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注塑模具的滑块防撞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2-08  52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滑块防撞结构。


    背景技术:

    1、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注塑模具则是注塑成型中用于限定塑胶产品成型结构的工具。

    2、由于塑胶产品的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仅仅依靠前模仁与后模仁扣合形成模腔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因此在模具内需要设置包括但不限于斜滑块、斜顶、斜导柱配合行位滑块等侧向抽芯机构,以确保满足复杂结构的塑胶产品的注塑需求。

    3、如图1所示的一种塑胶顶盖20,由于其侧向开设有大小不一的凹槽位21,凹槽位21的方向与模具运动的方向不一致,因此需要在模具上对应地设置侧向运动的行位滑块的侧向抽芯机构。而现有的使用斜导柱带动行位滑块滑动的侧向抽芯机构是通过横向设置的弹簧实现复位的,具体地,通过在模仁与行位滑块之间安装弹簧,利用弹簧推顶行位滑块远离模腔,当合模时,由斜导柱推顶行位滑块压缩弹簧以使得行位滑块靠近模腔,当分模时,则由斜导柱带动行位滑块滑动的同时,还依靠弹簧推顶行位滑块远离模腔,从而使得后续脱模板带动脱模针将模腔内的塑胶产品取出。

    4、然而,这种侧向抽芯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如下问题,当弹簧使用时间一定时间后,其弹性推力会下降,因此,会导致行位滑块没有回退到极限位,此时,如果脱模板带动脱模针推顶模腔内的塑胶产品,会导致脱模针与行位滑块出现撞针的问题,而且也会将模腔内成型好的塑胶产品顶坏,如此,轻则导致产品不良,重则损坏模具,需要停机修模。因此,为了防止出现上述的这种撞针问题,提出了本申请的用于注塑模具的滑块防撞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避免脱模针与行位滑块出现碰撞的用于注塑模具的滑块防撞结构。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滑块防撞结构,包括:

    4、成型组件,所述成型组件包括后模架、后模仁、行位滑块、脱模板及脱模针,所述后模仁设置于所述后模架上,所述后模仁上开设有第一型槽,所述行位滑块上开设有第二型槽,所述行位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后模架上,以使所述第二型槽与所述第一型槽共同形成后模型槽,所述脱模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后模架内,所述脱模针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脱模板上,且所述脱模针的另一端依次穿设于所述后模架及所述后模仁以延伸至所述第一型槽内,所述行位滑块上还开设有与所述脱模针同向的限位孔;

    5、防撞杆,所述防撞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脱模板上,所述防撞杆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后模架以抵接于所述行位滑块,所述行位滑块用于滑动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型槽时,以使所述防撞杆与所述限位孔错位或者对齐。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孔的直径与所述防撞杆的直径之差为4mm~5mm。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模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压置块,两个所述压置块用于分别抵接所述行位滑块的两侧,以使所述行位滑块在所述后模架上进行直线运动。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置块靠近所述行位滑块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定位玻珠,所述行位滑块靠近所述压置块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定位槽,以使所述定位玻珠的端部容置于其中的一个所述定位槽内。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位滑块内开设有调温水路。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型组件还包括前模架及前模仁,所述前模仁设置于所述前模架内,所述前模仁上开设有前模型槽,所述后模架用于带动所述后模仁与所述前模仁扣合,以使所述后模型槽与所述前模型槽共同形成型腔。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模架上设置有斜导柱,所述行位滑块上开设有斜导孔,所述后模架与所述前模架靠近或者远离时,以使所述斜导柱推顶所述斜导孔的内侧壁,使得所述行位滑块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型槽。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导柱设置有两个,所述斜导孔开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斜导柱分别与两个所述斜导孔相对齐。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模仁的表面开设有胶槽,所述后模仁内开设有潜胶孔,所述潜胶孔分别与所述胶槽及所述第一型槽连通。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脱模针设置有多个,各所述脱模针之间设置有间隔。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6、1、通过在脱模板上安装一防撞杆,在行位滑块上开设限位孔,当行位滑块滑动靠近第一型槽时,使得防撞杆与限位孔错位,因此脱模板即使受到推力,脱模针也不会被推顶伸出,只有当行位滑块滑动远离第一型槽时,防撞杆与限位孔对齐时,脱模板受到推力,脱模针才能够将塑胶产品推顶出模,通过机械式防呆,避免脱模针与塑胶产品、行位滑块出现碰撞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滑块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滑块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的直径与所述防撞杆的直径之差为4mm~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滑块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压置块,两个所述压置块用于分别抵接所述行位滑块的两侧,以使所述行位滑块在所述后模架上进行直线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滑块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置块靠近所述行位滑块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定位玻珠,所述行位滑块靠近所述压置块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定位槽,以使所述定位玻珠的端部容置于其中的一个所述定位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滑块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滑块内开设有调温水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滑块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组件还包括前模架及前模仁,所述前模仁设置于所述前模架内,所述前模仁上开设有前模型槽,所述后模架用于带动所述后模仁与所述前模仁扣合,以使所述后模型槽与所述前模型槽共同形成型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滑块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架上设置有斜导柱,所述行位滑块上开设有斜导孔,所述后模架与所述前模架靠近或者远离时,以使所述斜导柱推顶所述斜导孔的内侧壁,使得所述行位滑块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型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滑块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导柱设置有两个,所述斜导孔开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斜导柱分别与两个所述斜导孔相对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滑块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仁的表面开设有胶槽,所述后模仁内开设有潜胶孔,所述潜胶孔分别与所述胶槽及所述第一型槽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塑模具的滑块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针设置有多个,各所述脱模针之间设置有间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滑块防撞结构,其包括成型组件及防撞杆,成型组件包括后模架、后模仁、行位滑块、脱模板及脱模针,后模仁设置于后模架上,后模仁上开设有第一型槽,行位滑块上开设有第二型槽,行位滑块滑动设置于后模架上,以使第二型槽与第一型槽共同形成后模型槽,脱模板滑动设置于后模架内,脱模针的一端设置于脱模板上,且脱模针的另一端依次穿设于后模架及后模仁以延伸至第一型槽内,行位滑块上还开设有与脱模针同向的限位孔,防撞杆的一端设置于脱模板上,防撞杆的另一端穿设于后模架以抵接于行位滑块,行位滑块用于滑动靠近或者远离第一型槽时,以使防撞杆与限位孔错位或者对齐。

    技术研发人员:皮志科,肖富仁,苏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冠霆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8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28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