可以一次请求创建多个网络切片。s602,控制器根据网络切片需求信息创建网络切片。例如,控制器中可以包括网络切片管理模块,用于根据网络切片需求信息创建网络切片。具体的,在控制器已创建的某个网络拓扑满足所述网络切片的需求的情况下,控制器可以将网络拓扑分配给该网络切片,为该网络切片配置多拓扑(multi-topologies,mt)id或flex-algorithmid。如果控制器已创建的网络拓扑均不满足网络切片的需求的情况下,控制器可以根据网络切片需求信息创建网络拓扑,生成mt-id或flex-algorithmid。控制器还需要为网络切片配置自定义的全局策略标识(sdgpid),以及为网络切片分配对应的接口资源对象,不同的网络切片对应不同的sdgp-id。以接口资源对象为网络设备上的子接口为例,不同的子接口作为不同的网络切片的转发资源,不同子接口对应于不同的自定义全局策略标识(sdgpid)。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网络拓扑可以是采用flex-algo技术划分或用多拓扑(mt)技术划分。采用flex-algo技术划分的网络拓扑标识称为flex-algorithmid,采用多拓扑技术划分的网络拓扑标识称为mt-id。后续描述时,以采用flex-algo技术划分网络拓扑为例。网络切片配置模型包括网络拓扑(mt-id或flex-algorithmid)和全局策略标识(sdgp-id)。网络切片配置模型通过控制器或用户自定义配置的方式下发给网络设备。各个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发布network-slicetlv的形式将网络切片配置模型在网络中泛洪,以保障网络中的所有网络设备对相同networksliceid的网络切片具有相同的网络切片配置模型。networkslicetlv可以是顶级tlv也可以作为当前待发布的tlv的子tlv(sub-tlv),例如networkslicetlv可以作为routercapabilitiestlv的sub-tlv。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作限制。例如,网络切片配置模型可以为:network-sliceid:1;flex-algorithmid:128;sdgp-id:100。参见图7所示为network-slicetlv格式示意图。图7中,type表示tlv类型,length表示tlv长度,flags表示当前无标记位定义,预留位,network-slice-id表示网络切片标识符,optionalsub-sub-tlvs表示网络切片的tlv中包含的子tlv类型。示例性地,optionalsub-sub-tlvs中可以包含toposub-tlv/flex-algorithmsub-tlv,及sdgp-idsub-tlv。toposub-tlv/flex-algorithmsub-tlv用于承载flex-algorithmid,sdgp-idsub-tlv用于承载sdgp-id。参见图8所示为toposub-tlv/flex-algorithmsub-tlv的结构示意图,图8中,topoid/flex-algorithmid表示网络拓扑标识符。图9所示为sdgp-idsub-tlv的结构示意图,图9中,reserved表示预留位。s603,控制器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创建的网络切片的信息。目标网络设备可以理解为控制器根据网络切片所对应的网络拓扑确定的网络设备。控制器确定网络切片1的所对应的网络拓扑如图1所示,网络拓扑中包括a、b、c、d、e、f,g、h。控制器可以向网络拓扑中的边缘网络设备(比如网络设备a)发送网络切片1的信息,然后可以由边缘网络设备(比如网络设备a)采用泛洪的方式,将该网络切片1的信息通知给网络拓扑中的其它网络设备(b、c、d、e、f、g、h),即该边缘网络设备为目标网络设备。控制器可以分别向网络拓扑中的与控制器建立连接的网络设备发送网络切片1的信息,比如a、b、c、d、e、f,g、h均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可以将网络切片1的信息发送给a、b、c、d、e、f,g、h。网络切片的信息包括网络拓扑,sdgp-id,以及sdgpid与接口资源对象的对应关系。其中,sdgp-id与接口资源对象之间可以是一一对应关系,或者可以是1个sdgp-id对应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接口资源对象。在根据网络拓扑、flex-algorithmid对应的亲和属性和metric类型等计算转发路径时,可以由控制器执行算路,并将算路结果发送给头端网络设备。还可以由头端网络设备执行算路,并且将算路结果上报控制器。网络设备可以基于igp协议分配邻接标签,并将分配的邻接标签上报给控制器,从而控制器基于邻接标签以及算路结果生成用于转发数据报文的标签栈列表。各个网络设备分配邻接标签后,泛洪到整个网络,从而网络中的各个网络设备通过igp协议学习其它网络设备发布的邻接标签,用于在转发数据报文时,确定下一跳网络设备。控制器或网络设备根据针对不同的网络拓扑分别计算转发路径,即针对不同的flex-algorithmid计算不同的转发路径。而不同的网络切片所使用的转发路径可以相同,即不同的网络切片复用相同的网路拓扑,从而控制器/网络设备只需为相同网络拓扑的不同网络切片计算一次转发路径即可。若由控制器来计算转发路径时,控制器中还可以包括算路控制模块,由算路控制模块根据不同的网络拓扑执行算路,并将算路结果发送给网络切片管理模块,用于将网络切片与算路得到的转发路径建立关联。网络切片配置模型定义不同的sdgp-id,以保障转发面数据隔离。参见图10所示,图10中定义了两个flex-algorithmid分别为128和129,其采用不同的metric类型作为路径属性定义。flex-algorithmid:128采用igpmetric作为算路约束,flex-algorithmid:129采用时延(link-delay)metric作为算路约束。不同的flex-algorithmid所配置的网段路由不同,网段路由用于区分网络拓扑。假设两个flex-algorithmid对应的亲和属性相同的情况下,即他们的网络拓扑是相同的,都是网络中所有网络设备。但由于采用算路的metric类型是不同的,从而相同链路的不同metric类型是不相同的,因此其算路结果也是不同的。例如,以srv6(segmentroutingipv6)实现网络切片的配置为例:flex-algorithmid128采用igpmetric计算节点a到d的最短路径,算路结果为a->b->c-d;flex-algorithmid128的定义参考如下所示:flex-agloid128:metric:igp-metriccalc-type:0链路约束:affinity(亲和属性),比如为绿色,则在采用flex-algorithmid128算路时,指示排除绿色链路或者包含绿色链路。flex-algorithmid129采用时延metric计算节点a到d的最短路径,算路结果为a->e->f->g->->d;flex-algorithmid129的定义参考如下所示:flex-algorithmid129:metric:link-delay-metriccalc-type:0链路约束:affinity,比如为紫色,则在采用flex-algorithmid129算路时,指示排除紫色链路或者包含紫色链路。参见图10所示,以三个网络切片为例:网络切片1:networkslicingid:1;flex-algorithmid:128;sdgp-id:1。网络切片2:networkslicingid:2;flex-algorithmid:128;sdgp-id:2。网络切片3:networkslicingid:3;flex-algorithmid:129;sdgp-id:3。网络切片1和网络切片2采用相同的flex-algorithmid:128,因此其拓扑相同,控制面算路结果相同;但由于sdgp-id不同,因此在转发面可以做到数据隔离。网络切片3与网络切片1和网络切片2的flex-algorithmid不同,其采用时延metric值算路,因此控制面算路结果与网络切片1和网络切片2采用igpmetric算路的算路结果不同。s604,网络设备根据控制器下发的sdgpid与接口资源对象的对应关系,生成转发映射表。参见图10所示,图10中箭头给出了三个网络切片对应的转发资源。由于三个不同的网络切片采用不同sdgp-id,其所标识的接口资源对象是不相同的。控制器向网络设备下发sdgp-id与接口资源对象的映射关系,从而网络设备生成转发映射表。以接口资源对象为子接口为例。以网络设备a和网络设备b之间存在多个子接口为例。网络设备a和网络设备b之间存在多个子接口,参见图11所示,以3个子接口为例,需要建立sdgp-id与子接口的转发映射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多个子接口可以构成一个绑定接口,比如构成一个trunk接口。网络设备间建立igp邻居时基于trunk接口建立,不再基于实际的子接口建立。当然,在建立igp邻居时,还可以基于物理接口来建立,本实施例中的子接口可以是逻辑子接口。另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多个子接口可以不构成绑定接口,网络设备间建立igp邻居时基于一个子接口建立。不同的子接口可以对应于不同的网络切片,用于建立igp邻居的子接口可以是基础网络切片对应的子接口。如下先以trunk接口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多个子接口可以构成一个绑定接口,比如构成一个trunk接口。具体地,控制器可以采用trunk集合模型构建绑定接口,该trunk集合模型可根据绑定接口中子接口配置的属性(比如带宽),索引到对应的绑定接口中的子接口,trunk接口工作在三层(配置三层ip,建立igp邻居),子接口工作在二层(不配ip),网络设备间建立igp邻居时基于trunk接口建立,不再基于实际的子接口建立,可以减少在邻居之间存在并行链路的情况下需要由igp路由协议维护的邻接的数量。igp邻居只基于trunk接口来建立,比如图11中基于trunk接口建立的igp邻居关系。在网络设备a转发面,根据trunk接口及sdgp-id与子接口的关系,生成并维护转发映射表,如下表1所示:表1out-interface(出接口)sdgp-id子接口trunk0接口(a)1interface1trunk0接口(a)2interface2trunk0接口(a)3interface3应理解的是,不同的网络设备之间的配置的trunk接口的标识不同,例如,上述网络设备a和网络设备b之间的trunk接口称为trunk0接口,标识为a,比如网络设备a与网络设备e之间的trunk接口可以称为trunk1接口,标识为b。控制器在向网络设备下发网络切片的信息时,可以将trunk接口的标识,以及trunk接口的标识指示的trunk接口包括的子接口一块通知给网络设备。作为一种示例,sdgp-id与子接口之间不限于是一一对应关系,还可以是一个sdgp-id对应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子接口,在转发业务流时,可以采用分流方式转发,即通过sdgp-id对应的多个子接口转发业务流。在sdgp-id与接口资源对象一一对应的情况下,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流的流程参见图12所示。s1201,第一网络设备获得第一数据报文,第一数据报文携带目的地址以及第一标识信息。第一数据报文为业务流中的任一数据报文。s1202,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目的地址确定目标接口,目标接口为第一网络设备上存在的用于连接第二网络设备的接口,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的下一跳网络设备。在网络拓扑中,与第一网络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网络设备通过不同的接口与不同的网络设备连接。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目的地址能够确定该业务流转发的下一跳网络设备(即第二网络设备),即目标接口是第一网络设备上存在的接口中用于连接第二网络设备的接口。示例性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目的地址确定目标接口时,可以根据路由转发表确定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目标接口标识,目标接口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目标接口,从而确定目标接口。路由转发表包括目的地址与目标接口标识的对应关系。目标接口标识指示第一数据报文的转发路径中的下一跳网络设备。s1203,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标识信息确定目标接口上的第一接口资源对象。示例性地,第一标识信息与目标接口上的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存在一一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可以存储在第一网络设备中,从而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标识信息确定目标接口上的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比如目标接口上存在多个接口资源对象。以目标接口为绑定接口为例,绑定接口由多个子接口组成,接口资源对象为子接口,从而第一网络设备从绑定接口包括的多个子接口中确定第一标识信息映射的子接口,用于转发第一数据报文。第一网络设备在存储上述第一标识信息与目标接口上的第一接口资源对象之间的一一映射关系时,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存储,例如,第一网络设备上存储有第一转发映射表,所述第一转发映射表中包括所述目标接口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的对应关系,从而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转发映射表确定目标接口标识所标识的目标接口上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进而确定了第一接口资源对象。s1204,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将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第二网络设备。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在确定用于转发第一数据报文的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时,可以采用先根据目的地址确定目标接口,然后再根据第一标识信息在目标接口上确定第一接口资源对象的方式,还可以直接根据目的地址和第一标识信息确定第一接口资源对象。示例性地,目的地址包括的地址信息、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一接口资源对象之间存在映射关系,也可以采用表的形式存储,比如第一网络设备存储有资源转发表,资源转发表中可以包括目的地址中的地址信息、第一标识信息以及第一接口资源对象的映射关系。基于此,上述步骤s1202和s1203可以替换为: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目的地址和第一标识信息查询资源转发表以确定第一接口资源对象。上述提及的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业务流的转发路径上的头端网络设备,也可以转发路径上的中间网络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如果第一网络设备为中间网络设备,其接收到的来自上一跳网络设备的数据报文中会携带第一标识信息。如果第一网络设备为头端网络设备,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的数据报文中可以携带第一标识信息,即该第一标识信息可以由终端设备在发送数据报文时携带在数据报文中发送给第一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中也可以不携带第一标识信息,在该情况下,作为头端网络设备的第一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报文时,该第二数据报文中未携带第一标识信息,第一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二数据报文关联第一网络切片时,根据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与第一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将第一标识信息插入第二数据报文中得到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与第一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可以在创建网络切片时,由控制器创建并下发给第一网络设备。另外,通过在数据面扩展的第一标识信息,可以用于隔离不同业务之间的互访。在转发路径入口的网络设备收到报文的时候封装该标识,从中间网络设备发送报文的时候检查该标识。提高了网络的风险能力及安全保证。例如,在产生攻击报文等情况时,通过接口报文的校验,就可以杜绝大部分攻击报文。其中,第一标识信息可以携带在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第一标识信息携带在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的方式可以包括多种,如下示例性地描述几种。第一种方式中,第一标识信息和目的地址作为两个信息分别携带在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例如,第一标识信息可以携带在扩展tlv或者子tlv中。第一数据报文可以是ipv6类型报文、也可以是ipv4类型报文,还可以是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labelswitching,mpls)报文,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报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一种示例中,以第一数据报文为ipv6类型报文为例,第一标识信息(即sdgp-id)可以携带在ipv6数据报文的ipv6逐跳选项头(ipv6hop-by-hopoption头)中。参见图13所示,为携带sdgp-id的ipv6数据报文的报文头的结构示意图,报文头的扩展头中采用新增的tlv类型,用于承载sdgp-id。图13中,nextheader表示下一个报文头的协议类型,headerextlen表示扩展头的长度(不包括nextheader所占用的字节),type标识选项类型,对应后面特定类型数据type–specificdata字段承载sdgp-id,length表示sdgp-id的数据长度。另一种示例中,以第一数据报文为ipv4类型报文为例,参见图3所示的ipv4类型报文的结构,第一标识信息(即sdgp-id)可以携带在ipv4报文头的可选字段(options)中。在ipv4类型报文的options可以采用一种自定义的tlv类型,参见图14所示,自定义的tlv中包括type、length以及sdgp-id。type用于标识option字段类型,length表示该自定义的tlv长度,sdgp-id用于指示用于转发该数据报文的接口资源对象。又一种示例中,以第一数据报文为mpls类型报文为例,第一标识信息(即sdgp-id)可以作为熵标签携带在mpls报文中。参见图15所示,示例一种承载sdgp-id的mpls报文格式。图15中,eth表示二层以太报文头;tunnell标签/vpn标签/mpls标签用于标识转发路径的出接口/下一跳;保留标签用于标识保留标签的下层标签为网络切片标签;sdgp标签,每跳网络设备访问该sdgp标签,识别其标签值,也就是sdgp-id值,查询sdgp-id标识的接口资源对象,并转发mpls报文。作为一种示例,参见图16所示,转发路径为网络设备a-》网络设备b-》网络设备c。网络设备a、网络设备b和网络设备c中均存在3个子接口,分别为子接口0(interface0)、子接口1(interface1)和子接口2(interface2)。应理解的是,不同网络设备上的同属性(比如带宽)的子接口,命名方式可以相同,当前也可以不同,图16中以相同的命名为例。在每个网络设备上子接口0、子接口1和子接口2构成一个绑定接口,比如为trunk0。子接口0属于网络切片1的转发资源,子接口1属于网络切片2的转发资源,子接口2属于网络切片3的转发资源。子接口0对应于sdgp-id1、子接口1对应于sdgp-id2,子接口2对应于sdgp-id3。例如,网络设备a接收到数据报文1,根据数据报文1中的目的地址a查找路由转发表确定出绑定接口,比如路由转发表中目的地址a对应于出trunk0,然后根据出trunk0以及数据报文1中的sdgp-id,比如数据报文1中携带sdgp-id为sdgp-id1,则通过网络切片1的转发资源,即子接口0将数据报文1转发到网络设备b,网络设备采用类似的方式确定通过子接口0将数据报文1转发给网络设备c。作为一种示例,sdgp-id对应的接口资源对象还可以关联用于转发业务流的phb。从而第一网络设备在通过sdgp-id确定的接口资源对象转发数据报文时,采用该sdgp-id对应的接口资源对象所关联的phb指示的转发行为来转发数据报文。网络设备还可以将sdgp-id下对应的接口资源对象采用的phb映射在转发表中,当然还可以作为单独的表格存储,还可以以其它非表格的方式存储,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第二种方式中,第一标识信息可以复用目的地址字段,将第一标识信息作为目的地址中的一部分携带在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一种示例中,以ipv6报文,第一标识信息(sdgp-id)扩展在ipv6报文头的目的地址(da)字段中。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sdgp-id在da字段中的位置。为了描述方便,在目的地址中用于确定目标接口的信息称为路由信息。比如sdgp-id可以与路由信息相邻,当然也可以不相邻,sdgp-id也可以是路由信息的一部分。示例性地,路由信息位于da字段的高比特位,第一标识信息位于其它的比特位。当然,第一标识信息也可以位于da字段的高比特位,路由信息位于低比特位。例如,图17a和图17b所示,ipv6的da是128bit,通过定义其中的若干bit用于标识sdgp-id。以图10所示的转发路径为例。比如,网络设备a本地维护的路由表如表2所示。表2ipv6dest(地址)exit-interfacenext-hop(下一跳)c0a8:2048::/32trunk-0接口集合网络设备b比如,以目的地址中的低16比特位为sdgp-id为例。网络设备a接收到第一数据报文,第一数据报文中的da为c0a8:2048::2。按照ip最长匹配原则,匹配到c0a8:2048::/32,则对应的出接口为a->b的出接口trunk0接口。由于定义了da中的128中最低的16bit标识sdgp-id,比如c0a8:2048::2中最低的16bit的值为2,因此按照sdgp-id为2查询转发映射表,比如如表3所示,确定trunk0接口中的子接口interface2,即通过子接口2将第一数据报文转发到网络设备b。表3out-interface(出接口)sdgp-id子接口trunk0接口(a)1interface1trunk0接口(a)2interface2trunk0接口(a)3interface3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a可以合并表2和表3以获得资源路由表,进而网络设备a可以仅维护资源路由表,进而能够节省资源。例如,参见表3a所示,为资源路由表的一种示例。网络设备a接收到第一数据报文,第一数据报文中的da为c0a8:2048::2。按照ip最长匹配原则,匹配到c0a8:2048::/32,然后通过c0a8:2048::/32结合sdgp-id为2查询资源路由表,确定trunk0接口中的子接口interface2,即通过子接口2将第一数据报文转发到网络设备b。表3aipv6dest(地址)sdgp-id子接口c0a8:2048::/321interface1c0a8:2048::/322interface2c0a8:2048::/323interface3另一种示例中,以段路由(segmengrouing)ipv6转发场景为例。比如,上述ipv6da是srv6中定义的srv6sid,同样可采用上述方法,扩展srv6sid格式中的kbit用于标识sdgp-id。参见图18所示,示例性地描述一种srv6sid的结构。其中,locator具有定位功能。function指示设备的指令,用于指示srv6sid的生成节点进行相应的功能操作。arguments为可选的参数段,用于定义报文的流和服务等信息。例如,sdgp-id可以是argument内的信息,也可以是独立于argument的kbit。参见图19所示,示例性地描述一种srv6数据报文结构。其中,nextheader,表示紧跟在srh之后的报文头的类型。hdrextlen,表示srh头的长度,主要是指从segmentlist[0]到segmentlist[n]所占用长度。routingtype,用于表示路由头部类型,srhtype是4。segmentsleft(sl),表示到达目的节点前应当访问的中间节点数。lastentry,表示在段列表中包含段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的索引。flags,为数据包的一些标识。tag,标识同组数据包。segmentlist[n],表示段列表,段列表从路径的最后一段开始编码。segmentlist是ipv6地址形式。segmentlist[n]是srv6路径上第一个需要处理的segmentlist,segmentlist[n-1]是第二个,segmentlist[n-3]是第三个,...,segmentlist[0]是第n 1个。每经过一个srv6节点,segmentsleft(sl)字段减1,ipv6da信息变换一次。segmentsleft和segmentslist字段共同决定ipv6da信息。如果sl值是n(n-0),则ipv6da取值就是segmentslist[n]的值。如果sl值是n-1,则ipv6da取值就是segmentslist[n-1]的值,以此类推,如果sl值是1,则ipv6da取值就是segmentslist[1]的值。如果sl值是0,则ipv6da取值就是segmentslist[0]的值。srv6sid非本节点sid时,srv6sid即为普通的ipv6da,按照上述ipv6中目的地址中复用第一标识信息的示例中的转发方式来转发报文。若srv6sid是本节点sid时,通过查询转发信息库(forwardinformationdatabase,fib)表(和/或路由表)和转发映射表等,找到出接口/下一跳信息,然后再通过携带的sdgp-id信息确定子接口。作为一种示例,srv6数据转发基于endsid和end.xsid来转发。endsid表示endpointsid,用于标识网络中的某个目的地址前缀(prefix),在系统中全局可见,全局有效。end.xsid表示三层交叉连接的endpointsid,用于标识网络中的某条链路,全局可见,本地有效。节点收到srv6类型的数据报文后,首先根据目的地址(srv6sid)本地sid表,判断目的地址对应的srv6sid是end类型的sid还是end.x类型的sid。如果是end类型sid,节点会继续查询fib表(和/或路由表),然后根据ipv6fib表查询srv6sid对应的目标接口,然后根据srv6sid中的sdgp-id查询转发映射表确定子接口,然后通过确定的子接口转发数据报文。如果srv6sid是end.x类型sid,无需查询fib表,即确定srv6sid的下一跳(出接口),然后再根据srv6sid中的sdgp-id查询转发映射表确定子接口,然后通过确定的子接口转发数据报文。第三种方式中,第一标识信息可以复用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的其它字段,比如通信分类(trafficclass,tc)字段或流标签(flowlable)字段、或者源地址字段等。一种示例中,以ipv6报文为例,第一标识信息复用trafficclass字段。trafficclass字段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可以用于指示第一标识信息。比如,参见图20所示,将trafficclass字段全部用于指示第一标识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第一标识信息在流标签字段中的位置以及占用的比特数不作具体限定。第一网络设备获得到第一数据报文后,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的目的地址确定目标接口。然后从报文头的trafficclass字段获取第一标识信息,根据第一标识信息确定目标接口上的第一接口资源对象。从而通过第一接口资源对象转发第一数据报文。另一种示例中,以ipv6报文为例,第一标识信息复用流标签字段。流标签字段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可以用于指示第一标识信息。比如,参见图21所示,将流标签字段的一部分用于指示第一标识信息。例如,流标签字段中的高比特位用于指示流标签信息,低比特位用于指示第一标识信息。再例如,流标签字段中的低比特位用于指示流标签信息,高比特位用于指示第一标识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第一标识信息在流标签字段中的位置以及占用的比特数不作具体限定。第一网络设备获得到第一数据报文后,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的目的地址确定目标接口。然后从报文头的流标签字段获取第一标识信息,根据第一标识信息确定目标接口上的第一接口资源对象。从而通过第一接口资源对象转发第一数据报文。如下对sdgp-id对应到多个接口资源对象为例进行说明。sdgp-id与qos的差分服务模型(diffserv)结合,表示某种业务流的转发策略,不同的转发策略指示网络设备的接口上的一个或者多个接口资源对象,并指示接口资源对象的转发行为。控制器根据网络切片需求信息创建网络切片时,为网络切片配置sdgp-id,并为网络切片配置接口资源对象。控制器配置sdgp-id可以对应于多个接口资源对象。不同的sdgp-id可以对应于一个相同的接口资源对象。sdgp-id对应的接口资源对象关联用于转发业务流的phb。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sdgp-id对应的同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关联的phb可以不同。也就是说属于不同的网络切片的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在不同的网络切片下可以对应于不同的phb。不同的phb对应不同的转发行为,不同的转发行为提供不同的服务等级。比如以sdgp-id1为例,sdgp-id1对应于所述目标接口上的n个接口资源对象,n为大于1的整数,在全网中可以采用资源id(resource-id,res-id)来标识接口资源对象。控制器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网络切片的信息时,将sdgp-id与n个接口资源对象的映射关系,以及资源id与目标网络设备上的接口资源对象之间的映射关系发送给目标网络设备。控制器为每个sdgp-id配置的多个接口资源对象以及该sdgp-id下每个接口资源对象所采用的phb,可以认为是一种转发策略下发给各个目标网络设备。作为一种示例,sdgp-id与n个接口资源对象的映射关系,以及资源id与目标网络设备上的接口资源对象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作为网络切片的信息的一部分由控制器发送给目标网路设备。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的sdgp-id对应于不同于的网络切片,从而控制器可以将sdgp-id与网络切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发送给目标网络设备,由目标网络设备在全网泛洪,或者由控制器sdgp-id与网络切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分发给网络切片对应的网络拓扑中的各个网络设备。示例性地,以三个网络切片为例,sdgp-id为1对应于网络切片1,sdgp-id为2对应于网络切片2,sdgp-id为3对应于网络切片3。网络切片1:高优先级网络切片,其提供低丢包率、低延迟、低抖动,确定带宽的转发服务。其平均带宽为25g,峰值带宽为50g。为保证切片服务质量,该切片基于流量峰值分配资源,切片设置带宽为50g。网络切片2:低优先级网络切片,提供较低的延迟、低丢包率、高可靠性的服务。其平均带宽为10g,峰值带宽为20g。该切片基于流量均值分配资源,切片设置带宽为10g。网络切片3:低优先级网络切片,提供较低的延迟、低丢包率、高可靠性的服务。其平均带宽为5g,峰值带宽为10g。该切片基于流量均值分配资源,切片设置带宽为5g。例如,以接口资源对象为子接口为例,参见图22所示,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上均存在3个子接口,第一网络设备上的3个子接口分别为子接口1、子接口2和子接口3。第二网络设备上的3个子接口分别为子接口4、子接口5和子接口6。第一网络设备上的3个子接口与第二网络设备上的3个子接口一一相连,如图22所示的连接关系。子接口1与子接口4相连,提供的带宽为50g,子接口2与子接口5相连,提供的带宽为10g,子接口3与子接口6相连,提供的带宽为5g。各个子接口所对应的带宽可以在配网时被规划好,还可以由控制器在规划网络拓扑时来规划各个子接口的带宽。基于网络切片的需求,以及网络设备上的子接口的带宽,对不同网络切片提供不同的转发策略:比如,网络切片1基于流量峰值分配带宽资源,可以确保高优先级业务的可靠服务,网络切片1可以使用第一网络设备的子接口1和第二网络设备的子接口4作为转发资源,可以采用ef的转发行为。网络切片2基于流量均值分配带宽资源,可以为大部分业务流提供可靠服务,网络切片2可以使用第一网络设备的子接口2和第二网络设备的子接口5作为转发资源,当业务流的流量超过接口带宽均值时,可以将超出部分流量通过子接1和子接口4转发,可以采用降低服务等级的方式转发,比如采用以af方式转发。网络切片3基于流量均值分配带宽资源,可以为大部分业务流提供可靠服务,当业务流的流量超过均值时,可以将超出部分流量通过子接2和子接口5转发,可以采用降低服务等级的方式转发,比如采用be方式转发。基于此,可以配置不同的sdgp-id分别配置转发策略,转发策略中包括每个sdgp-id分别对应的子接口,以及该sdgp-id对应的子接口所采用的phb。例如,不同的sdgp对应的转发策略可以为:sdgp-id为1:第一网络设备的子接口1和第二网络设备的子接口4,qos:ef;sdgp-id为2:(第一网络设备的子接口2和第二网络设备的子接口5,qos:ef) (第一网络设备的子接口1和第二网络设备的子接口4 qos:af);sdgp-id为3:(第一网络设备的子接口3和第二网络设备的子接口6 qos:ef) (第一网络设备的子接口2和第二网络设备的子接口5 qos:be)。在采用资源id来标识子接口,不同网络设备上的相同属性的子接口使用相同的资源id,换句话说,假设两个网络设备间的路径认为是一条转发路径的话,资源id用于标识网络设备间的这条转发路径中的一条子路径。例如,参见图22所示,资源id:1标识子接口1和子接口4这条子路径,资源id:2标识子接口2和子接口5这条子路径,资源id:3标识子接口3和子接口6这条子路径。则上述转发策略可以表述为:sdgp-id为1:resid1 qos:ef;sdgp-id为2:(resid2 qos:ef) (resid1 qos:af);sdgp-id为3:(resid3 qos:ef) (resid2 qos:be)。目标网络设备接收到控制器下发的转发策略,即目标网络设备在接收到sdgp-id与n个接口资源对象的映射关系,以及资源id与目标网络设备上的接口资源对象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建立映射转发表,以接口资源对象为子接口为例。例如,参见图22所示,第一网络设备上的3个子接口构成绑定接口,第二网络设备上的3个子接口构成绑定接口。以绑定接口为trunk接口为例。在第一网络设备的转发面,根据trunk接口及sdgp-id、res-id与子接口的对应关系,生成并维护转发映射表,如下表4所示。在第二网络设备的转发面,根据trunk接口及sdgp-id、res-id与子接口的对应关系,生成并维护转发映射表,如表5所示。表4表5应理解的是,上述表4或表5所示的转发映射表仅作为一种示例,目标网络设备的转发面,根据trunk接口及sdgp-id、res-id与子接口的对应关系,生成并维护多个表。例如,表4对应的映射关系,还可以采用如下表6和表7的方式建立。表6表7res-id子接口1interface12interface23interface3作为一种示例,目标网络设备还可以将sdgp-id下对应的子接口采用的phb映射在转发表中,当然还可以作为单独的表格存储,还可以以其它非表格的方式存储,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第一网络设备在建立表1所示的映射转发表时,可以将sdgp-id下对应的子接口采用的phb添加在映射转发表中,参见表8所示。表8如下示例性地描述另一种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流的流程:1)第一网络设备获得第一数据报文,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携带路由信息以及第一标识信息.。2)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路由信息确定目标接口,所述目标接口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上存在的用于连接第二网络设备的接口,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下一跳网络设备;3)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4)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路由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作为单独的两个信息携带在第一数据报文中。比如,路由信息为目的地址。具体的,根据目的地址确定目标接口,以及根据第一标识信息确定接口资源对象的方式如前所述,此处不再赘述。一种示例中,比如,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所述目的地址和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另一种示例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扩展标签长度内容tlv,所述扩展tlv中包括所述目的地址和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又一种示例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作为熵标签包含在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标识信息可以复用目的地址,目的地址中的一部分用于指示第一标识信息。一种示例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目的地址,所述目的地址包括所述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例如,所述路由信息占用所述目的地址的高比特位,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占用所述目的地址的低比特位。再例如,所述路由信息占用所述目的地址的低比特位,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占用所述目的地址的高比特位。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标识信息复用通信分类字段。比如,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所述目的地址(路由信息)和通信分类字段,所述通信分类字段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再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标识信息复用流标签字段,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所述目的地址(路由信息)和流标签字段,所述流标签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作为一种示例,目标网络设备还可以将各个子接口对应的带宽分别映射在转发表中,当然还可以作为单独的表格存储,还可以以其它非表格的方式存储,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流的流程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23所示。s1801,第一网络设备获得第一数据报文,第一数据报文携带目的地址以及第一标识信息。第一数据报文为业务流中的任一数据报文。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n个接口资源对象存在映射关系,n为大于1的整数。具体获取的第一数据报文的方式可以参见图12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s1802,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目的地址确定目标接口,目标接口为第一网络设备上存在的用于连接第二网络设备的接口,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的下一跳网络设备。确定方式可以参见图12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s1803,第一网络设备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所映射的n个接口资源对象中确定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业务流的m个接口资源对象,m为小于或者等于n的正整数。s1804,第一网络设备通过m个接口资源对象中的一个接口资源对象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在确定用于转发第一数据报文的m个接口资源对象时,可以采用先根据目的地址确定目标接口,然后再根据第一标识信息在目标接口上确定m个接口资源对象的方式,还可以直接根据目的地址和第一标识信息确定第一接口资源对象。示例性地,目的地址包括的地址信息、第一标识信息与m个接口资源对象之间存在映射关系,也可以采用表的形式存储,比如第一网络设备存储有资源转发表,资源转发表中可以包括目的地址中的地址信息、第一标识信息以及m个接口资源对象的映射关系。基于此,上述步骤s1802和s1803可以替换为: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目的地址和第一标识信息查询资源转发表以确定m个接口资源对象。在第一网络设备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所映射的n个接口资源对象中确定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业务流的m个接口资源对象时,可以根据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的流量,来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所映射的n个接口资源对象中确定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业务流的m个接口资源对象。以n为2为例,为了区分两个接口资源对象,将两个接口资源对象分别称为主接口资源对象和辅接口资源对象,即第一标识信息分别对应于主接口资源对象和辅接口资源对象。第一网络设备在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所映射的n个接口资源对象中确定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业务流的m个接口资源对象时,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的带宽满足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的流量的要求时,确定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在该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通过主接口资源对象转发第一数据报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的带宽不满足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的流量的要求时,确定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和所述辅接口资源对象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在该情况下,第一网络设备针对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进行分流转发,即通过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和所述辅接口资源对象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该第一数据报文通过主接口资源对象转发还是通过辅接口资源对象,可以根据分流情况来确定,从而第一网络设备通过主接口资源对象或者辅接口资源对象来转发该第一数据报文。控制器针对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不同的接口资源对象配置不同的phb的情况下,比如,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主接口资源对象关联在转发业务流时采用第二phb,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辅接口资源对象关联在转发业务流时采用第三phb。第一网络设备在确定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时,可以采用第二phb,通过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第二phb可以是ef、af、be、cs中的任一项。在确定所述辅接口资源对象和主接口资源对象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时,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分别采用第二phb通过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和采用第三phb通过所述辅接口资源对象转发该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第二phb可以是ef、af、be、cs中的任一项,第三phb可以是ef、af、be、cs中的任一项。一般性的,主接口资源对象对应的phb的服务等级高于辅接口资源对象的服务等级。比如,上述第二phb可以为ef,第三phb为af。在采用分流方式转发时,主接口资源对象采用ef能够保证业务流的大部分内容的可靠服务,其它的部分内容以af方式降低服务等级后确保转发。再比如,第二phb为ef,第三phb为be。在采用分流方式转发时,主接口资源对象采用ef能够保证业务流的大部分内容的可靠服务,其它的部分内容以be方式降低服务等级后作尽力而为的转发。接着上述图22所示的例子,以第一网络设备配置表6所示的映射转发表为例。网络切片1的业务流1携带sdgp-id值为1,第一网络设备针对业务流1的处理流程如下:a1,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携带sdgp-id的数据报文1,通过目的地址查询本地路由表,获取出接口/下一跳,比如为trunk0,下一跳网络设备为第二网络设备;a2,第一网络设备解析数据报文1,并查询映射转发表(表6)确定sdgp-id=1对应的resid=1和phb为加速转发ef。a3,第一网络设备修改数据报文1的tc字段中的phb为加速转发ef;a4,第一网络设备根据出接口和resid=1,查询映射转发表(表6),获取子接口interface1;a5,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修改tc字段的数据报文1采用ef对应的转发行为,通过子接口interface1转发到下一跳网络设备,即第二网络设备。网络切片2的业务流2携带sdgp-id值为2,其网络设备侧处理流程如下(网络切片2的资源为10g,如果当前流量值为15g):b1,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带有sdgp-id的数据报文2,通过目的地址查询本地路由表,获取出接口/下一跳为eth-trunk0,下一跳网络设备为第二网络设备;b2,第一网络设备解析数据报文2,并查询映射转发表(表6)确定sdgp-id=2对应resid=2、phb为加速转发ef,还对应resid=1、phb为确保转发af;b3,第一网络设备修改数据报文2的tc字段中的phb为加速转发ef;b4,第一网络设备根据出接口和resid=2,查询转发映射表(表6),获取子接口interface2;b5,第一网络设备将修改tc字段的数据报文2采用ef对应的转发行为,通过子接口interface2转发到下一跳网络设备,即第二网络设备;b6,第一网络设备识别当前子接口2的带宽不满足业务流2的要求,修改业务流2中的部分报文的tc字段为af,并通过出接口和resid=1,查询转发映射表(表6),获取子接口interface1。b7,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修改tc字段的业务流中的部分报文采用ef对应的转发行为,通过子接口interface1转发到下一跳网络设备,即第二网络设备。从上可以看出,子接口interface1实现同时转发网络切片1和网络切片2的业务流。子接口interface1提供给网络切片1的转发行为是ef,子接口1为网络切片1的业务流提供绝对优先的队列调度,保证其带宽及时延;子接口interface1提供给网络切片2的转发行为是af,子接口1对未超出接口资源带宽限制的流量提供转发质量保证,对超出限度的流量并不会丢弃,而是降低服务等级后继续转发。网络切片3的业务流3携带sdgp-id值为3,第一网络设备处理流程如下:(切片3的资源为5g,如果当前流量值为10g)。c1,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带有sdgp-id的数据报文3,通过目的地址查询本地路由表,获取出接口/下一跳为eth-trunk0,下一跳网络设备为第二网络设备;c2,第一网络设备解析数据报文3,并查询映射转发表(表6)确定sdgp-id=3对应resid=3、phb为加速转发ef,还对应resid=2、phb为确保转发af;c3,第一网络设备修改数据报文3的tc字段中的phb为加速转发ef;c4,第一网络设备根据出接口和resid=3,查询转发映射表(表6),获取子接口interface3;c5,第一网络设备将修改tc字段的数据报文3采用ef对应的转发行为,通过子接口interface3转发到下一跳网络设备,即第二网络设备;c6,第一网络设备识别当前子接口3的带宽不满足业务流3的要求,修改业务流3中的部分报文的tc字段为be,并通过出接口和resid=2,查询转发映射表(表6),获取子接口interface2。c7,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修改tc字段的业务流中的部分报文采用be对应的转发行为,通过子接口interface2转发到下一跳网络设备,即第二网络设备。子接口interface2实现同时转发网络切片2和网络切片3的业务流。子接口interface2提供给网络切片2的转发行为是ef,子接口2为网络切片3的业务流提供绝对优先的队列调度,保证其带宽及时延;子接口interface2提供给网络切片3的转发行为是be,子接口2对网络切片3的业务流提供尽力而为的转发行为。如果子接口2长期处于满负荷运行,则网络切片3的这部分数据报文可能丢失。sdgp-id用于标识业务流的转发策略,不同网络切片可以共用同一转发资源,该转发资源主要为某个网络切片服务,在该转发资源空闲的时候,在保证主要的网络切片的业务流的转发质量情况下,为其他网络切片的业务流提供相应质量的转发保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下面以网络设备的物理接口划分多个子接口,并且网络设备间建立igp邻居时基于一个子接口建立为例。不同的子接口可以对应于不同的网络切片,用于建立igp邻居的子接口可以是基础网络切片对应的子接口。sdgp-id的不同取值用于对应不同的网络切片,比如sdgp-id可以为网络切片标识(sliceid)或者与网络切片关联的一个标识。网络切片中可以包括基础网络切片。比如图24中基于一个子接口1建立的igp邻居关系。在网络设备a转发面,根据基础切片的子接口1及sdgp-id与其它子接口的关系,生成并维护转发映射表,如下表9所示:表9out-interface(出接口)sdgp-id子接口interface10(或缺省)interface1interface11interface2interface12interface3作为一种示例,sdgp-id与子接口之间不限于是一一对应关系,还可以是一个sdgp-id对应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子接口,在转发业务流时,可以采用分流方式转发,即通过sdgp-id对应的多个子接口转发业务流。在sdgp-id与接口资源对象一一对应的情况下,网络设备转发业务流的流程参见图25a所示。s2501a,第一网络设备获得第一数据报文,第一数据报文携带目的地址以及第一标识信息。第一数据报文为业务流中的任一数据报文。上述提及的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业务流的转发路径上的头端网络设备,也可以转发路径上的中间网络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具体如何获得第一数据报文可以参见图12对应的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一种示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先根据目的地址确定第二接口资源对象,然后再结合第二接口资源对象和第一标识信息来确定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具体,参见图25a所示。另一种示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目的地址和第一标识信息结合资源路由表来直接确定用于转发第一数据报文的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具体参见图25b所示。s2502a,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目的地址确定第二接口资源对象,第二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的下一跳网络设备。在网络拓扑中,与第一网络设备连接的网络设备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目的地址能够确定该业务流转发的下一跳网络设备(即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接口资源对象。示例性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目的地址确定第二接口资源对象时,可以根据路由转发表确定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二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第二接口资源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接口资源对象,从而确定第二接口资源对象。路由转发表包括目的地址包括的地址信息与第二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的对应关系。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数据报文,根据第一数据报文中的目的地址,按照ip最长匹配原则,匹配到地址信息,从而确定路由转发表中地址信息对应的第二接口资源对象。s2503a,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二接口资源对象和第一标识信息确定第一接口资源对象。示例性地,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存在一一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可以存储在第一网络设备中,从而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标识信息确定第一接口资源对象。第二接口资源对象和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均属于第一网络设备上用于连接第二网络设备的接口。结合表9,该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和第二接口资源对象均为第一网络设备上的子接口。第一网络设备在存储上述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一接口资源对象之间的一一映射关系时,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存储,例如,第一网络设备上存储有第一转发映射表,所述第一转发映射表中包括所述第二接口资源对象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的对应关系,从而第一网络设备在确定第二接口资源对象后,根据所述第一转发映射表确定所第二接口资源对象标识和第一标识信息共同对应的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进而确定了第一接口资源对象。s2504a,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将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第二网络设备。参见图25b所示,对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目的地址和第一标识信息结合资源路由表来直接确定用于转发第一数据报文的第一接口资源对象,进行详细说明。s2501b,参见s2501a,此处不再赘述。s2502b,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目的地址和第一标识信息查询资源路由表以确定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可选地,资源路由表包括目的地址中的地址信息、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的对应关系。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数据报文,根据第一数据报文中的目的地址,按照ip最长匹配原则,匹配到地址信息,从而根据地址信息和第一标识信息确定第一接口资源对象。s2503b,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第二网络设备。其中,第一标识信息可以携带在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第一标识信息携带在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的方式可以包括多种,如下示例性地描述几种。第一种方式中,第一标识信息和目的地址作为两个信息分别携带在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例如,第一标识信息可以携带在扩展tlv或者子tlv中。第一数据报文可以是ipv6类型报文、也可以是ipv4类型报文,还可以是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labelswitching,mpls)报文,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报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第二种方式中,第一标识信息可以复用目的地址字段,将第一标识信息作为目的地址中的一部分携带在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第三种方式中,第一标识信息可以复用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的其它字段,比如通信分类(trafficclass,tc)字段或流标签(flowlable)字段、或者源地址字段等。具体的,第一标识信息在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的位置可以参见图12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作为一种示例,以子接口为flexe接口为例。网络设备上的物理接口被划分为3个flexe接口,分别为flexe1、flexe2和flexe3。参见图26所示,以转发路径为网络设备a-》网络设备b-》网络设备c为例。flexe1对应于基础切片,即网络切片1,用于承载非网络切片任务,flexe2对应于网络切片2,承载网络切片2的业务,flexe3对应于网络切片3,承载网络切片3的业务。网络切片1的标识,即网络切片1的sliceid为0。网络切片2的标识,即网络切片1的sliceid为1,网络切片3的标识,即网络切片3的sliceid为2。各个网络设备仅在flexe1上运行igp。控制器在配置网络切片时,生成第一标识信息与子接口id的对应关系。以第一标识信息为网络切片id为例。例如,参见表10所示。为了描述方便,以第一标识信息与子接口id的对应关系通过表来实现,称为切片接口映射表。表10out-interface(出接口)slice-id子接口flexe10(或缺省)flexe1flexe11flexe2flexe12flexe3结合图26所示,由于各个网络设备仅在flexe1上运行,因此在运行igp时,对应的拓扑结构如图27所示。以网络设备b为例,网络设备b在计算路由时,确定的出接口仅为ge0/1/0,即为flexe1。网络设备b运行igp在ge0/1/0分配邻居标签sid,sid可以称为前缀标签,例如prefixa。比如参见图27,prefixa为a2:1::100。网络设备b运行igp创建的路由转发表可以如表11所示。表11sid(或sid)出接口prefixa(比如a2:1::100)ge0/1/0prefixbge0/2/0邻居标签能够知道在基础切片上进行数据报文的转发,数据报文中可以携带邻居标签作为目的地址。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其它网络切片的业务的转发,在数据面扩展第一标识信息字段,此处为sliceid,进而通过邻居标签结合sliceid来指导其它网络切片的业务数据的转发。以数据报文为ipv6类型报文,第一标识信息和目的地址作为两个信息分别携带在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以第一标识信息可以携带在扩展tlv或者子tlv中。参见图28所示。比如,针对基础网络切片的业务数据来说,参见图29a所示,网络设备b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a的数据报文1,该数据报文1不携带sliceid。网络设备b查询路由转发表确定目的地址prefixa对应的出接口为ge0/1/0-flexe1。从而网络设备通过ge0/1/0-flexe1向网络设备c转发数据报文1。再比如,针对网络切片2的业务数据来说,参见图29b所示,网络设备b接收来自网络设备a的数据报文2,该数据报文2携带目的地址为prefixa,第一标识信息为sliceid:1,网络设备b查询路由转发表确定目的地址prefixa对应的出接口为ge0/1/0-flexe1。然后根据ge0/1/0-flexe1和sliceid:1查询切片接口映射表确定转发子接口为flexe2。从而网络设备通过flexe2向网络设备c转发数据报文2。又比如,针对网络切片3的业务数据来说,参见图29c所示,网络设备b接收来自网络设备a的数据报文3,该数据报文3携带目的地址为prefixa,第一标识信息为sliceid:2,网络设备b查询路由转发表确定目的地址prefixa对应的出接口为ge0/1/0-flexe1。然后根据ge0/1/0-flexe1和sliceid:2查询切片接口映射表确定转发子接口为flexe3。从而网络设备通过flexe3向网络设备c转发数据报文3。作为另一种示例,还以图26为例。控制器在配置网络切片时,生成第一标识信息与子接口id的对应关系得到切片接口映射表。并且将路由转发表和切片接口映射表进行合并得到资源路由表。以路由转发表为表11为例,切片接口映射表为表10为例,则资源路由表参见表12所示。表12比如,针对基础网络切片的业务数据来说,网络设备b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a的数据报文1,该数据报文1不携带sliceid。网络设备b根据目的地址prefixa查询资源路由表确定用于转发报文的子接口为ge0/1/0-flexe1。从而网络设备通过ge0/1/0-flexe1向网络设备c转发数据报文1。再比如,针对网络切片2的业务数据来说,网络设备b接收来自网络设备a的数据报文2,该数据报文2携带目的地址为prefixa,第一标识信息为sliceid:1,网络设备b根据目的地址prefixa和sliceid:1查询资源转发表确定目的地址prefixa和sliceid:1对应的子接口为flexe2。从而网络设备通过flexe2向网络设备c转发数据报文2。又比如,针对网络切片3的业务数据来说,网络设备b接收来自网络设备a的数据报文3,该数据报文3携带目的地址为prefixa,第一标识信息为sliceid:2,网络设备b根据目的地址prefixa和sliceid:1查询资源转发表确定目的地址prefixa和sliceid:2对应的转发子接口为flexe3。从而网络设备通过flexe3向网络设备c转发数据报文3。如下对slice-id对应到多个接口资源对象为例进行说明。slice-id与qos的差分服务模型(diffserv)结合,表示某种业务流的转发策略,不同的转发策略指示网络设备的接口上的一个或者多个接口资源对象,并指示接口资源对象的转发行为。在本实施例下,slice-id为sliceid,对应到多个接口资源对象。控制器根据网络切片需求信息创建网络切片时,为网络切片配置slice-id,并为网络切片配置接口资源对象。控制器配置slice-id可以对应于多个接口资源对象。不同的slice-id可以对应于一个相同的接口资源对象。slice-id对应的接口资源对象关联用于转发业务流的phb。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slice-id对应的同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关联的phb可以不同。也就是说属于不同的网络切片的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在不同的网络切片下可以对应于不同的phb。不同的phb对应不同的转发行为,不同的转发行为提供不同的服务等级。比如以slice-id为例,slice-id对应于所述目标接口上的n个接口资源对象,n为大于1的整数,在全网中可以采用资源id(resource-id,res-id)来标识接口资源对象。控制器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网络切片的信息时,将slice-id与n个接口资源对象的映射关系,以及资源id与目标网络设备上的接口资源对象之间的映射关系发送给目标网络设备。控制器为每个slice-id配置的多个接口资源对象以及该slice-id下每个接口资源对象所采用的phb,可以认为是一种转发策略下发给各个目标网络设备。作为一种示例,slice-id与n个接口资源对象的映射关系,以及资源id与目标网络设备上的接口资源对象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作为网络切片的信息的一部分由控制器发送给目标网路设备。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的slice-id对应于不同于的网络切片,从而控制器可以将slice-id与网络切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发送给目标网络设备,由目标网络设备在全网泛洪,或者由控制器slice-id与网络切片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分发给网络切片对应的网络拓扑中的各个网络设备。基于与方法实施例同样的处理原则,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置1900,参见图30所示。该装置1900应用于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是上述图6,图10-图12,图16、图22-图23、图25a和图25b、图26-图27、图29a-图29c中所示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具体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动作。该装置190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1901、处理模块1902、发送模块1903。该装置1900具体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处理器,或者芯片或者芯片系统等。处理模块1902用于对装置19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接收模块1901用于接收信息或者报文,发送模块1903用于发送信息或者发送报文,处理模块1902用于对接收模块1901接收到的信息或者报文进行处理。以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为例,一种实施场景中:处理模块1902,用于获得第一数据报文,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携带目的地址以及第一标识信息;根据所述目的地址确定目标接口,所述目标接口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上存在的用于连接第二网络设备的接口,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下一跳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所述处理模块1902根据所述目的地址确定目标接口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上述图1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1202的处理过程,这里不再赘述。所述处理模块1902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具体实现可以参考上述图1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1203的处理过程或者可以参考图2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803的处理过程,这里不再赘述。发送模块1903,用于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发送模块1903根据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具体实现可以参考上述图1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1204的处理过程或者可以参考图2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804的处理过程,这里不再赘述。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1902,具体用于根据路由转发表确定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目标接口标识,所述路由转发表包括所述目的地址与所述目标接口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目标接口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目标接口。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目标接口上的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存在一一映射关系;所述处理模块19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所对应的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存储有第一映射转发表;所述第一映射转发表中包括所述目标接口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处理模块19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转发表确定所述目标接口标识所标识的目标接口上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具体的上述第一映射转发表的构建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转发业务流时采用第一每跳行为phb;所述处理模块19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所对应的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后,使用所述第一phb并通过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n个接口资源对象存在映射关系,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处理模块1902,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所映射的n个接口资源对象中确定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业务流的m个接口资源对象,m为小于或者等于n的正整数。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n个接口资源对象分别配有转发业务流所采用的phb;所述处理模块1902,具体用于在确定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业务流的m个接口资源对象后,采用所述m个接口资源对象分别配置的phb,通过所述m个接口资源对象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n为2,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于主接口资源对象和辅接口资源对象;所述处理模块1902,具体用于确定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的带宽满足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的流量的要求时,确定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或者,确定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的带宽不满足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的流量的要求时,确定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和所述辅接口资源对象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转发业务流时采用第二phb,所述辅接口资源对象转发所述业务流时采用第三phb;所述处理模块1902,具体用于在确定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时,采用所述第二phb,通过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或者,在确定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和所述辅接口资源对象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时,采用所述第二phb,通过所述辅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或者采用所述第三phb,通过所述辅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phb为ef、cs、af、be中的任一项;或者,所述第三phb为ef、cs、af、be中的任一项。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1901,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上一跳网络设备的第一数据报文;或者,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报文。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转发路径上的头端网络设备,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1901,用于接收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二数据报文关联第一网络切片;所述处理模块19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插入所述第二数据报文中得到所述第一数据报文。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接口为物理接口,所述接口资源对象为物理子接口、逻辑子接口或者报文队列;或者,所述目标接口为绑定接口,所述接口资源对象为物理接口。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接口为绑定接口,所述绑定接口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建立邻居关系。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扩展标签长度内容tlv,所述扩展tlv中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作为熵标签包含在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标识信息所对应的接口资源对象供第一网络切片使用。另一种实施场景中:处理模块1902,用于获得第一数据报文,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携带路由信息以及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路由信息确定目标接口,所述目标接口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上存在的用于连接第二网络设备的接口,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下一跳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发送模块1903,用于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路由信息为目的地址。处理模块1902,具体用于从第一数据报文中获取目的地址,根据目的地址确定目标接口,然后根据第一数据报文中的第一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所述目的地址和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扩展标签长度内容tlv,所述扩展tlv中包括所述目的地址和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作为熵标签包含在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目的地址,所述目的地址包括所述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处理模块1902,具体用于从第一数据报文中获取目的地址,根据目的地址确定目标接口,然后从目的地址中获取第一标识信息,并根据第一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路由信息占用所述目的地址的高比特位,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占用所述目的地址的低比特位;或者,所述路由信息占用所述目的地址的低比特位,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占用所述目的地址的高比特位。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所述目的地址和通信分类字段,所述通信分类字段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处理模块1902,具体用于从第一数据报文中获取目的地址,根据目的地址确定目标接口,然后从第一数据报文的通信分类字段中获取第一标识信息,并根据第一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所述目的地址和流标签,所述流标签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处理模块1902,具体用于从第一数据报文中获取目的地址,根据目的地址确定目标接口,然后从第一数据报文的流标签字段中获取第一标识信息,并根据第一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又一种实施场景中:处理模块1902,用于获得第一数据报文,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携带目的地址以及第一标识信息;根据所述目的地址以及第一标识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属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上存在的用于连接第二网络设备的接口资源对象,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下一跳网络设备;发送模块1903,用于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不同取值对应于不同的网络切片。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19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地址确定第二接口资源对象;根据所述第二接口资源对象和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其中,所述第二接口资源对象属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上存在的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接口资源对象。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19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地址查询路由转发表确定第二接口资源对象,所述路由转发表包括所述目的地址中的地址信息与第二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接口资源对象。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1902,具体用于根据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二接口资源对象和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共同对应的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所述映射关系中包括所述第二接口资源对象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和所述第二接口资源对象均接口包括:物理子接口或者逻辑子接口或者报文队列。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19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地址和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查询资源路由表以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资源路由表包括所述目的地址中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19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地址确定目标接口,所述目标接口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上存在的用于连接第二网络设备的接口;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属于所述目标接口。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19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地址从路由转发表确定目标接口标识,所述路由转发表包括所述目的地址中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目标接口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目标接口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目标接口。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存在映射关系;所述处理模块19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所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接口为物理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为物理子接口、逻辑子接口或者报文队列;或者,所述目标接口为绑定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为物理接口。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接口为绑定接口,所述绑定接口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建立邻居关系。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转发业务流时采用第一每跳行为phb;所述发送模块1903,具体用于使用所述第一phb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n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存在映射关系,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处理模块1902,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所映射的n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中确定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业务流的m第一个接口资源对象,m为小于或者等于n的正整数。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n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分别配有转发业务流所采用的phb;所述发送模块1903,具体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1902确定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业务流的m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后,采用所述m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分别配置的phb,通过所述m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n为2,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于主接口资源对象和辅接口资源对象;所述处理模块1902,具体用于确定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的带宽满足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的流量的要求时,确定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或者,确定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的带宽不满足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的流量的要求时,确定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和所述辅接口资源对象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转发业务流时采用第二phb,所述辅接口资源对象转发所述业务流时采用第三phb;所述发送模块1903,具体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1902确定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时,采用所述第二phb,通过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或者,在所述处理模块1902确定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和所述辅接口资源对象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时,采用所述第二phb,通过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以及采用所述第三phb,通过所述辅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phb为加速转发ef、类选择码cs、确保转发af、尽力而为be中的任一项;或者,所述第三phb为ef、cs、af、be中的任一项。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接收模块1901,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上一跳网络设备的第一数据报文;或者,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报文。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转发路径上的头端网络设备,还包括:接收模块1901,用于接收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二数据报文关联第一网络切片;所述处理模块190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插入所述第二数据报文中得到所述第一数据报文。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1901,还用于接收控制器发送的所述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与第一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以及第一网络设备上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扩展标签长度内容tlv,所述扩展tlv中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作为熵标签包含在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所述目的地址,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占用所述目的地址中的k个比特位,k为正整数。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k个比特位为所述目的地址中的连续k个低比特位,或者,所述k个比特位为所述目的地址中的连续k个高比特位。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通信分类字段,所述通信分类字段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流标签,所述流标签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如图31所示,网络设备2000中可以包括通信接口2010和处理器2020。网络设备200可以是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比如图6,图10-图12,图16、图22-图23、图25a和图25b、图26-图27、图29a-图29c中所示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具体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图6,图10-图12,图16、图22-图23、图25a和图25b、图26-图27、图29a-图29c中所示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动作。可选的,网络设备2000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2030。其中,存储器2030可以设置于网络设备内部,还可以设置于网络设备外部。上述图30中所示的、处理模块1902均可以由处理器2020实现。接收模块1901、发送模块1903可以由通信接口2010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通信接口、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31中以存储器2030、处理器2020以及通信接口2010之间通过总线连接,总线在图31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31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处理器2020通过通信接口2010收发报文或者消息,并用于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任一方法。在实现过程中,处理流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202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比如第一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处理器202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所执行的程序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2030中。存储器2030和处理器2020耦合。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020用于获得第一数据报文,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携带路由信息以及第一标识信息,然后根据所述路由信息确定目标接口,所述目标接口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上存在的用于连接第二网络设备的接口,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下一跳网络设备;并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之后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如图32所示,网络设备2100中可以主控板和接口板。包括主控板和接口板,主控板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接口板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接口卡。接口板的处理器用于调用接口板的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通过接口卡执行报文的接收和发送。主控板的处理器用于调用主控板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执行报文相应的处理功能。基于与方法实施例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置,参见图33所示,该装置2200应用于控制器。该装置220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2201、发送模块2202。该装置2200具体可以是控制器中的处理器,或者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或者是一个功能模块等。处理模块2201用于对装置22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处理模块2201用于创建网络切片,生成网络切片的信息等。发送模块2202用于发送网络切片的信息。示例性地,处理模块2201,用于在创建第一网络切片时,创建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与第一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以及第一网络设备上的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网络切片能够使用所述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创建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与第一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以及第一网络设备上的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的具体方式可以参见上述方法中创建网络切片的过程描述中的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发送模块2202,用于将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与第一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目标接口为物理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为物理子接口、逻辑子接口或者报文队列;或者,所述目标接口为绑定接口,所述接口资源对象为物理接口。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器的结构,如图34所示,控制器2300中可以包括通信接口2310和处理器2320,控制器2300可以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控制器,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控制器的动作。可选的,控制器2300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2330。其中,存储器2330可以设置于控制器内部,还可以设置于控制器外部。上述图27中所示的处理模块2201可以由处理器2320实现。发送模块2202可以由通信接口2310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模块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模块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器可能和存储器协同操作。存储器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disk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存储器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软件程序,该软件程序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可实现上述任意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1.一种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获得第一数据报文,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携带目的地址以及第一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目的地址以及第一标识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属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上存在的用于连接第二网络设备的接口资源对象,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下一跳网络设备;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不同取值对应于不同的网络切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目的地址以及第一标识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目的地址确定第二接口资源对象;
根据所述第二接口资源对象和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
其中,所述第二接口资源对象属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上存在的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接口资源对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目的地址确定第二接口资源对象,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目的地址查询路由转发表确定第二接口资源对象,所述路由转发表包括所述目的地址中的地址信息与第二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接口资源对象。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接口资源对象和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二接口资源对象和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共同对应的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
所述映射关系中包括所述第二接口资源对象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
6.如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和所述第二接口资源对象均包括:物理子接口或者逻辑子接口或者报文队列。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目的地址以及第一标识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目的地址和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查询资源路由表以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路由表包括所述目的地址中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目的地址以及第一标识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目的地址确定目标接口,所述目标接口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上存在的用于连接第二网络设备的接口;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属于所述目标接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目的地址确定目标接口,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目的地址从路由转发表确定目标接口标识,所述路由转发表包括所述目的地址中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目标接口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目标接口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目标接口。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存在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至少接口资源对象,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所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
12.如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接口为物理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为物理子接口、逻辑子接口或者报文队列;或者,
所述目标接口为绑定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为物理接口。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接口为绑定接口,所述绑定接口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建立邻居关系。
14.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转发业务流时采用第一每跳行为phb;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使用所述第一phb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15.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n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存在映射关系,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目的地址以及第一标识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所映射的n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中确定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业务流的m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m为小于或者等于n的正整数。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分别配有转发业务流所采用的phb;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在确定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业务流的m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后,采用所述m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分别配置的phb,通过所述m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为2,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于主接口资源对象和辅接口资源对象;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所映射的n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中确定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业务流的m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的带宽满足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的流量的要求时,确定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或者,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的带宽不满足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的流量的要求时,确定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和所述辅接口资源对象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转发业务流时采用第二phb,所述辅接口资源对象转发所述业务流时采用第三phb;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在确定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时,采用所述第二phb,通过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或者,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在确定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和所述辅接口资源对象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时,采用所述第二phb,通过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以及采用所述第三phb,通过所述辅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hb为加速转发ef、类选择码cs、确保转发af、尽力而为be中的任一项;或者,
所述第三phb为ef、cs、af、be中的任一项。
20.如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得第一数据报文,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上一跳网络设备的第一数据报文;或者,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报文。
21.如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转发路径上的头端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得第一数据报文,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二数据报文关联第一网络切片;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插入所述第二数据报文中得到所述第一数据报文。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控制器发送的所述网络切片的标识与第一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以及第一网络设备上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
23.如权利要求1-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扩展标签长度内容tlv,所述扩展tlv中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作为熵标签包含在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
26.如权利要求1-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所述目的地址,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占用所述目的地址中的k个比特位,k为正整数。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个比特位为所述目的地址中的连续k个低比特位,或者,所述k个比特位为所述目的地址中的连续k个高比特位。
28.如权利要求1-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通信分类字段,所述通信分类字段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29.如权利要求1-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流标签,所述流标签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30.一种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获得第一数据报文,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携带目的地址以及第一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目的地址确定目标接口,所述目标接口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上存在的用于连接第二网络设备的接口,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下一跳网络设备;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目的地址确定目标接口,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路由转发表确定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目标接口标识,所述路由转发表包括所述目的地址与所述目标接口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目标接口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目标接口。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目标接口上的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存在一一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所对应的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存储有第一映射转发表;
所述第一映射转发表中包括所述目标接口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的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所对应的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映射转发表确定所述目标接口标识所标识的目标接口上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
34.一种数据报文传输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获得第一数据报文,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携带路由信息以及第一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路由信息确定目标接口,所述目标接口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上存在的用于连接第二网络设备的接口,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下一跳网络设备;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信息为目的地址。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所述目的地址和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扩展标签长度内容tlv,所述扩展tlv中包括所述目的地址和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38.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作为熵标签包含在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
39.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目的地址,所述目的地址包括所述路由信息和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40.如权利要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信息占用所述目的地址的高比特位,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占用所述目的地址的低比特位;或者,所述路由信息占用所述目的地址的低比特位,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占用所述目的地址的高比特位。
41.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所述目的地址和通信分类字段,所述通信分类字段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42.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所述目的地址和流标签,所述流标签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43.一种数据报文传输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器在创建第一网络切片时,创建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与第一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以及第一网络设备上的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网络切片可使用所述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
所述控制器将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与第一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一网络设备。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接口为物理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为物理子接口、逻辑子接口或者报文队列;或者,
所述目标接口为绑定接口,所述接口资源对象为物理接口。
45.一种数据传输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获得第一数据报文,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携带目的地址以及第一标识信息;根据所述目的地址以及第一标识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属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上存在的用于连接第二网络设备的接口资源对象,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下一跳网络设备;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不同取值对应于不同的网络切片。
47.如权利要求45或4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地址确定第二接口资源对象;根据所述第二接口资源对象和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
其中,所述第二接口资源对象属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上存在的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接口资源对象。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地址查询路由转发表确定第二接口资源对象,所述路由转发表包括所述目的地址中的地址信息与第二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二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二接口资源对象。
49.如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二接口资源对象和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共同对应的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
所述映射关系中包括所述第二接口资源对象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
50.如权利要求47-4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和所述第二接口资源对象均包括:物理子接口或者逻辑子接口或者报文队列。
51.如权利要求45或4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地址和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查询资源路由表以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
52.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路由表包括所述目的地址中的地址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
53.如权利要求45或4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地址确定目标接口,所述目标接口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上存在的用于连接第二网络设备的接口;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属于所述目标接口。
54.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地址从路由转发表确定目标接口标识,所述路由转发表包括所述目的地址中的地址信息与所述目标接口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目标接口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目标接口。
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存在映射关系;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所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
56.如权利要求53-5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接口为物理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为物理子接口、逻辑子接口或者报文队列;或者,
所述目标接口为绑定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为物理接口。
57.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接口为绑定接口,所述绑定接口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建立邻居关系。
58.如权利要求45-5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转发业务流时采用第一每跳行为phb;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使用所述第一phb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59.如权利要求45-5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n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存在映射关系,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所映射的n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中确定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业务流的m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m为小于或者等于n的正整数。
60.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分别配有转发业务流所采用的phb;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确定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业务流的m第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后,采用所述m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分别配置的phb,通过所述m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
61.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n为2,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于主接口资源对象和辅接口资源对象;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的带宽满足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的流量的要求时,确定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或者,
确定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的带宽不满足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的流量的要求时,确定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和所述辅接口资源对象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
62.如权利要求6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转发业务流时采用第二phb,所述辅接口资源对象转发所述业务流时采用第三phb;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确定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时,采用所述第二phb,通过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或者,
在所述处理模块确定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和所述辅接口资源对象用于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时,采用所述第二phb,通过所述主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以及采用所述第三phb,通过所述辅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所属的业务流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63.如权利要求6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hb为加速转发ef、类选择码cs、确保转发af、尽力而为be中的任一项;或者,
所述第三phb为ef、cs、af、be中的任一项。
64.如权利要求45-6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上一跳网络设备的第一数据报文;或者,
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报文。
65.如权利要求45-6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转发路径上的头端网络设备,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二数据报文关联第一网络切片;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插入所述第二数据报文中得到所述第一数据报文。
66.如权利要求6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控制器发送的所述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与第一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以及第一网络设备上的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资源对象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
67.如权利要求45-6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68.如权利要求6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扩展标签长度内容tlv,所述扩展tlv中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69.如权利要求6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作为熵标签包含在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
70.如权利要求45-6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所述目的地址,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占用所述目的地址中的k个比特位,k为正整数。
71.如权利要求7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k个比特位为所述目的地址中的连续k个低比特位,或者,所述k个比特位为所述目的地址中的连续k个高比特位。
72.如权利要求45-6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通信分类字段,所述通信分类字段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73.如权利要求45-6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包括流标签,所述流标签包括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74.一种数据传输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获得第一数据报文,所述第一数据报文携带目的地址以及第一标识信息;根据所述目的地址确定目标接口,所述目标接口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上存在的用于连接第二网络设备的接口,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下一跳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将所述第一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75.如权利要求7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路由转发表确定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目标接口标识,所述路由转发表包括所述目的地址与所述目标接口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目标接口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目标接口。
76.如权利要求7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目标接口上的第一接口资源对象存在一一映射关系;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所对应的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
77.如权利要求7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存储有第一映射转发表;所述第一映射转发表中包括所述目标接口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的对应关系;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转发表确定所述目标接口标识所标识的目标接口上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标识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
78.如权利要求74-7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上一跳网络设备的第一数据报文;或者,
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报文。
79.如权利要求74-7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数据报文的转发路径上的头端网络设备,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数据报文,所述第二数据报文关联第一网络切片;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插入所述第二数据报文中得到所述第一数据报文。
80.一种数据报文传输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控制器,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在创建第一网络切片时,创建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与第一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以及第一网络设备上的目标接口上的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网络切片能够使用所述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
发送模块,用于将第一网络切片的标识与第一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接口资源对象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一网络设备。
81.如权利要求8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接口为物理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资源对象为物理子接口、逻辑子接口或者报文队列;或者,
所述目标接口为绑定接口,所述接口资源对象为物理接口。
82.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接口和处理器;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通信消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与所述通信接口通信,根据所述通信消息,实施权利要求1至4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3.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接口和处理器;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通信消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与所述通信接口通信,根据所述通信消息,并实施权利要求43或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
84.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6.一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5至79任一所述的装置和如权利要求80-8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或者,所述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82所述的网络设备和如权利要求83所述的控制器。
技术总结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本申请通过增加一个或者多个标识信息,用于确定网络设备的接口上转发数据报文的接口资源对象。增加的一个或者多个标识信息中包括一个全局的标识信息,全局的标识信息可以对应于网络切片,不同的网络切片的全局的标识信息取值不同。全局的网络标识对应于一个或者多个接口资源对象,一个接口资源对象可以由一个网络切片单独享有,还可以一个接口资源对象由多个网络切片共同享有。
技术研发人员:姚俊达;胡志波;董杰;陈新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0
技术公布日: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