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超速试验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4-12-03  228


    本申请涉及汽轮机维修,特别是涉及汽轮机超速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1、核电厂辅助给水系统(asg)汽动泵配置有机械超速保护装置,其包括安装在汽动泵的转子中段上的飞锤,在转子穿入汽缸后,飞锤位于汽轮机的中间水室中;当汽动泵转速达到设定的超速定值范围时,飞锤在离心力作用下飞出,触发机械超速保护装置动作,实现汽轮机的停运。核电厂大修之后需进行汽轮机超速试验,以对机械超速保护装置的超速定值范围进行验证,当超速试验不合格时需对飞锤的重心位置进行调整。

    2、相关技术中,由于中间水室空间狭小,飞锤的重心定位测量及调整不便,历次大修在执行超速试验时只能根据经验对飞锤的重心位置进行调整,并多次进行超速试验对超速定值范围进行验证,导致试验周期长,而且飞锤重心位置调整精度较低,无法对飞锤的重心进行精确调整,超速试验成功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汽轮机超速试验周期长且飞锤重心位置调整精度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轮机超速试验方法。

    2、一种汽轮机超速试验方法,包括:

    3、确定飞锤在汽动泵的转子上的初始安装位置,使飞锤的初始偏心距大于或者等于最大允许偏心距;

    4、获取汽动泵的试验超速值;

    5、在所述试验超速值不在超速定值范围内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试验超速值和预期超速值,确定飞锤的偏心距调整量;

    6、根据所述偏心距调整量,调整飞锤在转子上的安装位置。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飞锤在汽动泵的转子上的初始安装位置,使飞锤的初始偏心距大于或者等于最大允许偏心距,包括:

    8、调整飞锤在转子上的安装位置,并获取飞锤的打击端弧面的高点与转子轴面之间的距离;

    9、在所述飞锤的打击端弧面的高点与转子轴面之间的距离在设定距离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飞锤的初始偏心距大于或者等于最大允许偏心距,进而确定飞锤在转子上的初始安装位置。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飞锤的打击端弧面的高点与转子轴面之间的距离在设定距离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飞锤的初始偏心距大于或者等于最大允许偏心距,进而确定飞锤在转子上的初始安装位置,包括:

    11、使所述飞锤的打击端弧面的高点与所述转子轴面共面。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汽动泵的试验超速值,包括:

    13、启动汽动泵运行,并使汽动泵运行在额定流量工况下;

    14、实时获取转子的转速,并使转子的转速逐渐上升,直至飞锤动作触发汽轮机停运;

    15、确定飞锤动作时的转子的转速为汽动泵的试验超速值。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试验超速值和预期超速值,确定飞锤的偏心距调整量,包括:

    17、基于汽动泵超速值与飞锤偏心距的参数关系,根据所述试验超速值计算飞锤的当前偏心距,根据所述预期超速值计算飞锤的预期偏心距;

    18、根据所述当前偏心距和所述预期偏心距,确定所述偏心距调整量。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汽动泵超速值与飞锤偏心距的参数关系,根据所述试验超速值计算飞锤的当前偏心距,根据所述预期超速值计算飞锤的预期偏心距,包括:

    20、根据飞锤的初始参数,确定飞锤偏心距的计算公式;其中,所述飞锤的初始参数包括飞锤的质量、弹簧的质量、弹簧的刚度、弹簧的预压缩量、弹簧的可动端端面距转子轴线的距离及弹簧的固定端端面距转子轴线的距离;

    21、将所述试验超速值代入所述飞锤偏心距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飞锤的所述当前偏心距;

    22、将所述预期超速值代入所述飞锤偏心距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飞锤的所述预期偏心距。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偏心距调整量,调整飞锤在转子上的安装位置,包括:

    24、使用调整工具调整飞锤在转子上的安装位置;

    25、获取飞锤调整后的定位尺寸,根据所述飞锤在所述初始安装位置的定位尺寸与所述飞锤调整后的定位尺寸,确定飞锤偏心距的实际调整量;

    26、在所述实际调整量大于或者小于所述偏心距调整量的情况下,返回所述使用调整工具调整飞锤在转子上的安装位置的步骤。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使用调整工具调整飞锤在转子上的安装位置,包括:

    28、根据所述偏心距调整量,确定调整螺塞的调整角度;

    29、操作所述调整工具驱动所述调整螺塞转动所述调整角度,以使所述调整螺塞驱动飞锤沿转子的径向移动,进而调整飞锤在转子上的安装位置。

    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工具包括支架、调整扳手和角度测量件,所述支架用于与汽动泵的中间水室法兰面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调整扳手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调整扳手的一端能够与所述调整螺塞相配合连接,所述调整扳手的另一端设有操作部,操作所述操作部能够驱动所述调整扳手转动,所述调整扳手能够带动所述调整螺塞同步转动;所述角度测量件配置于所述调整扳手上,用以测量并显示所述调整扳手的转动角度。

    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专用测量工具测量所述飞锤的打击端弧面的高点与所述转子轴面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专用测量工具包括测量座和百分表,所述测量座具有抵接面,所述抵接面能够贴合于所述转子轴面;所述百分表安装于所述测量座上,所述百分表的测量杆垂直于所述抵接面。

    32、上述汽轮机超速试验方法,用以对汽动泵的超速值进行验证,若汽动泵的超速值不在超速定值范围内,基于汽动泵超速值与飞锤偏心距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试验超速值和预期超速值计算准确的飞锤偏心距调整量,再根据飞锤的初始偏心距和偏心距调整量,实现飞锤偏心距的精确调整,确保汽动泵的超速值在超速定值范围内,并且只需测量位置调整前后飞锤偏心距的变化量,简化操作,有利于提升飞锤偏心距调整精度,并可大幅提高汽动泵超速试验一次调整后的成功几率,缩短试验周期,节约大修时间,有效解决汽轮机超速试验周期长且飞锤重心位置调整精度较低的问题。同时,根据飞锤结构及安装尺寸,设置飞锤在初始安装位置的初始偏心距大于或者等于最大允许偏心距,使得试验超速值小于或者等于超速定值范围中的最小超速值,防止超速试验过程中转子转速过大,避免首次超速试验时试验超速值超出安全上限而对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保障设备及人员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轮机超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超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飞锤在汽动泵的转子上的初始安装位置,使飞锤的初始偏心距大于或者等于最大允许偏心距,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轮机超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飞锤的打击端弧面的高点与转子轴面之间的距离在设定距离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飞锤的初始偏心距大于或者等于最大允许偏心距,进而确定飞锤在转子上的初始安装位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超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汽动泵的试验超速值,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机超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试验超速值和预期超速值,确定飞锤的偏心距调整量,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轮机超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汽动泵超速值与飞锤偏心距的参数关系,根据所述试验超速值计算飞锤的当前偏心距,根据所述预期超速值计算飞锤的预期偏心距,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汽轮机超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偏心距调整量,调整飞锤在转子上的安装位置,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轮机超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调整工具调整飞锤在转子上的安装位置,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轮机超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工具包括支架、调整扳手和角度测量件,所述支架用于与汽动泵的中间水室法兰面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调整扳手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调整扳手的一端能够与所述调整螺塞相配合连接,所述调整扳手的另一端设有操作部,操作所述操作部能够驱动所述调整扳手转动,所述调整扳手能够带动所述调整螺塞同步转动;所述角度测量件配置于所述调整扳手上,用以测量并显示所述调整扳手的转动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汽轮机超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专用测量工具测量所述飞锤的打击端弧面的高点与所述转子轴面之间的距离;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轮机超速试验方法。其包括:确定飞锤在汽动泵的转子上的初始安装位置,使飞锤的初始偏心距大于或者等于最大允许偏心距;获取汽动泵的试验超速值;在试验超速值不在超速定值范围内的情况下,根据试验超速值和预期超速值,确定飞锤的偏心距调整量;根据偏心距调整量,调整飞锤在转子上的安装位置。汽轮机超速试验方法用以对汽动泵的超速值进行验证,实现飞锤偏心距的精确调整,确保汽动泵的超速值在超速定值范围内,保障设备及人员安全,并简化操作,提升飞锤偏心距调整精度,可大幅提高汽动泵超速试验一次调整后的成功几率,缩短试验周期,节约大修时间,有效解决汽轮机超速试验周期长且飞锤重心位置调整精度较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邢兴龙,刘闯铭,宁飞虎,白阳,马志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798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