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位移血管支架

    专利2025-02-08  52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位移血管支架。


    背景技术:

    1、主动脉作为心脏射血的主管道,承受了很高的血压冲刷压力,特别是主动脉弓处,主动脉弓有人体上半身供血的三大分支,更是承受沉重的压力,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主动脉弓处血管很容易由于血液冲击到血管壁造成破损,进而引发主动脉夹层,严重可能引发主动脉壁中层囊性变和动脉硬化所致的升主动脉瘤和弓部动脉瘤。针对主动脉弓处病变的治疗方案有两种:开放手术和介入手术,有时为了及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会采用杂交手术。

    2、现有技术的血管支架形式有多种,最常见的是支架基体采用形状记忆合金丝编织而成或者采用形状记忆合金薄板切割后焊接而成,经轴向拉伸,使其轴向伸长,径向缩短。其目的都是要提高支架的径向支撑强度和轴向柔软性等功能,支架整体呈圆柱形的平直段,植入血管后,支架易与血管发生相对位移,对患者造成潜在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通过设计了一种防位移血管支架,能够保证支架本体被植入血管后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起到良好的防位移效果,消除血管支架安装后的潜在隐患,进而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并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防位移血管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架网、第二支架网,所述第一支架网、第二支架网衔接位置的外侧设置有环形膜套,且第一支架网、第二支架网、环形膜套军采用镍钛合金材料制造。

    3、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网由多组第一支架杆所拼接而成,且多组第一支架杆以菱形的状态依次拼接组成第一支架网。

    4、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网由多组第二支架杆所拼接而成,且多组第二支架杆以菱形的状态依次拼接组成第二支架网。

    5、优选的,靠近血流方向的所述第一支架杆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第一节点,而远离血流方向的第一支架杆的连接位置以及第一支架杆与第二支架杆的连接位置均设置有第二节点。

    6、优选的,相邻所述第二支架杆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第三节点,且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三节点的外侧面均采用弧形面结构设计。

    7、优选的,所述第一节点、第三节点的体积大小相同,而第二节点的体积大小大于第一节点、第三节点的体积大小。

    8、优选的,左右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支架杆的夹角p大于左右相邻设置的第二支架杆的夹角q。

    9、优选的,所述第二节点的外侧设置有药物槽,所述药物槽的表面覆盖有生物膜,而生物膜的表面均匀设置有气孔。

    10、优选的,所述药物槽内置有雷帕霉素。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2、本发明将现有的血管的支架本体采用第一、第二支架网拼接结构进行设计,一方面通过设置多组大小不一的节点,配合两组支架网外侧的环形膜套摩擦接触于血管的内壁,起到辅助加固的效果,在支架本体受到血流冲击时能够对整体进行支撑;另外一方面,靠近血流方向的支架网的支架杆角度相对较大可在血流经过时进行有效的缓冲效果,且远离血流方向的支架网的节点更大,能够对具备缓冲效果的支架网的末端进行有力支撑;基于上述两个方面,本发明能够保证支架本体被植入血管后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起到良好的防位移效果,消除血管支架安装后的潜在隐患,具有明显的实用效果提升,值得现有医疗领域作推广使用。

    13、此外,本发明还在较大的节点外侧配置药物槽并利用生物膜隔离,配合外侧的气孔缓慢释放,能够抑制血管内膜再生并促进血管内壁愈合,有效减少支架植入后血管再狭窄的风险,并可降低血栓形成、内膜增生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最终降低患者再次手术的可能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防位移血管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架网(11)、第二支架网(12),所述第一支架网(11)、第二支架网(12)衔接位置的外侧设置有环形膜套(13),且第一支架网(11)、第二支架网(12)、环形膜套(13)军采用镍钛合金材料制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位移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网(11)由多组第一支架杆(111)所拼接而成,且多组第一支架杆(111)以菱形的状态依次拼接组成第一支架网(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位移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网(12)由多组第二支架杆(121)所拼接而成,且多组第二支架杆(121)以菱形的状态依次拼接组成第二支架网(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位移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靠近血流方向的所述第一支架杆(111)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第一节点(112),而远离血流方向的第一支架杆(111)的连接位置以及第一支架杆(111)与第二支架杆(121)的连接位置均设置有第二节点(1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位移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二支架杆(121)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第三节点(122),且第一节点(112)、第二节点(113)、第三节点(122)的外侧面均采用弧形面结构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位移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112)、第三节点(122)的体积大小相同,而第二节点(113)的体积大小大于第一节点(112)、第三节点(122)的体积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位移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左右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支架杆(111)的夹角p大于左右相邻设置的第二支架杆(121)的夹角q。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位移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122)的外侧设置有药物槽(114),所述药物槽(114)的表面覆盖有生物膜(115),而生物膜(115)的表面均匀设置有气孔(11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位移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槽(114)内置有雷帕霉素。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医疗器械相关领域的一种防位移血管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架网、第二支架网,所述第一支架网、第二支架网衔接位置的外侧设置有环形膜套,且第一支架网、第二支架网、环形膜套军采用镍钛合金材料制造,所述第一支架网由多组第一支架杆所拼接而成,所述第二支架网由多组第二支架杆所拼接而成。本发明能够保证支架本体被植入血管后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起到良好的防位移效果,消除血管支架安装后的潜在隐患,并配置药物槽缓慢释放药物,降低患者再次手术的可能性,具有明显的实用效果提升,值得现有医疗领域作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博文,胡俊霞,王志维,胡知朋,胡小平,沈小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282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