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铸造模具,具体为一种内置冷铁的铸造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1、铸造模具是指为了获得零件的结构形状,预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结构形状,然后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于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个和零件结构尺寸一样的空腔,再在该空腔中浇注流动性液体,该液体冷却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状结构完全一样的零件,在生产某些有特殊结构,壁厚不均的铸件时,可以通过设置冷铁来解决铸件壁厚处的补缩问题,在现有技术中,某些有特殊结构,壁厚不均的铸件在采用覆膜砂铸造的工艺进行生产时,难以将冷铁内嵌于铸件内,导致金属液向砂模内浇注冷却后,在铸件壁厚处存在一定的补缩问题,造成铸件残次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冷铁的铸造模具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某些有特殊结构,壁厚不均的铸件在采用覆膜砂铸造的工艺进行生产时,难以将冷铁内嵌于铸件内,导致金属液向砂模内浇注冷却后,在铸件壁厚处存在一定的补缩问题,造成铸件残次率较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内置冷铁的铸造模具结构,包括砂型模具,所述砂型模具的内部开设有模槽,所述砂型模具位于模槽一侧等距插接有冷铁,所述砂型模具的外壁等距开设有喷砂槽,所述喷砂槽与模槽相连通,所述模槽的内壁配合连接有砂型,所述冷铁内嵌于砂型。
3、优选的,所述砂型模具远离模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配合连接有夹持块,所述固定块位于滑槽的顶部等距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夹持块的顶部等距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均与冷铁配合连接,所述固定块远离滑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夹持块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砂型模具的内部等距开设有退料孔,所述退料孔的内壁配合连接有退料杆。
5、优选的,所述砂型模具的外壁靠近模槽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砂型模具的外壁远离模槽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砂型模具的内部等距开设有加热孔。
6、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的内壁设置有斜沿。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冷铁的铸造模具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内置冷铁的铸造模具结构,通过砂型模具、模槽、冷铁、喷砂槽和砂型之间的配合,某些有特殊结构,壁厚不均的铸件在采用覆膜砂铸造的工艺进行生产时,通过将冷铁以活料的形式预先镶嵌于模槽内,在砂型成型后,使砂型对冷铁形成半包裹,将冷铁内嵌于砂型内,在进行浇注后,使铸件在壁厚较厚处对位于铸造内腔里的冷铁部分形成包覆,使铸件与冷铁在冷却后形成整体,进而避免铸件冷却后在壁厚较厚处出现补缩问题,这样可以提高铸件的完整性,能够降低铸件的产品残次率。
8、通过砂型模具、冷铁、固定块、滑槽、夹持块、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槽和电动推杆之间的配合,通过电动推杆驱动夹持块进行移动,使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对冷铁进行夹持固定或解除固定,能够提高冷铁在铸件砂型制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在对砂型进行脱模时,便于冷铁与砂型模具进行分离,这样能够保证砂型制作的精准性,有助于降低砂型的残次率。
1.一种内置冷铁的铸造模具结构,包括砂型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型模具(1)的内部开设有模槽(2),所述砂型模具(1)位于模槽(2)一侧等距插接有冷铁(3),所述砂型模具(1)的外壁等距开设有喷砂槽(4),所述喷砂槽(4)与模槽(2)相连通,所述模槽(2)的内壁配合连接有砂型(5),所述冷铁(3)内嵌于砂型(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冷铁的铸造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型模具(1)远离模槽(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的内部开设有滑槽(7),所述滑槽(7)的内壁配合连接有夹持块(8),所述固定块(6)位于滑槽(7)的顶部等距开设有第一固定槽(9),所述夹持块(8)的顶部等距开设有第二固定槽(10),所述第一固定槽(9)和第二固定槽(10)均与冷铁(3)配合连接,所述固定块(6)远离滑槽(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1),所述电动推杆(11)的输出端与夹持块(8)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冷铁的铸造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型模具(1)的内部等距开设有退料孔(12),所述退料孔(12)的内壁配合连接有退料杆(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冷铁的铸造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型模具(1)的外壁靠近模槽(2)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定位孔(14),所述砂型模具(1)的外壁远离模槽(2)的一侧等距开设有固定孔(15),所述砂型模具(1)的内部等距开设有加热孔(1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冷铁的铸造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槽(9)和第二固定槽(10)的内壁设置有斜沿(17)。