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液体加热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112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液体加热器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液体加热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新能源汽车液体加热器,有采用ptc陶瓷作为发热体,由于ptc陶瓷优异的性能,例如功率密度大,使用电压范围宽,耐压可靠性好,干烧也不会损坏等特点,目前ptc加热器已经得到行业广泛认可,并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标准配件。

    目前市场上的液体加热器存在的问题是:加热器和控制器设计装配在同一个空间内,这种结构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一旦加热器水管产生渗漏,水马上会进入控制器部分,很容易造成漏电事故,安全性差,同时现有的ptc加热芯体普遍存在加热效率低、导热性和可靠性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液体加热循环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加热器和控制器设计装配在同一个空间内,这种结构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一旦加热器水管产生渗漏,水马上会进入控制器部分,很容易造成漏电事故,安全性差,同时现有的ptc加热芯体普遍存在加热效率低、导热性和可靠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液体加热循环系统,包括加热外套模具,所述加热外套模具的一侧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加热外套模具内,所述加热外套模具的内部设有加热器组件,所述加热器组件包括不锈钢管,所述不锈钢管的外侧设有内绝缘介质层,所述内绝缘介质层远离不锈钢管的一侧设有电阻发热层,所述电阻发热层远离内绝缘介质层的一侧设有外绝缘介质层,所述不锈钢管的一端设有液体进口,所述不锈钢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加热外套模具内,所述加热外套模具上设有液体出口。

    优选的,所述电阻发热层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为桶型结构,所述加热管上焊接有电源接插件头与温度传感器接插件头,所述电源接插件头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接插件头均与加热管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外套模具的外侧壁上设有插件安装槽,所述电源接插件头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接插件头均延伸出插件安装槽。

    优选的,所述电源接插件头与温度传感器接插件头的输入端分别外接有供电电源与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内绝缘介质层厚度为100μm。

    优选的,所述内绝缘介质层与所述外绝缘介质层均为绝缘介质胶膜,所述绝缘介质胶膜为导热树脂。

    优选的,所述加热外套模具为桶型结构,所述加热外套模具套设在不锈钢管外侧,所述加热外套模具与不锈钢管之间设有环型加热腔。

    优选的,所述电源接插件头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接插件头的外侧设有塑料密封盒,所述电源接插件头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接插件头位于塑料密封盒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液体加热循环系统工作时,水流从液体进口进入不锈钢管内流过,通过供电电源供电使电阻发热层的加热管实现加热工作,同时通过外接的温度传感器及时感应加热外套模具内的温度,从而实现对加热外套模具内温度的调控,将电源插件头、温度传感器与加热管分开装配,有效避免了加热器水管渗漏导致的漏电事故,提高了安全性,加热管加热时,内绝缘介质层厚度在100μm左右,使电阻发热层到不锈钢管的传导距离缩短,使热阻减小,提高了热响应速度;

    2、加热完成后的液体通过液体出口流出,使热量能够及时传导走,使整个发热管表面温度不高,避免引起明火,加热外套模具的桶型结构形成天然水道,实现加热外套模具内360度整体通道加热,使整体受热比较均匀,避免因加热器表面产生大量气泡而使加热效率降低,该新型新能源汽车液体加热循环系统安全性好,增加了使用寿命,且功率密度高,体积小巧,无功率衰减,热响应快,不易结垢,有效提高了热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液体加热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液体加热循环系统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液体加热循环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加热管,3温度传感器接插件头,4电源接插件头,5液体进口,6液体出口,7加热外套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能源汽车液体加热循环系统,包括加热外套模具7,加热外套模具7的一侧连接有电机1,电机1的输出端延伸至加热外套模具7内,加热外套模具7的桶型结构形成天然水道,实现加热外套模具7内360度整体通道加热,使整体受热比较均匀,加热外套模具7的内部设有加热器组件,加热器组件包括不锈钢管,不锈钢管的外侧设有内绝缘介质层,内绝缘介质层远离不锈钢管的一侧设有电阻发热层,电阻发热层远离内绝缘介质层的一侧设有外绝缘介质层,不锈钢管的一端设有液体进口5,水流从液体进口5进入不锈钢管内流过,不锈钢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加热外套模具内,加热外套模具上设有液体出口6,加热完成后的液体通过液体出口6流出,使热量能够及时传导走,使整个发热管表面温度不高,避免引起明火。

    本发明中:电阻发热层包括加热管2,加热管2为桶型结构,加热管2上焊接有电源接插件头4与温度传感器接插件头3,电源接插件头4与温度传感器接插件头3均与加热管2电性连接,供电电源供电使电阻发热层的加热管2实现加热工作,同时通过外接的温度传感器及时感应加热外套模具7内的温度,从而实现对加热外套模具7内温度的调控,将温度传感器与加热管2分开装配,有效避免了加热器水管渗漏导致的漏电事故,提高了安全性;加热外套模具7的外侧壁上设有插件安装槽,电源接插件头4与温度传感器接插件头3均延伸出插件安装槽;电源接插件头4与温度传感器接插件头3的输入端分别外接有供电电源与温度传感器;内绝缘介质层厚度为100μm,加热管2加热时,内绝缘介质层厚度在100μm左右,使电阻发热层到不锈钢管的传导距离缩短,使热阻减小,提高了热响应速度;内绝缘介质层与外绝缘介质层均为绝缘介质胶膜,绝缘介质胶膜为导热树脂,用以绝缘的同时可以增加传热效率;加热外套模具7为桶型结构,加热外套模具7套设在不锈钢管外侧,加热外套模具7与不锈钢管之间设有环型加热腔,实现加热外套模具内360度整体通道加热,使整体受热比较均匀;电源接插件头4与温度传感器接插件头3的外侧设有塑料密封盒,电源接插件头4与温度传感器接插件头3位于塑料密封盒内,将电源插件头、温度传感器与加热管分开装配,有效避免了加热器水管渗漏导致的漏电事故。

    工作原理:该液体加热循环系统工作时,水流从液体进口5进入不锈钢管内流过,通过供电电源供电使电阻发热层的加热管2实现加热工作,同时通过外接的温度传感器及时感应加热外套模具7内的温度,从而实现对加热外套模具7内温度的调控,将温度传感器与加热管2分开装配,有效避免了加热器水管渗漏导致的漏电事故,提高了安全性,加热管2加热时,内绝缘介质层厚度在100μm左右,使电阻发热层到不锈钢管的传导距离缩短,使热阻减小,提高了热响应速度,加热完成后的液体通过液体出口6流出,使热量能够及时传导走,使整个发热管表面温度不高,避免引起明火,加热外套模具7的桶型结构形成天然水道,实现加热外套模具7内360度整体通道加热,使整体受热比较均匀,避免因加热器表面产生大量气泡而使加热效率降低。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汽车液体加热循环系统,包括加热外套模具(7),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外套模具(7)的一侧连接有电机(1),所述电机(1)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加热外套模具(7)内,所述加热外套模具(7)的内部设有加热器组件,所述加热器组件包括不锈钢管,所述不锈钢管的外侧设有内绝缘介质层,所述内绝缘介质层远离不锈钢管的一侧设有电阻发热层,所述电阻发热层远离内绝缘介质层的一侧设有外绝缘介质层,所述不锈钢管的一端设有液体进口(5),所述不锈钢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加热外套模具内,所述加热外套模具上设有液体出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液体加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发热层包括加热管(2),所述加热管(2)为桶型结构,所述加热管(2)上焊接有电源接插件头(4)与温度传感器接插件头(3),所述电源接插件头(4)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接插件头(3)均与加热管(2)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液体加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外套模具(7)的外侧壁上设有插件安装槽,所述电源接插件头(4)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接插件头(3)均延伸出插件安装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液体加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接插件头(4)与温度传感器接插件头(3)的输入端分别外接有供电电源与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液体加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绝缘介质层厚度为1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液体加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绝缘介质层与所述外绝缘介质层均为绝缘介质胶膜,所述绝缘介质胶膜为导热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液体加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外套模具(7)为桶型结构,所述加热外套模具(7)套设在不锈钢管外侧,所述加热外套模具(7)与不锈钢管之间设有环型加热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液体加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接插件头(4)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接插件头(3)的外侧设有塑料密封盒,所述电源接插件头(4)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接插件头(3)位于塑料密封盒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液体加热循环系统,包括加热外套模具,所述加热外套模具的一侧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加热外套模具内,所述加热外套模具为桶型结构,所述加热外套模具的内部设有加热器组件,所述加热器组件包括不锈钢管,所述不锈钢管的外侧设有内绝缘介质层,所述内绝缘介质层远离不锈钢管的一侧设有电阻发热层,所述电阻发热层远离内绝缘介质层的一侧设有外绝缘介质层,所述不锈钢管的一端设有液体进口,所述不锈钢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加热外套模具内。该新型新能源汽车液体加热循环系统安全性好,增加了使用寿命,且功率密度高,体积小巧,无功率衰减,热响应快,不易结垢,有效提高了热转换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朱诗荣;迮秀梅;迮小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贺得(上海)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6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3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