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器及其装配方法和气溶胶发生装置与流程

    专利2025-02-09  37


    本申请属于雾化,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及其装配方法和气溶胶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1、雾化器是气溶胶发生装置产生气溶胶的部件,因此安装有雾化组件,用于将待雾化的液体雾化,并与空气混合产生气溶胶,供使用者使用。传统的雾化器的雾化组件往往直接安装在出雾管内,组装困难,雾化器装配效率低,一致性差。为使得雾化器的装配效率更高,并且一致性更高,需要一种装配更便捷的雾化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器及其装配方法和气溶胶发生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雾化器装配复杂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

    3、液杯,包括外壳和出雾管,所述出雾管的一端设有出雾口;所述出雾管在所述出雾口的一端与外壳相连接;

    4、雾化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雾化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出雾管远离出雾口的一端配合连接;

    5、底座组件,该底座组件包括相连接的凸起结构和支撑部,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雾化组件的第二端配合连接,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凸起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外壳远离出雾口的一端配合连接。

    6、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和主机。

    7、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雾化器的装配方法,所述雾化器的装配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或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所述外壳内设有安装腔,外壳还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杯口和安装口,所述雾化器的装配方法包括:

    8、获取所述雾化组件和所述底座组件;

    9、将所述雾化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出雾管插接;

    10、将所述底座组件与所述外壳插接,以覆盖所述杯口。

    11、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雾化器的装配方法,所述雾化器的装配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或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管、导液件和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设置在所述导液件内;所述雾化管套设在所述导液件外周侧;所述雾化器的装配方法包括:

    12、将所述雾化管的一端插入所述出雾管远离所述出雾口的一端形成第一装配体,并将所述底座组件装配完成后将所述导液件插接在所述底座组件上形成第二装配体;

    13、将所述第二装配体从所述杯口沿所述雾化管的轴向插入所述第一装配体,以完成所述雾化器的装配。

    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通过在液杯上设置出雾管,并令雾化组件的一端与出雾管远离出雾口的一端配合连接,雾化组件的第二端与底座组件的凸起结构配合连接,使得雾化器装配更便捷。具体而言,当出雾管和外壳一体设置时,装配时不必考虑出雾管和外壳对接的问题,使得装配更简单。当出雾管和外壳分体设置时,由于雾化组件与出雾管远离出雾口的一端配合连接,因此雾化管无需独立延伸到底座组件上,而可以由雾化组件接力延伸到底座组件上。这样雾化管的长度较小,装配难度较小。



    技术特征: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管、导液件和发热体;所述发热体设置在所述导液件的内侧;所述雾化管套设在所述导液件外周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靠近所述出雾管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导液件远离所述出雾管的一端,并与所述导液件远离所述出雾管的一端的内周侧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环绕所述凸起结构远离所述出雾管的一端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件包括第一导液件和第二导液件;所述第一导液件和所述第二导液件均为管状;所述雾化管套设在所述第一导液件的外周侧;所述第一导液件套设在所述第二导液件的外周侧;所述发热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液件内;所述底座组件靠近所述出雾管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导液件远离所述出雾管的一端;所述底座组件靠近所述出雾管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导液件的端面至少部分抵接;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外壳的一侧,相对的另一端沿远离所述出雾管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外周侧与所述外壳的内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还包括加强片;所述加强片贴设于所述支撑部背离所述出雾口的一侧,以支撑所述支撑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片环绕所述凸起结构远离所述出雾管的一端;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面向所述出雾口的一侧设置有泄气槽,所述泄气槽自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支撑部的连接位置起,沿所述凸起结构的径向向远离所述凸起结构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管朝向所述底座组件的一端至少部分与所述支撑部间隔,以形成进液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雾化管的轴向,所述进液口以所述支撑部为起点的高度为a;所述凸起结构伸入所述导液件的深度为b;a与b满足约束1.5a≤b≤10a。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和密封件,外壳内设有安装腔,外壳还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杯口和安装口,所述底座由所述杯口插入所述安装腔;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底座面向所述雾化组件的一侧,所述密封件包括所述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上设置有沿所述凸起结构轴向穿过所述凸起结构的引线通道;所述密封件在背离所述雾化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打胶槽;所述引线通道穿过所述打胶槽的槽底;所述打胶槽填充密封胶以封堵所述引线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吸液件;所述吸液件设置在所述底座面向所述凸起结构的一侧,并与所述凸起结构相对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朝向所述雾化组件设置;所述凸起结构从所述雾化组件远离所述出雾管的一端插入所述雾化组件或所述凸起结构套设在所述雾化组件的外周侧,以使所述底座组件与所述雾化组件远离所述出雾管的一端插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还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外界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注液盖;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与所述液杯内连通的注液孔,所述注液盖盖设于所述注液孔。

    17.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和主机。

    18.一种雾化器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或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所述外壳内设有安装腔,外壳还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杯口和安装口,所述雾化器的装配方法包括:

    19.一种雾化器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或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管、导液件和发热体;所述发热体设置在所述导液件内;所述雾化管套设在所述导液件外周侧;所述方法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雾化器及其装配方法和气溶胶发生装置,该雾化器包括液杯、雾化组件以及底座组件,液杯,包括外壳和出雾管,出雾管的一端设有出雾口;出雾管在出雾口的一端与外壳相连接;雾化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雾化组件的第一端与出雾管远离出雾口的一端配合连接;底座组件包括相连接的凸起结构和支撑部,凸起结构与雾化组件的第二端配合连接,支撑部远离凸起结构的一端与外壳远离出雾口的一端配合连接。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通过在液杯上设置出雾管,并令雾化组件的一端与出雾管远离出雾口的一端配合连接,雾化组件的第二端与底座组件的凸起结构配合连接,使得雾化器装配更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尚嘉龙,程英,胡祖鹏,陈立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289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