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及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12-16  14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及电池组。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电池壳体上可以设置有防爆结构,防爆结构可以包括薄弱部和泄压段,在电池内部压力达到一定高度之后,薄弱部可以爆开,由此实现气体的释放,然而,由于泄压段的结构限制,可能会影响到薄弱部的正常爆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及电池组,以改善电池的使用性能。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

    3、电池壳体;

    4、防爆结构,防爆结构设置于电池壳体上,防爆结构包括薄弱部和泄压段,薄弱部环绕泄压段设置,薄弱部的壁厚小于泄压段的壁厚,防爆结构用于在电池泄压时沿着薄弱部爆开;

    5、其中,泄压段的最大壁厚为d1,泄压段的最小壁厚为d2,0<d1-d2≤0.5mm。

    6、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包括电池壳体和防爆结构,防爆结构设置于电池壳体上,由此在电池内部压力达到一定高度之后,防爆结构可以爆开,由此实现对电池的安全保护。而防爆结构包括薄弱部和薄弱部环绕的泄压段,薄弱部的壁厚小于泄压段的壁厚,从而在电池内部压力达到一定高度之后,薄弱部可以爆开,由此使得泄压段实现对电池内部压力的释放,而泄压段具有最大壁厚d1和最小壁厚d2,即泄压段为非等壁厚结构,而0<d1-d2≤0.5mm,从而可以使得泄压段不存在相对过薄弱的位置,由此可以降低气体在薄弱部处力的分散几率,从而可以保证薄弱部能够及时充分地爆开,由此使得泄压段可以充分揭开,提供充足的气体释放区域,由此提高了电池的安全使用性能。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组,包括上述的电池,电池为多个。

    8、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组的电池包括电池壳体和防爆结构,防爆结构设置于电池壳体上,由此在电池内部压力达到一定高度之后,防爆结构可以爆开,由此实现对电池的安全保护。而防爆结构包括薄弱部和薄弱部环绕的泄压段,薄弱部的壁厚小于泄压段的壁厚,从而在电池内部压力达到一定高度之后,薄弱部可以爆开,由此使得泄压段实现对电池内部压力的释放,而泄压段具有最大壁厚d1和最小壁厚d2,即泄压段为非等壁厚结构,而0<d1-d2≤0.5mm,从而可以使得泄压段不存在相对过薄弱的位置,由此可以降低气体在薄弱部处力的分散几率,从而可以保证薄弱部能够及时充分地爆开,由此使得泄压段可以充分揭开,提供充足的气体释放区域,由此提高了电池组的安全使用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0<d1-d2≤0.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结构(20)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沿所述防爆结构(20)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泄压段(22)为非等壁厚结构,和/或,沿所述防爆结构(20)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泄压段(22)为非等壁厚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结构(20)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沿所述防爆结构(20)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泄压段(22)具有最大壁厚d1和最小壁厚d2,或者,沿所述防爆结构(20)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泄压段(22)具有最大壁厚d1和最小壁厚d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段(22)包括第一边缘区域(221)和第二边缘区域(222),所述第一边缘区域(221)的壁厚大于所述第二边缘区域(222)的壁厚,所述第一边缘区域(221)的壁厚与所述第二边缘区域(222)的壁厚之差大于0且小于等于0.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段(22)包括第一部分(223)和第二部分(224),所述第一部分(223)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薄弱部(21)和所述第二部分(224),所述第一部分(223)环绕所述第二部分(224)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223)的壁厚与所述第二部分(224)的壁厚之差为0.01mm-0.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结构(20)还包括加强部(24),所述加强部(24)连接于所述薄弱部(21)背离所述泄压段(22)的一侧,所述薄弱部(21)位于所述加强部(24)和所述泄压段(2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24)的壁厚与所述泄压段(22)的壁厚之比大于1且小于等于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结构(20)还包括缓冲部(25),所述缓冲部(25)连接于所述薄弱部(21)背离所述泄压段(22)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25)朝向所述电池壳体(10)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凹槽(26),和/或,所述缓冲部(25)远离所述电池壳体(10)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凹槽(26)。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25)的壁厚与所述薄弱部(21)的壁厚之比大于1且小于等于2.5。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25)的壁厚与所述泄压段(22)的壁厚之比大于等于0.4且小于1。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25)远离所述电池壳体(10)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凸台(27),所述凸台(27)凸出所述电池壳体(10)的外表面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结构(20)与所述电池壳体(10)为一体成型式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弱部(21)的壁厚与所述电池壳体(10)的壁厚之比为0.001-0.6。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10)包括第一壁(11),所述泄压段(22)设置于所述第一壁(11)上,防爆结构(20)的周向外边缘围成的面积与所述第一壁(11)的周向外边缘围成的面积之比为0.01-0.5。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结构(20)的周向外边缘围成的面积与所述第一壁(11)的周向外边缘围成的面积之比为0.025-0.3。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极柱组件(40),所述极柱组件(40)设置于所述电池壳体(10)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10)包括钢,或者,所述电池壳体(10)包括铝,所述电池为圆柱电池,或者,所述电池为四棱柱型电池。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弱部(21)为周向封闭式结构。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结构(20)还包括过渡段(23),所述过渡段(23)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薄弱部(21)和所述泄压段(22);

    23.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为多个。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还包括换热组件(50),所述换热组件(50)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之间,或者,所述换热组件(50)位于所述电池的底部。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的大表面相对设置。

    26.根据权利要求23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还包括底部支撑板(60),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底部支撑板(60)上,所述电池的防爆结构(20)朝向所述底部支撑板(60)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电池及电池组。电池包括:电池壳体;防爆结构,防爆结构设置于电池壳体上,防爆结构包括薄弱部和泄压段,薄弱部环绕泄压段设置,薄弱部的壁厚小于泄压段的壁厚,防爆结构用于在电池泄压时沿着薄弱部爆开;其中,泄压段的最大壁厚为d1,泄压段的最小壁厚为d2,0<d1‑d2≤0.5mm,从而可以使得泄压段不存在相对过薄弱的位置,由此可以降低气体在薄弱部处力的分散几率,从而可以保证薄弱部能够及时充分地爆开,由此使得泄压段可以充分揭开,提供充足的气体释放区域,由此提高了电池的安全使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王珂,齐彬伟,许博伟,王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1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05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