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及薄片类介质输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10  39


    本技术涉及薄片介质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及薄片类介质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打印机、扫描仪、纸币处理装置等薄片介质处理装置为了适应具有不同宽度尺寸的纸张、支票、卡片、纸币等薄片类介质,通常将薄片类介质输送通道的宽度设置为与薄片类介质的最大宽度匹配,同时在输送通道的入口处设置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包括位于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一侧的限位件,限位件能够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移动,以限制薄片类介质的位置,避免放置在入口处的多张薄片类介质在进入入口时偏斜发生卡塞问题。

    2、现有的限位机构需要用户手动调节限位件的位置,存在操作繁琐的问题。为此,相关技术提供了一种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包括机架及设置于机架的驱动件、传动件和限位件,驱动件通过传动件与限位件传动连接,用于驱动限位件靠近堆叠的薄片类介质,并对偏斜的薄片类介质纠偏,而为了适用不同宽度的薄片类介质,通常将驱动件驱动限位件移动的行程与最小宽度的薄片类介质匹配,这导致了在薄片类介质的宽度大于最小宽度的情形下,当限位件与堆叠的薄片类介质的端面抵接无法继续移动时,驱动件继续工作,其输出的动力容易造成驱动件、传动件或者限位件受损,因此,这种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的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及薄片类介质输入装置,以避免在对薄片类介质纠偏时,驱动件、传动件或者限位件受损,并提升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的可靠性。

    2、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该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包括:

    3、机架;

    4、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件和第一弹性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且用于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限制薄片类介质的位置;

    5、驱动件和传动件,均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传动件传动连接,且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传动件运动,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传动件和所述限位件之间,所述传动件运动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带动所述限位件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靠近薄片类介质。

    6、作为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件包括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在所述齿条与所述限位件之间;

    7、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齿条传动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齿条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移动,所述齿条运动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带动所述限位件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靠近薄片类介质。

    8、作为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件包括阻挡部,所述阻挡部能够与所述齿条抵接,所述驱动件还用于驱动所述齿条与所述阻挡部抵接,以推动所述限位件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远离薄片类介质。

    9、作为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件包括阻挡部,所述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在所述齿条与所述机架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使所述齿条始终具有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远离薄片类介质的运动趋势,以使所述齿条能够与所述阻挡部抵接。

    10、作为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包括两个限位组件,两个所述限位组件的所述限位件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

    11、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一齿轮和两个所述齿条,所述第一齿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两个所述齿条均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两个所述齿条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齿轮的两侧且均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两个所述齿条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组件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个所述限位组件的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在对应的所述齿条与所述限位件之间,所述驱动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齿轮和两个所述齿条三者中的一者传动连接。

    12、作为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架包括底板,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板和与所述限位板呈夹角连接的连接板,所述限位板用于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限制薄片类介质的位置,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齿条、所述连接板、所述底板三者层叠设置,所述齿条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板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移动,所述连接板能够相对于所述齿条和所述底板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移动。

    13、作为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齿条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均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延伸;

    14、所述底板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依次插接,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能分别相对于所述导向柱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移动。

    15、作为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齿条传动连接;或者,

    16、所述驱动件包括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包括线圈和衔铁,所述衔铁与所述齿条连接,所述线圈通电时所述衔铁伸出带动所述齿条移动,以使所述齿条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带动所述限位件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靠近薄片类介质。

    17、作为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件包括丝杠和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的螺母,所述丝杠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且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螺母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在所述螺母与所述限位件之间;

    18、所述驱动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丝杠传动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丝杠转动,以带动所述螺母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移动,且所述螺母移动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带动所述限位件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靠近薄片类介质。

    19、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片类介质输入装置,包括底座、输送辊以及上述任一方案中所述的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沿薄片类介质的输入方向,所述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位于所述输送辊的上游,所述底座设置有用于支撑薄片类介质的中间支撑板;

    20、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中间支撑板的一侧,且用于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限制所述中间支撑板上的薄片类介质的位置,所述输送辊部分凸出于所述中间支撑板,且用于驱动所述中间支撑板上的薄片类介质沿薄片类介质的输入方向移动,薄片类介质的输入方向垂直于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2、该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包括机架、限位组件、驱动件和传动件。限位组件包括限位件和第一弹性件,限位件与机架滑动连接,且用于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限制薄片类介质的位置;驱动件和传动件均设置于机架,驱动件与传动件传动连接,且驱动件用于驱动传动件运动,第一弹性件连接于传动件和限位件之间,传动件运动时能够通过第一弹性件带动限位件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靠近薄片类介质。该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在待机状态下,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限位件位于初始位置,此时限位件能够限制具有最大宽度的薄片类介质沿其宽度方向的位置,使薄片类介质无法沿其宽度方向移动,当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中放入一摞薄片类介质后,如果薄片类介质的宽度d等于最大宽度d1时,此时限位件稳定于初始位置且能够限制薄片类介质的位置;如果薄片类介质的宽度d小于最大宽度d1大于等于最小宽度d2时,也即d2≤d<d1,驱动件驱动传动件运动,传动件通过第一弹性件带动限位件靠近薄片类介质,当限位件与偏斜的薄片类介质抵接时,将驱动偏斜的薄片类介质偏转至正常姿态,当堆叠的多张薄片类介质全部被纠偏校正后,堆叠整齐的薄片类介质呈一摞,其端面与限位件抵接并能够阻挡限位件继续移动,而传动件在驱动件的驱动下继续运动,位于限位件与传动件之间的第一弹性件将变形,储存驱动件输出的动力,避免其对驱动件、传动件或者限位件造成损伤,能够有效提升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的可靠性。

    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输入装置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4、该薄片类介质输入装置包括底座、输送辊以及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沿薄片类介质的输入方向,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位于输送辊的上游,底座设置有用于支撑薄片类介质的中间支撑板;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限位件设置于中间支撑板的一侧,且用于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限制中间支撑板上的薄片类介质的位置,输送辊部分凸出于中间支撑板,且用于驱动中间支撑板上的薄片类介质沿薄片类介质的输入方向移动,薄片类介质的输入方向垂直于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能够对薄片类介质进行可靠地纠偏,进而保证薄片类介质输入装置工作的稳定性,降低维护和保养的频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4)包括齿条(41),所述齿条(41)与所述机架(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22)连接在所述齿条(41)与所述限位件(2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1)包括阻挡部(214),所述阻挡部(214)能够与所述齿条(41)抵接,所述驱动件还用于驱动所述齿条(41)与所述阻挡部(214)抵接,以推动所述限位件(21)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远离薄片类介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1)包括阻挡部(214),所述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在所述齿条(41)与所述机架(1)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使所述齿条(41)始终具有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远离薄片类介质的运动趋势,以使所述齿条(41)能够与所述阻挡部(214)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包括两个限位组件(2),两个所述限位组件(2)的所述限位件(21)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底板(11),所述限位件(21)包括限位板(211)和与所述限位板(211)呈夹角连接的连接板(212),所述限位板(211)用于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限制薄片类介质的位置,所述连接板(212)与所述第一弹性件(22)连接,所述齿条(41)、所述连接板(212)、所述底板(11)三者层叠设置,所述齿条(41)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板(212)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移动,所述连接板(212)能够相对于所述齿条(41)和所述底板(11)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12)设有第一导向槽(217),所述齿条(41)设有第二导向槽(413),所述第一导向槽(217)和所述第二导向槽(413)均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电机(3),所述电机(3)与所述齿条(41)传动连接;或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4)包括丝杠和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的螺母,所述丝杠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1)且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螺母与所述机架(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22)连接在所述螺母与所述限位件(21)之间;

    10.一种薄片类介质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输送辊(20)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沿薄片类介质的输入方向,所述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位于所述输送辊(20)的上游,所述底座(10)设置有用于支撑薄片类介质的中间支撑板(4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薄片介质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及薄片类介质输入装置,该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包括机架、限位组件、驱动件和传动件,限位组件包括限位件和第一弹性件,限位件与机架滑动连接,驱动件与传动件传动连接,且驱动件用于驱动传动件运动,第一弹性件连接于传动件和限位件之间,传动件运动时能够通过第一弹性件带动限位件沿薄片类介质的宽度方向靠近薄片类介质,当薄片类介质的宽度小于最大宽度时,在驱动件的驱动下,传动件通过第一弹性件带动限位件可将薄片类介质纠偏至堆叠整齐,驱动件继续工作时第一弹性件变形能储存动力,避免对驱动件、传动件或者限位件造成损伤,能够提升薄片类介质限位机构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晓博,赵振兴,王春涛,陶鹏,刘丙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8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292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