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舱纵梁及车辆。
背景技术:
1、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最主要动力来源,其通常安装在汽车前地板的下方。在发生碰撞时,汽车前方的碰撞力会通过机舱纵梁传递到前地板,而为了防止碰撞对动力电池造成损坏,就需要对机舱纵梁与前地板的连接结构进行加强设计。
2、目前,通常对连接结构设计多个零部件来局部加强,但容易造成零部件的数量较多,重量和成本较高,不符合轻量化的趋势。而且,汽车前方的碰撞力通过机舱纵梁传递到动力电池包位置时,传力路径就断开了,使得动力电池包位置处的受力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机舱纵梁与前地板的连接结构的刚强度,并减少零部件数量。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舱纵梁,包括纵梁后段总成和纵梁前段总成,所述纵梁后段总成沿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纵梁前段总成,另一端用于分别连接于前围下板和a柱下内板,且所述纵梁后段总成连接于所述前围下板的一端沿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纵梁后段总成连接于所述纵梁前段总成的一端沿所述左右方向的尺寸。
3、可选地,所述纵梁后段总成连接于所述纵梁前段总成的一端位于所述纵梁后段总成沿所述左右方向的两端之间。
4、可选地,所述机舱纵梁还包括第一加强件,所述纵梁后段总成用于与所述前围下板、前围连接板和a柱内板围成空腔,所述第一加强件设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第一加强件沿所述前后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纵梁后段总成连接于所述纵梁前段总成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纵梁后段总成远离于所述纵梁前段总成的一端和所述a柱内板连接。
5、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件将所述空腔分隔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且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沿所述左右方向排列设置。
6、可选地,所述纵梁后段总成包括纵梁后段本体、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纵梁后段本体沿所述前后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纵梁前段总成连接,且所述纵梁后段本体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沿所述左右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纵梁后段本体连接于所述纵梁前段总成的一端沿所述左右方向的尺寸,所述纵梁后段本体沿所述左右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另一端用于分别与所述a柱下内板和前围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用于连接于所述前围下板,且所述第一连接板沿所述左右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a柱下内板。
7、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还用于连接于所述a柱内板。
8、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第一板本体和第四翻边部,所述第一板本体连接于所述纵梁后段本体;所述第四翻边部设于所述第一板本体的上端,并用于连接于所述前围下板,和/或,所述第四翻边部设于所述第一板本体沿所述左右方向的一端,并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或,所述第四翻边部设于所述第一板本体沿所述左右方向的另一端,并用于连接于所述a柱下内板。
9、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第二板本体和第七翻边部,所述第二板本体连接于所述纵梁后段本体,所述第七翻边部沿所述第二板本体的上端边沿设置,并用于与所述前围下板连接。
10、可选地,所述机舱纵梁还包括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设于所述空腔内,并连接于所述纵梁后段总成远离所述a柱下内板的一端。
1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机舱纵梁。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的机舱纵梁可通过将纵梁后段总成的一端,例如前端与纵梁前段总成连接,并将纵梁后段总成的另一端,例如后端分别与前围下板和a柱下内板连接,使得纵梁后段总成不仅与前围结构的前围下板形成连接,还与侧围结构的连接于门槛梁的a柱下内板也形成连接,这样,当车辆前方的碰撞冲击力经机舱纵梁进行传递时,可以将碰撞冲击力传递到侧围结构的门槛梁和前围结构上,从而可以减少传递到电池包位置处的碰撞冲击力,保证电池包的安全。而且,通过将纵梁后段总成的后端沿车辆的左右方向的尺寸设计为大于纵梁后段总成的前端沿该左右方向的尺寸,使得纵梁后段总成大致呈l形或t形结构,能够增大纵梁后段总成与前围下板和a柱下内板之间的连接面积,提高由纵梁后段总成、前围下板和a柱下内板所构成的连接结构的刚度,而且,不需要在纵梁后段总成与前围下板和a柱下内板的连接处额外设置零件来提高局部刚度,从而可以减少零件数量,降低开发成本。
1.一种机舱纵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梁后段总成(1)和纵梁前段总成(2),所述纵梁后段总成(1)沿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纵梁前段总成(2),另一端用于分别连接于前围下板(100)和a柱下内板(200),且所述纵梁后段总成(1)连接于所述前围下板(100)的一端沿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纵梁后段总成(1)连接于所述纵梁前段总成(2)的一端沿所述左右方向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舱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后段总成(1)连接于所述纵梁前段总成(2)的一端位于所述纵梁后段总成(1)沿所述左右方向的两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舱纵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加强件(3),所述纵梁后段总成(1)用于与所述前围下板(100)、前围连接板(300)和a柱内板(400)围成空腔(5),所述第一加强件(3)设于所述空腔(5)内,且所述第一加强件(3)沿所述前后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纵梁后段总成(1)连接于所述纵梁前段总成(2)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纵梁后段总成(1)远离于所述纵梁前段总成(2)的一端和所述a柱内板(40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舱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件(3)将所述空腔(5)分隔为第一空腔(51)和第二空腔(52),且所述第一空腔(51)和所述第二空腔(52)沿所述左右方向排列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舱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后段总成(1)包括纵梁后段本体(11)、第一连接板(12)和第二连接板(13),所述纵梁后段本体(11)沿所述前后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2)和所述纵梁前段总成(2)连接,且所述纵梁后段本体(11)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2)的一端沿所述左右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纵梁后段本体(11)连接于所述纵梁前段总成(2)的一端沿所述左右方向的尺寸,所述纵梁后段本体(11)沿所述左右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3)连接,另一端用于分别与所述a柱下内板(200)和前围连接板(300)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2)和所述第二连接板(13)分别用于连接于所述前围下板(100),且所述第一连接板(12)沿所述左右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3)和所述a柱下内板(2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舱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2)远离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3)的一端还用于连接于a柱内板(40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舱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2)包括第一板本体(121)和第四翻边部(122),所述第一板本体(121)连接于所述纵梁后段本体(11);所述第四翻边部(122)设于所述第一板本体(121)的上端,并用于连接于所述前围下板(100),和/或,所述第四翻边部(122)设于所述第一板本体(121)沿所述左右方向的一端,并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3),和/或,所述第四翻边部(122)设于所述第一板本体(121)沿所述左右方向的另一端,并用于连接于所述a柱下内板(20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舱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3)包括第二板本体(131)和第七翻边部(132),所述第二板本体(131)连接于所述纵梁后段本体(11),所述第七翻边部(132)沿所述第二板本体(131)的上端边沿设置,并用于与所述前围下板(10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舱纵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加强件(4),所述第二加强件(4)设于所述空腔(5)内,并连接于所述纵梁后段总成(1)远离所述a柱下内板(200)的一端。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机舱纵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